在潮汕,沒有塑膠袋的年代,這些竹籃是身份的象徵?

來了,坐,喝杯茶。

在以前的潮汕,富貴人家出門趕圩,都提一個竹籃,東西放在籃裡,雖有某些不便,卻極少汙染。而貧窮人家買東西都是用稻稈或者廢紙。由此可看籃子是有錢人的象徵。在未見冰箱的年月,吊籃放魚肉,鹹酸櫥放雜鹹。由於花籃隱蔽,可以藏東西,故百姓把送禮行賄戲稱“摜花籃”。

在潮汕,沒有塑膠袋的年代,這些竹籃是身份的象徵?

民間對於挑花籃還有一種說法,屬於相親大會。

當地的民間男女相親,除了在女方或男方家裡舉行外,大部分是在集上、廟會上男女進行所謂的“會面”,姑娘會手拿花籃,如果有男孩相中了某個姑娘,就會用鞭杆挑一下對方的花籃。而且在廟會上凡手拿鞭杆的青年男子,都是單身漢子。

因為“杆”在當地叫做“棍”。去掉外皮的棍子,叫做“光棍”。而光棍就是沒有配偶的男人。而手提花籃的女子,當然也是單身的象徵。因為花籃像是兩人相向互抱,加上花籃的諧音是“花攬”,因而男子一見手提花籃的女子便知道這是求親者。

在潮汕,沒有塑膠袋的年代,這些竹籃是身份的象徵?

潮汕竹籃種類繁多的再熟悉不過,影視劇裡也多有呈現。不僅本地人印象深刻,身處異鄉的潮汕人,更是倍感親切。

“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宋代著名詞人柳永筆下悽美的一幕感動著無數的後來人,而這一幕曾經一次次地在潮汕大地上演過。

一隻竹籃,一塊甜粿,一條水布,一些簡單的日常用品,這是當年到海外謀生的潮汕人的經典形象。

海外很多取得輝煌成就的潮商當年也是帶上這樣的行旅,灑一把熱淚在生身之地,告別親人,坐上紅頭船,從此隻身闖天涯。

在潮汕,沒有塑膠袋的年代,這些竹籃是身份的象徵?

《金龍銀鳳》中李銀鳳挎竹籃賣花生。這種竹籃敞口,無蓋,呈碗形,有弓形柄,與鉤籃差不多。

在潮汕,沒有塑膠袋的年代,這些竹籃是身份的象徵?

《風雨三遷》中錢骨背市籃拿竹笠。過去老農民上圩,普遍背市籃。市籃全用篾青編制,較深,不畫花,打桐油,不透氣,口略收而有蓋,盛的東西較多。當年先輩大多背市籃過番。

在潮汕,沒有塑膠袋的年代,這些竹籃是身份的象徵?

《春歸燕》中糯米婆手提春籃出門。春籃也叫“花籃”、“花簍”、“春簍”。大的有二層,畫花鳥,打桐油。小的僅一層,叫簍仔。都有蓋。平時作客,親戚來往,便提這種春籃。《珍珠衫》的薛婆手提春簍。《絳玉摜》的絳玉提小巧玲瓏的簍仔,由於花籃隱蔽,可以藏東西,故百姓把送禮行賄戲稱“摜花籃”。

吊籃的紋理較疏,留有許多規則形孔隙,可以通風,盛東西吊在屋樑。在未見冰箱的年月,吊籃放魚肉,鹹酸櫥放雜鹹。

在潮汕,沒有塑膠袋的年代,這些竹籃是身份的象徵?

喜慶送禮則用春木盛,有三層,加蓋,也畫花草,打桐油,是春籃的放大。大型的春木盛,高達一米以上。掃墓也大多擔春木盛。

潮汕的竹籃,五花八門,形狀各異。也有編成橢圓形的。《敗家仔丘孝》中的丘母,手中所提的竹籃卻呈元寶形。

在潮汕,沒有塑膠袋的年代,這些竹籃是身份的象徵?

從前,百姓出門趕圩,都提一個竹籃,東西放在籃裡,雖有某些不便,卻極少汙染。買魚用蕉葉來墊手,豬肉束鹹草,糖、豆用紙袋。這些東西都可降解,迅速回田,有利於環境保護。今天,人人空手上市場,天天帶回大小十幾個快餐盒和塑膠袋。所以,我們的城市垃圾愈來愈多。這類白色汙染,終將禍及子孫。

在潮汕,沒有塑膠袋的年代,這些竹籃是身份的象徵?

除竹籃之外,潮汕的竹器多得無法計算:竹笠、竹篩(篩鬥篩米志,米篩篩糠)、簸箕、籮筐、筐頭、囊椅(炊用)、籠甑、籠甑蓋、蓋炊(像竹笠尖)、篾盤、竹椅,還有農家的畚箕、戽斗、秧夾、雞籠、鵝圍、谷笪……一家人的竹器,至少有幾十件。

在潮汕,沒有塑膠袋的年代,這些竹籃是身份的象徵?

TAG: 花籃竹籃潮汕春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