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僑四海|潮汕華僑建築蘊含中西文化交融密碼

南洋的風,吹遍潮汕大地。

清末民國時期,一大批潮汕人過番謀生後,回鄉修宗祠、建宅第,投資置業,興辦公益事業,大量的華僑建築蔚然成風。在1929年至1937年,汕頭提出利用僑資進行市政改造,建設又進入了另一個“黃金時期”。

中國鄉土建築悄悄發生了改變,更是出現了“舶來品”騎樓。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火花,被歷史定格,為後人一探僑宅風采提供了豐富的寶藏。

鄉間僑宅留下騎樓建築印記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廣東年鑑》中提到:“粵有華僑,喜建造大屋大廈,以誇耀鄉里。潮汕此風也甚,惟房屋之規模,較之他地尤為宏偉。”沐浴過海風海浪,華僑回鄉建房子之時,融入了西方的元素——騎樓就是其中一個生動的例子。

汕頭市政協文史委特約研究員蔡海松是《小公園的前世今生系列叢書——看建築藝術》的主創人員。

潮僑四海|潮汕華僑建築蘊含中西文化交融密碼

汕頭小公園(蔡海松攝)

蔡海松告訴記者,1860年汕頭開埠,騎樓作為新式建築模式,經由南洋,正式傳入。小公園片區是汕頭的發祥地,呈環形放射狀分佈。騎樓開門見市,前店後倉,汲取外廊式建築的處理手法,並採用外來的西洋材料,連綴成行成片,可以居住,也適合商用。這種底層架空、集商業性與居住性為一體的建築,與南方多雨的天氣,頗為契合。

潮僑四海|潮汕華僑建築蘊含中西文化交融密碼

汕頭小公園(蔡海松攝)

據介紹,仿巴洛克式是汕頭近代騎樓建築的一個重要特點。騎樓立面大量採用陽臺和鐵欄杆或石材、抹灰鏤空欄杆,形成騎樓立面的虛實對比。

而騎樓獨特的嶺南建築風格,也在潮汕鄉村僑宅留下印記。在澄海外埔村中興巷,有一棟87年樓齡的華僑別墅,當地人稱“老高樓”。記者看到,主體建築首層,立有一對愛奧尼立柱,留有簷廊,便是類似騎樓的“五腳砌”。

潮僑四海|潮汕華僑建築蘊含中西文化交融密碼

“老高樓”(蔡海松攝)

華僑民居出現中西結合建築風格

潮人過番後,認識中西建築長處,取長補短,文化交匯融合就順理成章。在汕頭的鄉村,傳統“四點金”也出現了一些獨特的西方建築風格。

“不少華僑宅第、民居往往前面主座為潮汕傳統建築,而後座則為雙層西式洋樓。”汕頭市政協文史委特約研究員、汕頭市澄海區博物館館長蔡文勝認為,將傳統建築形式和西洋風格建築組合為一體,是當時華僑宅第、民居中較普遍採用的形式。

在汕頭,將中西建築風格融合於一體,較為成功的例子,是被譽為“嶺南第一僑宅”的陳慈黌故居。記者在現場看到,陳慈黌故居建築佈局上採用潮汕傳統的“駟馬拖車”格局。而在宅院外面,一圍二層洋式樓房,代替圍牆的作用。由於吸收西洋的陽臺、騎樓等建築形式,讓該建築成為一相對獨立的結構。

潮僑四海|潮汕華僑建築蘊含中西文化交融密碼

陳慈黌故居(蔡海松攝)

潮僑四海|潮汕華僑建築蘊含中西文化交融密碼

陳慈黌故居(蔡海松攝)

其實“老高樓”也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痕跡。潮汕歷史文化愛好者楊萬洲告訴記者,天井前面為照壁,照壁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為花窗隔牆,以幾何圖形花窗疊造,由於建築向東,當太陽昇起之時,光折射在一排玻璃窗上頗具美感,充滿了西方風情。

潮僑四海|潮汕華僑建築蘊含中西文化交融密碼

陳慈黌故居(蔡海松攝)

據林氏後人林栩先生介紹,照壁下半部分為水刷石,用西洋紅毛灰材料、水刷石工藝,採用的是潮汕傳統灰塑技藝。正中以“漁樵耕讀,攜琴訪友”為主題,或許也是寄託了華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與情。

【記者】沈叢升

【實習生】許可

【作者】 沈叢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TAG: 騎樓海松建築汕頭潮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