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林黛玉發瘋文學”?

文 | 靜子

“橫豎就拿那麼一點工資,還要24小時使喚人了”“我大抵是熬不過四月了,單單這三月取消的演唱會就讓我心煩”……

近日,“林黛玉發瘋文學”走紅網路,各類模仿體成部分聊天介面的調侃語料,短影片平臺更是掀起了一波“創作熱”,高流量作品俯拾即是。

如何看“林黛玉發瘋文學”?

伴隨“梗文化”網際網路文學狂歡的,是討伐聲四起的“庸俗說”質疑:

經典作品不容被拿來娛樂與消費,流量不該“綁架”令人回味無窮的文學形象,偏執一端的大眾創作拉低社會文化水準等。

客觀講,單論“林黛玉發瘋文學”這一名稱,就足以使部分人深感不適。比如,毫無邏輯可言的語句不該冠以“文學”二字,嬌嗔可人的林黛玉更不應與“發瘋”二字沾邊。

有必要深思,這些質疑抑或詰難是否有道理、可接受?

需要指出的是,明確話題討論場景至關重要。

一部優秀文學作品經幾代人的反覆玩味、經時間的大浪淘沙終脫穎而出成經典。在這個意義上講,“文學”二字格外沉重。

如今數字化浪潮來襲,短平快的手機讀屏成人們汲取文學營養的重要渠道。此外,加之生活節奏、閱讀習慣等改變帶來的影響,或許盛行於網際網路的文學現象更易激發年輕人的興趣。從這個層面看,雖同為“文學”二字,但不同群體對其內涵的把握會有差異。站在嚴肅莊重的維度批判另一部分人,恐造成“前言不搭後語”的尷尬場景。

如果“文學”不被強行統一為學院派的理解,那適度以經典文學形象為網路創作素材可行嗎?要看到,

“林黛玉發瘋文學”的盛極一時,表明現如今廣大網友正瞄準其敏感、直爽的一面,借她之口言己之所不敢言、不能言。

尋其根由,在講究情商和表達技巧的現代社會,年輕人如何體面地表達不滿是一種重要的生活技能。林黛玉式的經典語錄帶有天然的文學色彩,飽含濃厚的調侃意味,在宣洩情緒與緩和氣氛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如此看,

若文學作品在豐富人們精神世界的同時,亦服務於人們的社會交往,豈不兩全其美?

一場網際網路文學狂歡,一次輿論場大討論。當我們面對網文界各式“XXX文學”時,

除應保有必要的寬容與理解外,或許也該反思那些響徹耳畔的質疑聲,諸如警惕嚴肅作品出現過度娛樂化傾向。

畢竟,網路文學潮流瞬息萬變,更好守護經典作品才是永恆課題。

【作者】 孫文靜

南方評論

TAG: 文學二字林黛玉發瘋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