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佛 塔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187河南嵩山嵩嶽寺寶塔。

這是一座十五層磚塔,塔基是正八邊形,底層比較高,上面十四層相對較窄。底層塔面被壁柱分隔開,窗邊裝飾著小神龕。窗下是磚雕的獅子,窗頂為圓拱,飾有渦紋。這座塔始建於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後來被重修過,但是保持了原有的特點。據我所知,這座塔是中國北方現存最古老的建築遺蹟。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260神通寺四門塔。

位於濟南府東南約30英里處。這座寺廟確切的修建年代不詳,但是塔內最初的造像風格屬於北齊時期,因此這座塔的年代不會晚於北齊。顯然,門框和造像也屬於同一時期。塔身為方形,寬約27英尺。牆體由砂岩石板砌成,石板上刻著常見於漢磚的簡單線條。塔身四面各有一拱門,門內頂端石板上刻著飾有帷幔的華蓋。五層石砌疊澀出簷,頂上有一小塔。整體比例絕佳。令人印象尤為深刻的是,這座塔坐落在開闊的平臺上,可以俯瞰下方的小峽谷。這是我所知的中國最古老的石質建築。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387A。小型塔。

位於西安府南15英里處的香積寺內。據《西安府志》記載,這座塔極有可能修建於永隆二年(公元681年)。寺內的主塔見圖423A。圖中是一座小型塔,塔上的雕塑裝飾很有特點,其中一些浮雕如今收藏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內。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387B。寶慶寺塔。

寶慶寺現在通常被稱作華塔寺,位於西安府。塔基建於唐朝,保留了那一時期的大體輪廓和建築特點。不過,從一些裝飾性元素來看,明朝末年或者更晚的時候,這座塔被重建或者部分修復過。寺內曾經有大量浮雕造像,大都落入日本收藏家之手(參見圖393~395)。寺廟後經重建,被當地的警察佔用。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422大雁塔。

位於西安府以南約3英里處。唐朝時,塔位於長安城內的大慈恩寺內。公元649年,高僧玄奘移居大慈恩寺。據說,他於公元652年建造了第一座塔——一座五層磚塔(玄奘去世後不久,沙門慧立為他寫了一本傳記,傳記中對這座塔進行了描述)。在連年的戰爭中,這座塔深受其害。長安年間(公元701年—704年),奉武則天之命,這座塔徹底重建,新建成十層塔。當時,塔內藏有珍貴的聖物,塔頂是一個石室,裡面有兩座石碑,記載著皇家對佛教教義的讚許。唐朝後期,長安屢遭戰火和搶掠,這座塔再次受損。公元930年—933年間重建,塔身僅剩七層。明清時期的修復幾乎沒有改變它的總體特徵。這是座巨型方塔,七層格局基本一致,越往上尺寸越小。塔基邊長約82英尺。整體高(不含頂部上釉的圓錐形塔剎)約190英尺。牆體很厚,夯土結構,表面是黃磚。瘦長的扁柱使塔身牆面不至於太單調。第一層每側有十根扁柱,第二層每側有八根扁柱,第三層每側有六根扁柱。塔簷由連續錯位的薄磚砌成。第一層塔身四面都有券門,上面每層塔身同樣都有券門。正面券門門洞兩側各有一龕,龕內各嵌置一碑。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423A。香積寺善導塔。

位於西安府以南約13英里處,唐朝舊都城外。這座塔建於永隆二年(公元681年),共有13層,和大雁塔屬於同一型別,但是最上面的兩層現已毀壞。這座塔平面為方形,底層邊長約31英尺,現在高約80英尺。底層南面闢門,東、西、北三面各有一券形龕。上面每層同樣都有券門,券門兩側各有一仿木構淺浮雕假窗(由四對壁柱和兩根橫樑構成)。塔簷的形狀和大雁塔一樣。主塔旁邊還有座小磚塔,上面原本裝飾著造像,現已損毀或脫落。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423B。小雁塔。

位於西安府以南約2。5英里處,唐朝舊都內的薦福寺中。景龍年間(公元707年—710年),唐中宗下令修建了這座塔。宋朝和明朝也多次重修。小雁塔共13層(最上面的一層已經毀壞),平面為方形,底層邊長約35英尺,現在的高度不超過100英尺。塔身下面是一個六七英尺高的基座。牆體同樣是夯土結構,表面覆以黃磚。內室很小。塔身南北兩面各闢一券門,南門前面立著一座殘破的明代牌樓,北門前面建有相同風格的門廊。同其他的塔一樣,塔身被層層塔簷(由連續錯位的薄磚砌成)分開。塔頂幾個世紀前便已經缺失,現存頂端部分凹陷。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425A。白塔寺五層方塔。

位於西安府以南約16英里處,南山附近的白塔寺中。這是一座五層小方塔,底層邊長約27英尺。塔身只有南面有券門,其他三面僅有樸素的磚牆。飛簷很寬,比例精緻。據長安的地方誌記載,這座塔建於大曆八年(公元773年)。所有塔中,這座塔儲存得最好。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425B。興教寺玄奘舍利塔。

位於西安府以南約15英里處。這是一座五層方塔,略小於香積寺善導塔。頂部破損嚴重,底層正面牆體部分脫落。二層及以上塔壁上,四根八角形倚柱將塔面分成三間,倚柱上方是一根橫樑,橫樑上方有一排斗拱,斗拱上方還有一根細橫樑,均為淺浮雕。塔簷很寬,讓人聯想起伸出的屋頂。這種結構顯然是仿木結構建築樣式,是唐朝建築的重要代表。這表明,中國曾存在大量的塔,倚柱、斗拱和橫樑均為木製。日本尚存幾座與這一樣式大致相似的塔。這座塔是玄奘的舍利塔,建於開成年間(公元836年—840年),主塔旁邊還有兩座小塔。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451A。法王寺塔。

位於河南嵩山嵩嶽寺附近。十五層方形磚塔,高度不超過120英尺。風格類似陝西那些唐朝的塔。底層塔身表面原本可能有一層石板或者裝飾性浮雕,但是現在已經剝離。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451B。白馬寺塔。

位於河南府以東約10英里處。據說白馬寺是為了紀念公元57年將佛教傳入中國的兩位印度僧人而建。北魏時期這裡就有過一座塔,現在的這座明顯是後來建造的。它吸收了唐朝塔的一些特點,後來又經過修補。塔身為四方形,共有13層,以飛簷隔開,與前文陝西的那些8—9世紀的塔型別相同。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520衰敗的寶塔。

位於濟南東南約32英里,距離神通寺不遠的九塔寺中。塔形奇特,建於八角臺上,邊緣略微彎曲,塔頂有九座小塔。塔身下部已埋入土中,塔頂的幾座小塔也已損毀,但原貌依然可見。塔由泥和磚建成,如今高度不足50英尺。這是現存最原始的唐朝寶塔之一,但若不採取保護措施,任由其衰敗下去,很快便會徹底損毀。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532房山北塔。

佛塔融合了中國塔和印度塔的樣式,塔身為八角形。高基座分為兩層,每層都飾有植物紋樣和人物浮雕。基座頂部有兩排斗拱。第二層塔簷比第一層要小,二者下方均有兩排斗拱。兩層塔身四面都有巨大的券門,其他四面有方形假窗,邊框為壁柱和嵌條。塔身上部的球狀部分(即覆缽)由一系列細線條組成,再往上是塔剎,上刻九層相輪,頂端為一朵蓮花。塔身上部明顯為印度風格,與下部不太協調。該塔為磚瓦結構,高250多英尺。北塔上沒有標明年代的題記,但基臺四隅各有一小塔,年代均為8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這座塔可能建於唐睿宗時期(公元710年—712年)。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537B。力士像。

位於第三座小石塔門洞右側。盔甲裝飾華麗,衣帶飄動,腳踩一小球。造像高約1。5英尺。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572A。凌霄塔。

或稱木塔,位於正定府天寧寺內。矗立於八角形臺基上,共九層,稀疏的塔簷下是成排的三踩斗拱,塔剎上有九層銅相輪。塔身外層為磚。下面兩層八角各有一壁柱,此外沒有其他裝飾。寺廟建於宋朝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木塔可能也建於同一時期。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572B。澄靈塔。

位於正定府臨濟寺內。矗立於八角形臺基上,塔身高而細長,共九層,塔剎高聳,呈圓錐形,上有九層金屬相輪。塔簷相距很近,裝飾華麗。高高的塔基上環繞著蓮花瓣,寶塔就像矗立在花萼中。寺廟建於東魏,但塔很有可能於明朝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重建,後來也曾經修復過。該塔又被稱為青塔,以便與同樣位於正定府的木塔、磚塔和花塔相區分。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578房山南塔。

共十一層,平面為八角形,立於北塔(見圖532~534)附近的一處高臺上。這是座常見的磚塔,各層之間由塔簷和斗拱隔開。大約250英尺或更高。塔身下部刻有裝飾性浮雕,下一頁圖中展現得更清楚。天慶七年(公元1117年)。此種藝術類型在遼代中國北方地區十分典型。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593南京棲霞寺舍利塔。

位於山腳下,山上有大量始建於南朝梁代的石窟。這座石塔建於八角平臺上,塔身刻有大量人物浮雕和植物紋飾。塔基分兩層,上層裝飾蓮花瓣。上面是一八角須彌座,束腰處正面有八塊人物浮雕,轉角處有八根寬柱,柱上刻有蟠龍。基座上方有一臺子,托起一朵大蓮花,再向上為塔身。塔身主體第一層刻有高浮雕的四大天王和普賢菩薩,站在小隔間中。正面是假門,有仿照銅器樣式雕刻而成的鋪首(狀如獅首)和乳釘(大圓鈕)。向上有五重塔簷,塔身相應分成五部分,越往上越小,每一部分都有成排的小淺龕,裡面為坐佛。頂部有一朵大蓮花。

塔的年代有不同的記載。當地人認為其歷史可以追溯至南朝梁代,其他人則認為塔建於隋朝、唐朝或明朝。我們認為,它明顯接近於公元10世紀浙江地區(即吳越)的建築風格。下面的圖片將詳細介紹其雕塑的特點和重要價值。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594塔基和第一層塔身。

可以看到塔基凹處的浮雕和第一層塔身的三面,分別有一天王、普賢菩薩和假門。儘管這些巨大的人物浮雕顯得鬆散無力,但它們依然要勝過明朝的雕塑。在我看來,它們展現了流行於吳越以及宋朝時期的繪畫式浮雕風格。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600杭州靈隱寺石塔。

大殿前面的兩座小塔之一。八面九層石塔,高約50~60英尺。各層之間寬大的塔簷下有多層斗拱,八面塔壁中有四面裝飾著假門,均為仿木結構。有些假門兩側立有菩薩像,還有幾層飾有浮雕佛像和菩薩像。比如,第四層可以看到騎獅的文殊菩薩和騎象的普賢菩薩。大殿前的兩座塔建於公元10世紀。被太平天國破壞後,這是靈隱寺僅存的幾座建築。馬伯樂曾在《浙江考古隊簡要報告》中,簡單介紹了杭州附近的一些雕塑。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617神通寺龍虎塔。

位於濟南府以南約30英里。石砌方塔,裝飾著浮雕造像。塔基共三層,中間有浮雕造像。塔身四面有高浮雕人物造像、雲紋和植物紋樣。塔頂分為兩層,每層塔簷都由雙層斗拱撐起,現已部分破損。塔高度不超過120英尺。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618龍虎塔上部。

塔身四面的券門兩側各有一尊天王像,上方有飛天、那伽和立於蓮座上的小佛。外側下方為比丘立像,上方為菩薩。塔身四面裝飾非常華麗,與早期樸素的裝飾風格截然相反。

山西地區石窟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25 雲岡石窟4 號窟。

中央立柱南面。柱子在這個小洞窟中佔據了一半空間,刻有一尊立佛和兩尊菩薩,上方有許多淺浮雕信徒。這些造像底部遭受侵蝕,但是上部儲存相對較好,是雲岡石窟早期雕塑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41 雲岡石窟13 號窟外側壁龕。

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右手施無畏印。葉形大背光上裝飾著小佛和火焰紋。兩側各站一信徒,再遠處各有一稍大些的菩薩。龕樑上裝飾著很多小壁龕,裡面有坐佛。主佛比真人要大,是雲岡石窟早期風格的典型代表。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53 雲岡石窟22 號窟。

洞窟前半部分已坍塌,大佛現在幾乎處於露天狀態。主佛被稱為奇蹟,即一佛化千佛(見富歇《佛教藝術的早期階段》)。大佛正在打坐,雙手損毀,雙腿埋入土中。地上部分高約32 英尺。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299 雲岡石窟8 號窟東壁區域性。

圖中比丘和菩薩位於東壁傾圮的佛龕和入口所在的南壁之間。造像豐滿粗短,頭部較大,幾乎獨立於內壁。菩薩頭戴寶冠,衣裙飄逸。比丘身穿右袒式袈裟,衣紋綿長曲折。這兩件造像相比窟內其他造像儲存得較好。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223 天龍山石窟10 號窟。

西南角的力士,靠著三叉戟,站在入口旁,已重新上色。這個窟內的造像似乎比1~3號窟的年代晚一些,但是衣褶依然是北齊時期的風格,從窟外兩個儲存完好的力士可以看出來。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491天龍山石窟9 號窟。

一組大型造像,分別是十一面觀音、騎獅的文殊菩薩和騎象的普賢菩薩,位於同一石窟下面一層。造像粗劣地修補了泥層,某些細節為現代增添,如趕獅子的僕人。造像原本可能雕於唐朝之前,但根據如今的面貌,很難推斷出其準確的時間。後壁裝飾著許多小佛像,坐於蓮座上。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500天龍山石窟17 號窟。

西壁同樣是五尊造像。中間主佛結跏趺坐於高蓮座上,施無畏印。兩側各有一菩薩,恭敬地站著。再往外各有一菩薩,半跏趺倚坐於高基座上。造像儲存完好,與上圖中的造像一樣,全部重繪。白色窟壁上可以看到彩繪的頭光輪廓,以及頭光上的彩繪裝飾。

河南龍門石窟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81 古陽洞南壁正中。

刻有許多小拱形龕,龕內有坐佛,龕楣上大多刻有過去七佛。右上角是一座寶塔,周圍環繞著飛天,寶塔的第二層壁龕中是釋迦牟尼和多寶佛。

圖83 蓮花洞內部。後壁中間是釋迦牟尼立像(約13 英尺高),背光邊緣有火焰紋。佛像左側立著年長的迦葉,右邊的阿難在照片外。頂端可以看到窟頂的大蓮花區域性,周圍環繞著飛天。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454(唐朝奉先寺)盧舍那大佛。

結跏趺坐於五角臺上。兩臂和膝蓋已經破損,但是上身儲存相對較好。僧伽梨完全蓋住身體,身前衣紋彎曲舒緩。佛像寬大有力,耳垂很長。底座刻有人物浮雕,幾乎已經完全毀壞,僅四角處的力士尚存殘段。佛像很高,因此在我們的圖片中,上身顯得有點短。頭光和身光上,冉冉躍動的淺浮雕火焰紋原本可能塗有彩繪,後來為了搭建頂棚,開鑿了一些小洞,這些火焰紋受到嚴重破壞。頭光內環中的過去七佛儲存完整。材質是堅硬的灰色石灰石。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460 (唐朝奉先寺)坐獅。

位於圖458 的力士腳邊,抬起前掌,大聲咆哮。

山東地區石窟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338 駝山3 號窟後壁。

3 號窟是駝山所有洞窟中最大的一個,形狀不太規則。窟門寬約10 英尺8 英寸,窟內最寬約17。5 英尺,從窟門到後壁最深約22。5 英尺。窟頂基本毀壞。同2 號窟一樣,壁上刻有大量小坐佛,此外,還有一些稍大的圓雕造像。後壁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於方形基座上,基座正面裝飾著許多小坐像。造像右手舉起,施無畏印,左手放在膝蓋上。衣袍緊貼著壯碩的身體,垂到基座上,衣紋稀疏。造像高達15 英尺。石灰石稍微著色,呈金色光澤,衣袍上有彩繪痕跡。基座正面的坐像可能是供養人,坐像之間有幾塊題記,上面寫著供養人(多是僧人)的名字,其中還有青州總管平桑公(即韋操——譯者注)。遺憾的是這些題記都沒有標明年代。

圖345 雲門山石窟大佛(另一角度)。雙手缺失,右手原本舉起,施無畏印。衣著像菩薩,袈裟搭在左肩,前胸部分裸露。佛像整體高約12 英尺。材質為淺色砂質石灰石,塗成了漂亮的金色。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355 (玉函山石窟)最下面一層中間的兩個壁龕。

龕內各有一坐佛,今人修補了泥層,重新彩繪,多少有點損壞。兩側各一尊脅侍菩薩。兩個壁龕題記上的年代分別為開皇四年(公元584 年)、開皇五年(公元585 年)。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圖518 (唐朝神通寺石窟)兩個大壁龕。

位於千佛崖西北角,近乎洞窟。其中一個內有一坐佛,真人大小,兩側各有一菩薩一比丘。另外一個是雙佛龕(見本圖),中間由柱子隔開,左右兩部分各有一佛,結跏趺坐於方形基座上,結禪定印,造像身後的淺龕內有小佛。這兩尊大佛幾乎與後壁徹底分開。據左側壁龕中的題記可知,阿彌陀佛像是顯慶三年(公元658 年)青州刺史趙王李福為唐太宗敬造的,並寫道:“願四夷順命,家國安寧,法界眾生,普登佛道。”

《5—14世紀中國雕塑》一書初版於1925年,為西方中國藝術史研究巨擘喜仁龍的名作,直至今天仍被西方學者奉為研究中國古代雕塑的“聖經”。喜仁龍是20世紀西方極為重要的中國美術史專家,首屆查爾斯 蘭 弗利爾獎章獲得者。他曾擔任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藝術史教授、瑞典國家博物館繪畫與雕塑部主任館員等職。1916年起,先後赴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和日本的諸多名校講學。1920年起六次來華,曾在末代皇帝溥儀陪同下拍攝故宮,對中國古代建築、雕塑、繪畫藝術研究極深,代表作有《北京的城牆和城門》(1924)、《中國雕塑》(1925)、《中國北京皇城寫真全圖》(1926)、《中國早期藝術史》(1929)、《中國繪畫史》(1929—1930)、《中國園林》(1949)等。

在華期間,喜龍仁與近代中國文化名人如張元濟、蔡元培、胡適、魯迅和黃賓虹等人都有來往,相關論述也得到了他們的肯定。《5—14世紀中國雕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對梁思成影響至深。梁思成在《中國雕塑史》一書中曾說:

外國各大美術館,對於我國雕塑多蒐羅完備,按時分類,條理井然,便於研究。著名學者,如日本大村西崖、常盤大定、關野貞,法國之伯希和、沙畹,瑞典之喜仁龍等,俱有著述,供我南車。

這本書的文字部分主要介紹了5—14世紀中國雕塑的歷史演變,以及各個時期的藝術特徵和代表作品。圖錄部分收錄了近千張圖片,展現了我國大量名勝古蹟慘遭破壞前的珍貴影像。圖片按照時間和省份編排,既集中展示了同一時期不同地域雕塑的藝術特徵,又呈現了不同時期同一地域的風格演變。

書中展示的佛教雕塑圖片中有不少建築雕塑,如著名的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天龍山石窟等,以及一些佛塔和塔身雕塑。喜仁龍對於石窟造像尤為關注,從藝術的角度,將米開朗琪羅的摩西和龍門石窟的大佛作比較,不但能看到中西方雕塑在藝術上的差別,也能發現這些造像所隱含的意義:“佛像本身蘊含著宗教意義,它是一種存在或者說氛圍,而非公式化的概念。人們可以透過佛像生動而略含微笑的面部表情感受到,也可以透過平緩剋制的線條節奏以及表現自制與自信的平衡姿勢中聯想到,但卻不能用言語描述,它已然超越了理性的界定。”

這本書近期已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在西洋鏡系列中出版,共上下兩冊。

中 國 古 代 雕 塑 中 的 佛 教 建 築

TAG: 塔身造像英尺雕塑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