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農民在地裡幹活,挖出了西周青銅簋

1986年,陝西安康一位農民,在地裡幹活時挖出了一個大土塊,用?頭敲擊後,發現裡面鏽跡斑斑的,拿回家清洗後,像是一頂古代頭盔,也沒多大用處,便丟在雞窩裡用來餵雞了。

1987年,冬天,時任安康博物館館長的李啟良,一次在好友家裡做客時,無意間看到了好友描摹的幾行鋼筆字,看著不像象形字也不像篆字,倒像極了古代的鐘鼎文。

鐘鼎文,因鑄刻於鐘鼎之上而得名,也叫金文,起於商代,盛行於周代,是在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字。

陝西農民在地裡幹活,挖出了西周青銅簋

李啟良心裡好奇,這一詢問,才知好友描摹的正是一件古青銅器上的銘文,李啟良心想這古銅器上刻著這麼多字的銘文,一定是件寶貴文物,於是請好友拿出來過過眼。

不料好友一臉為難,稱此器物就在安康,只是早已流落到民間了。李啟良聽了,一臉失望,但還是和同事四處打聽,可始終沒有找到任何線索。

1988年10月,時隔不到一年,李啟良收到了一封省文物局寄來的書信,信的大致內容如下:“安康關廟早陽鄉有一位村民上報,稱發現了一件帶有許多銘文的青銅器,因為上報人地址不詳,要求安康博物館儘快派人去落實。”

李啟良看了大喜過望,信中所言的青銅器八成就是自己想要追回的銘文器具了。事不宜遲,他即刻帶上21歲的大學生施昌成來到關廟早陽鄉政府。

經打聽詢問,很快便來到了那個上報人的家裡,可他卻有事出門了,李啟良只好向他父親說明情由,父親同意讓兒子回來就到博物館見面。

幾日後,博物館來了一位青年農民,自稱姓王。李啟良起身接待後,從談話中得知,兩年前,村民王老漢在地裡幹農活時,挖到了一個像是古代頭盔的物件,王老漢一看也沒多大用處,就丟進雞窩裡,做了餵雞盆子。

一次,村裡來個收破爛的小販,在王老漢家裡收了半斤爛鐵,掂完稱後,結賬時卻多給了50元錢,想收走那個“餵雞盆子”。

原來,漢江一代古物特別多,這小販長年在各鄉里收破爛,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古物,時間久了,眼睛就毒了起來了。

陝西農民在地裡幹活,挖出了西周青銅簋

今兒,他一眼瞅見那“餵雞盆子”雖然髒臭不起眼,但盆底卻刻著許多銘文,看來定非凡物,所以他才要多給50元錢,想淘回去看看能否倒騰個好價錢。

王老漢正愁家裡缺錢呢,結果剛對小販說了句“拿去唄!”不料,這時突然來了一個小青年,過來請小販去家裡收破爛。

王老漢認得是本村的小王,巧得是,小王似乎也想買下那個“餵雞盆子”,一下答應給王老漢100元錢。

原來這小王讀過幾年書,最愛看一些歷史類書籍,眼瞅那“餵雞盆子”造型古風古樸,上面銘文粗拙簡約,便認定是個文物,想買來請人鑑定一番。

那小販見狀,也不好強要,又見那個“餵雞盆子”爛了好幾處,心裡便打了退堂鼓,於是抽回50元,將剩下的錢給了王老漢,隨後砸吧著嘴,一臉不快地離開了。

等小販走後,小王果真買走了那個“餵雞盆子”,王老漢樂呵極了,心想,白得了100元錢,這可是撿了一個大便宜嘍!

後來,小王去鎮上找過幾位專家鑑定後,確定這個“餵雞盆子”絕非一般古物,為了確定這件古物的具體年代和真正價值,他又給省文物局寫了一封信,告知了此事。

很快,安康博物館便來人請他過去一趟,而接待他的人正是博物館館長李啟良,隨後二人約定好明天就到小王家裡看看東西。

陝西農民在地裡幹活,挖出了西周青銅簋

第二天,李啟良終於在小王家裡看到了心心念的那件古青銅器物。這是一件口沿、底座有些殘損的青銅簋(guǐ),內底曾被人用砂紙輕度打磨過,銘文清晰可見。

隨後,李啟良細心,又反覆地為小王講解了文物保護相關知識,希望他能夠將這件青銅簋上交給安康博物館保管,最終小王一咬牙,答應將青銅簋無償上交。

後來經考古專家鑑定:此青銅簋呈圓底,斂口鼓腹,高11。65釐米,口沿外徑20。5釐米,如此外型實屬平常,但貴在內底鑄有的93字銘文,分列10行,每行9字,是迄今為止,漢江地區發現銘文最多的青銅器。

銘文內容為:“惟十又一月,王命師俗、史密曰:東征,敆南夷。盧、虎會杞夷、舟夷,雚,不折,廣伐東國。齊師、族徒、遂人乃執鄙寬亞。師俗率齊師、遂人右,伐長必。史密左,率族人、萊伯、僰,周伐長必,獲百人。對揚天子休,用作朕父考乙伯尊簋,子子孫孫其永寶用。”

大意是說:“西周時期,周天子派陝南名將史密和師俗去征討東方諸侯,戰勝後,抓獲俘虜100多人,同時受到周天子的封賞,為了紀念亡父,同時讓這份榮耀世代流傳下去,史密命人打造了這個青銅簋,並將此事刻於簋的底部。”

後來,歷史學教授李學勤根據這篇銘文,將這件青銅簋定名為“史密簋”,而“史密簋”的發現,曾轟動了整個考古圈,甚至國內不少史學家都紛紛為其撰寫論文。

如今,“史密簋”在穿越過3000多年的時光隧道後,被作為“鎮館之寶”,陳列在安康博物館中,繼續為研究西周歷史文化提供著重要的資料和寶貴的實物依據,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TAG: 李啟良餵雞王老漢銘文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