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油翁》世人皆知,為何語文課本移除最後一句?專家:太過消極

教科書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會對受教育者的身心受到影響,作為重要的教育工具,在學生的心目中,它便是權威,自然是要經過嚴格審查。一般來說,能夠入選教科書的古文必定有它入選的理由。前段時間電視劇清平樂有幾個角色被稱作是北宋默寫天團,其實是他們幾位都在教科書中。比如說蘇軾、晏殊、范仲淹,而歐陽修顯然也在其中。

《賣油翁》世人皆知,為何語文課本移除最後一句?專家:太過消極

歐陽修,唐宋八大家之一,跟韓愈、柳宗元、蘇軾並稱為千古文章四大家。教科書中的賣油翁也是他創作的一篇故事,講述的是陳堯諮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事情。透過一件小事,來表達熟能生巧的道理。但它在被放進教科書之前,其實是經過了修改,僅是去掉最後一句話。教科書中的最後一句話是康肅笑而遣之,但檢視它的原文會發現,這句話的後面還有一句: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賣油翁》世人皆知,為何語文課本移除最後一句?專家:太過消極

為什麼要去掉這句話呢?首先賣油翁全文要給學生的啟示便是熟能生巧,不管是再難的事情,只要我們不斷的練習,一定能夠學會。再有就是人不能得到一點成績,就驕傲自滿,要謙虛。而最後一句話翻譯過來意思便是,這跟莊子說的庖丁解牛、輪扁斫輪的故事又有什麼區別?最後一句話便牽扯到了兩個典故,庖丁解牛和輪扁斫輪。

《賣油翁》世人皆知,為何語文課本移除最後一句?專家:太過消極

庖丁解牛說的是一個叫丁的廚師給梁惠王宰牛,那位名叫丁的廚師同樣是透過長久的練習,最後才宰牛的技藝變得十分高明。這個典故說的也是熟能生巧,並沒有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輪扁斫輪。輪扁是齊恆公時期有名的一位造車工人,有一天,齊恆公正在讀書,輪扁在堂下製作車輪。他看到齊恆公讀書,便過來問讀的什麼書,齊恆公給他的回答是聖人之言。

《賣油翁》世人皆知,為何語文課本移除最後一句?專家:太過消極

聽到這話,輪扁就問齊恆公聖人在哪裡?齊恆公說聖人已經故去時,輪扁卻道,那你讀的書不過聖人的糟粕。齊恆公自然很生氣,讓輪扁輪扁說出緣由,如果說不出就要處死他。輪扁給了他回答,說是從自己做的事情看出來的,做輪子的時候有規律。這規律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所以我不能明白的告訴兒子。而古人跟他們不能言傳的東西一起死去,所以你讀的書不過是古人留下的糟粕。

《賣油翁》世人皆知,為何語文課本移除最後一句?專家:太過消極

看到這個典故其實大人都明白,它是透過一個小故事,講述言和意的關係。指出讀書不能只執著於表面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它的意思,這便跟孔子所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一個意思。專家們不認同的地方在於最後一句:古人之糟粕已夫!這句話結合全文來說,大人能夠理解,但初中生可能會產生迷惑。帶來負面影響,他們可能會糾結古人說的是否正確,所以,在考慮下,這句話便從課本中去除了。

參考資料:《賣油翁》、《輪扁斫輪》

TAG: 輪扁教科書輪扁斫輪齊恆公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