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科書“4件史事”,經專家考證都是騙局,至今有人深信不疑

歷史不能長久被欺騙,正像民眾不能長久被欺騙一樣。——華崗(中)《中國歷史的翻案》。

歷史是公正的,它會記錄過去所發生的種種,再現過去的生活。雖然有時候偶爾會被遮蔽,但隨著研究的更深入展開,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與成熟,它真實的一面一定會如火焰般將脆如薄紙的謊言毀滅,以嶄新的面貌掙脫出來。

毫無疑問地,如標題所述,這種情況發生在了教科書中。不可否認,將違背史實或在歷史上含糊不清的事件寫入教科書,甚至將事實改變,是錯誤的。這是不尊重歷史,對人民不負責,對民眾的影響不可估量。

歷史教科書“4件史事”,經專家考證都是騙局,至今有人深信不疑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過去人的錯誤與過失,與我何干?但我要說,歷史的責任是由每一代人共同承擔的。現在我們有能力,就必須不辱使命地將其糾正,不容置疑。接下來筆者將帶你們回到教科書中,重新認識這些被包裹的火焰。

項羽火燒阿房宮

高中課本中《阿房宮賦》裡有這樣一段描述:“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杜牧的《阿房宮賦》寫得太好了,好到什麼程度呢?一出世,便引得士林驚歎,爭相抄誦。就連《四庫全書總目》也評價其“縱橫奧衍,多切經世之務”。

歷史教科書“4件史事”,經專家考證都是騙局,至今有人深信不疑

那麼這一篇千古好文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呢?我要說,大到傳頌千年,即使現在我們仍要學習它的內容,其影響可見一斑。但是,影響力大,破壞力也大。

很多人因此誤認為項羽火燒阿房宮,嘆息不已,把這一千古罵名死死地扣在了他的頭頂。

可事實是怎樣的呢?令人震驚的是,根本就沒有阿房宮。所謂“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的阿房宮只是一個宏大的規劃,基本上沒有建造,連頂都沒有封。

歷史教科書“4件史事”,經專家考證都是騙局,至今有人深信不疑

可是《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確實燒了宮殿,還燒了三個月。那他燒了個寂寞?

當然沒有,《秦始皇本紀》記載“遂屠咸陽,燒其宮室”項羽燒的是咸陽宮,燒了個精光。至於杜牧為何杜撰這一子虛烏有的阿房宮,就請感興趣的讀者結合時代背景自行領悟。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課書中那個中國版“狼來了”的故事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再熟悉不過了。說實話,當時學到這裡的時候我甚至還羨慕周幽王與褒姒之間那種天地間只有你和我的超脫,矢志不渝的愛情。

歷史教科書“4件史事”,經專家考證都是騙局,至今有人深信不疑

你想想,我不管別人怎麼想,我不管我的國家是否滅亡,我只想要你開開心心的笑,好好地陪著我,這不是很浪漫嗎?我想,大概也只有如周幽王這般昏庸的帝王能做出如此“偉績”了吧。然而,這似乎又是一個烏龍事件……

這首先由一份戰國竹簡說起。2012年初,清華大學整理獲贈戰國竹簡時,發現其中記述與“烽火戲諸侯”相左。竹簡記載,周幽王主動進攻申國,怎料申侯早有準備,與犬戎聯合反而擊潰了周王,周王直接戰死,西周就此走下歷史舞臺。

那有沒有“烽火戲諸侯”的記載呢?沒有。是忘記記載了嗎?我認為可能性微乎其微。你想,一件這麼值得唏噓,反映周幽王昏庸的事情怎麼可能不記載?依我個人看,壓根就沒有發生。

歷史教科書“4件史事”,經專家考證都是騙局,至今有人深信不疑

清華大學劉國忠教授也稱,“史學界就此可以斷定烽火戲諸侯非西周滅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斷定這個故事根本就是編造。”

秦始皇焚書坑儒

秦始皇在歷史上一直飽受爭議,他有豐功偉績,也有“滔天罪行”。事實上,秦始皇確實下令“焚書坑儒”,但其真正的事件事實卻不是教科書上描述的那麼簡單粗暴,甚至有意將秦始皇殘暴化。

首先你要清楚,“焚書”和“坑儒”是兩件事,一前一後,背景各異,性質有別。“焚書”沒有焚盡天下書,“坑儒”坑的也不全是儒士。“焚書”是李斯提出來的,“坑儒”則是由方士引起的禍端。

歷史教科書“4件史事”,經專家考證都是騙局,至今有人深信不疑

在歷史書中,將這兩個詞拼湊在一起,想塑造一個殘暴的秦始皇形象,確實在某種意義成功了,我們今天很多連續劇就將秦始皇塑造成了這個形象,如《神話》。書本將事實誇大,你不能說它錯了,這是個人史觀造成的結果。

何為史觀?通俗點講,就是看待歷史的觀點。這裡就有了一個問題,是將歷史事實擺出來,讓我們自行評判,產生自己的史觀,還是強行灌輸自己的史觀,甚至不惜將事實誇大?

當然是選擇前者,後者我願意稱之為思想強暴。我絕不願意成為被灌輸者,你可以傳達你的觀點,以另外一種合適的方式,但絕不是這樣。

歷史教科書“4件史事”,經專家考證都是騙局,至今有人深信不疑

大澤鄉起義的緣由

始於大澤鄉的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關於陳勝和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史記》上記載:“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以及幾百個民夫在應徵路途上遭遇連日大雨,耽誤了抵達日期。

按照秦律規定,陳勝吳廣等人全部會被處死,所以陳勝吳廣便憤然揭竿而起。之後勢如破竹,一路勝利,陳勝最後還享受到了皇帝待遇,不過這是後話了。

但是1975年,在一座秦墓中出土了睡虎地秦簡。對,又是竹簡。那這份竹簡記載了什麼內容呢?這一套秦簡記錄了一些秦朝時期的法律條款,在其中記錄的對徭役誤期的處罰卻不是判處死刑。

歷史教科書“4件史事”,經專家考證都是騙局,至今有人深信不疑

而且還記載著,如果由於下雨導致工程不能進行,便免除本次徭役。記載的是秦朝什麼時期的呢?還正是那個時期的。這就帶來了困惑。至於真相到底如何,可能還需要考古學家和史學家們做進一步研究。

講述到了這裡,相信讀者也已經明白,文章開頭所講的教課書不單單指的是歷史書,還包括語文書。對這二者的觀點當然必須有所區分。像《阿房宮賦》這種文學作品中的內容,我們當然不可能要求其完全符合史實,我們真正學習的是表達,是美,是對美的欣賞。

以此去指責教科書,不僅無知,無能,而且無趣。那怎樣看待歷史書中的內容呢?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人民歷史教科書所有內容基本符合史實,對比日韓教科書你更能感受到這一點。除了一些現在因出土發現存在有爭議的地方,基本沒什麼問題。

歷史教科書“4件史事”,經專家考證都是騙局,至今有人深信不疑

小結:

至於我們民眾為何依然相信這些事情,我認為原因很明顯。我們接收的資訊太龐大了,就算是學生時代只與書本打交道,那種資訊也不可估量。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容易迷失,迷失到成年,便更難以改變觀念。

所以我們重新認識這些事情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真正要改變的不是對這些事情的瞭解,而是看待事情的過程,方法。要用自己雪亮的眼光去獨立判斷事物,沒有任何事是永遠正確的,也沒有任何事是完全錯誤的,你有你自己的看法,你應該有,你必須有。

有了這種眼光,你才能獨立於世間,成為一個真正社會屬性的人。理智地與他人相處,和諧地與社會相容,而不是一直被矇蔽。

時間白雲蒼狗,世事變化莫測,你從一個坐在教室的稚嫩少年成為現在混跡社會的成年人,經歷很多,改變很多,但希望你一直揣在手心不變的,要有這種眼光和判斷。

TAG: 教科書記載秦始皇歷史周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