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書聖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出身於魏晉名門琅琊(今山東臨沂市)王氏,憑藉門蔭入仕,歷任秘書郎、江州刺史、會稽太守,因官拜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精研體勢,博採眾長,自成一家。尤其在紹興蘭亭揮毫書就的《蘭亭集序》,被後人奉為“古今文墨之神蹟”、“天下第一行書”,也因此留下了一段佳話。自此,紹興蘭亭就有了“書法聖地”之美譽,引領後世書法愛好者,一代又一代地在書法的浩瀚大海中前行。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來到紹興蘭亭就被其秀美的山水風光,雅緻的園林景觀所吸引,作為書法聖地整座園林以王羲之事蹟典故而展開,鵝池、蘭亭碑、曲水流觴、御碑亭、王右軍祠、蘭亭碑林逐一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這些建築精巧古樸,不可多得的園林傑作,吸引著南來北往的遊人、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們前來朝拜。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鵝池”,是蘭亭的第一個景點。池水清澈碧綠,白鵝翩翩起舞,似乎在訴說著王羲之愛鵝、養鵝、書鵝的美好傳說。王羲之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據說王羲之外出只要看到鵝,就會駐足凝立,觀望鵝的形態,因此也有了“王羲之書成換白鵝”的故事。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鵝池邊立有石質的三角亭“鵝池碑亭”。亭中之碑系清同治年間建,上書“鵝池”二字,相傳“鵝”字為王羲之所書、“池”字為王獻之所書,父子合璧,成為千古佳話,也被人們將之稱為“父子碑”。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蘭亭碑亭”是蘭亭的一個標誌性建築,名列中國四大名亭之一。碑亭建於清康熙年間,碑上的“蘭亭”兩字,為康熙皇帝御筆所書。遺憾的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被砸成四塊,後於1980年修復,但已留下了“蘭”字缺尾,“亭”字缺頭的遺憾。當年很多民眾都喜歡用手去摸這塊石碑,已被摸得非常光滑,所以又稱“君民碑”。為保護遺蹟現已加上了護欄,避免更多地觸控。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曲水流觴”是蘭亭非常著名的景點。一條“之”字形的曲水,中間有一塊木化石,上面刻著“曲水流觴”四個字。顯現了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所描繪的情景,“天下第一行書”三百二十四字的《蘭亭集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誕生的。這裡也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來這裡仿效王羲之,飲酒賦詩,蘭亭雅集。每年的書法節都要在此舉行曲水流觴的雅集盛會。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流觴亭”是為紀念“曲水流觴”活動而修建,亭上匾額“流觴亭”三個大字為光緒江夏太守李樹堂所題。旁邊對聯:“此地似曾遊,想當年列坐流觴未嘗無我;仙緣難逆料,問異日重來修禊能否逢君”是由徐生翁撰句,蘭亭書會會長沈定庵先生所寫。亭內陳列著由“蘭亭修禊圖”、“曲水流觴圖”及當年的流觴用具複製品,向遊客展現著王羲之曲水流觴的場景。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御碑亭”,亭高12。5米,八角攢尖頂,重簷翹角,始建於康熙年間,1956年毀於颱風,現在的御碑亭重建於1983年。亭中的巨碑“御碑”,碑高6。86米,寬2。64米,重約18噸,碑底為須彌座,碑冠勒雲龍浮雕,系清朝原碑,已有300多年曆史。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1693年所臨寫的《蘭亭集序》全文,書風秀美,雍容華貴。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1751年遊蘭亭時即興所作的一首七律詩《蘭亭即事詩》,書法飄逸,字裡行間表達了對蘭亭的仰慕之情。祖孫兩代皇帝同書一碑,世所罕見,所以又稱祖孫碑。御碑曾經歷了很多劫難,所幸仍保持完好,值得慶幸。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御碑亭附近的“臨池十八缸”是蘭亭的一個參與性景點,由十八缸、習字坪、太字碑組成。它是根據王獻之十八缸臨池學書、王羲之點大成太這一典故而來。相傳王獻之練了三缸水後就覺得寫得很不錯了,有些驕傲,於是他寫了一些字拿去給父親看,王羲之看後並不滿意,特別是其中的一個“大”字,上緊下松,一撇一捺結構太鬆,於是隨手點了一點,變成了“太”字,說“拿給你母親去看吧”。王羲之夫人看了後,說:“吾兒練了三缸水,唯有一點像羲之。”王獻之聽後非常慚愧,知道自己的差距,於是刻苦練習書法,練完了十八缸水,長大後也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與王羲之並稱為“書法二王”。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天下第一行書就出自這裡,書法聖地,紹興蘭亭

TAG: 蘭亭王羲之書法曲水流觴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