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分享會

【讀書分享】《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分享會

作者簡介

【讀書分享】《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分享會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英國著名的小說家和戲劇作家。毛姆一生創作甚豐,有多部長篇小說,一百五十多部短篇小說,三十多個劇本,還寫了不少遊記與自傳性質的書以及以序言形式出現的文學評論文章。他的四部代表作《人性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尋歡作樂》和《刀鋒》以及一些優秀的短篇作品,至今仍然深受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尤其是《月亮和六便士》更是受到中國讀者的青睞和好評。

內容簡介

作品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圓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該作品對理想與現實、肉體與靈魂、藝術與生活、文明或是世俗與人的本性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作了深刻的探討和剖析,引發讀者的思考和共鳴,給人思想和心靈以諸多啟迪。

【讀書分享】《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分享會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是一句對於《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查爾斯·思特里克蘭德最為貼切的評價。

思特里克蘭德原本是一個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去巴黎學畫,過著食不果腹、窮困潦倒的日子,隨後又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中。通篇的故事中,毛姆用了巧妙地敘事手法,藉助不同人的口接龍轉述他們在不同地點接觸到的思特里克蘭德的境況,一環扣一環,引人入勝。

思特里克蘭德在40歲的時候決定離開倫敦的家去巴黎學畫,很多人都不理解包括他的妻子,他們甚至傳言他是和一個女人跑到巴黎去了,在那裡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這令他的妻子很沮喪,所有的人都在痛罵思特里克蘭德,而作者“我”被委以重任去巴黎打探思特里克蘭德的真實生活境況並勸說他回來。從這裡開始作者逐漸給我們揭開了思特里克蘭德的神秘面紗,他性格中的缺點逐漸展現在我們讀者眼前,他為人冷漠自私頑固,對於施特略夫的幫助絲毫不知道感恩,對於勃朗什的死毫無愧疚之心,完全不在乎任何人的評價,他雖然食不果腹,但是為了生存也不會輕易賣掉自己的繪畫。在思特里克蘭德巴黎的這段經歷中,毛姆將主人公的性格缺點深刻展示出來,讓我們看到一個為了自己繪畫理想幾乎陷入瘋魔的人物形象。讀到這裡可能有讀者朋友會和我一樣義憤,人怎麼可以如此自私冷漠的活著?但是若你再繼續閱讀下去,不知道仍然是否還是這種感覺呢,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一下。

後來,思特里克蘭德輾轉來到了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他在這裡為了餬口不得不在一個種植園工作,但是隻要賺夠了買顏料的錢他就跑到原始叢林裡面畫畫去了。之後在旅店老闆娘蒂阿瑞的建議下和當地土著姑娘愛塔生活在一起,逐漸融入了塔希提島的土著生活,在這裡他的內心是平靜的,因為這裡的土著居民給予他包容和同情,在這裡他不像在倫敦、巴黎那麼格格不入。他一心潛入創作,繪畫靈感迸發,創作了很多優秀作品(他死後才得以被發現)。可是很不幸,好景不長,他染上了惡疾麻風病毒,最後悲慘的死去。在忍受病痛期間,他仍堅持繪畫,甚至雙目失明也不放棄,這一部分,毛姆給我們展示了思特里克蘭德性格中閃光的一面,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夢能可以做到什麼程度,不懼生死,拼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是思特里克蘭德的答案。

讀了這本書,讓我深深體會到了有夢想誰都了不起這句話。主人公40歲時才開始努力學習繪畫,這在很多人看來是多麼不可思議的。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也許會有自己的理想,但是會覺得我自己都有孩子了,或者年紀已經不小了,所以那些即便在腦中不停閃現的理想火花,也因為所謂年齡等藉口被湮滅了。回望歷史長河,百里奚七十歲才得以施展才能輔佐秦穆公成就霸業,蘇老泉二十七歲才開始發奮學習,終成一代名家。在現代社會,成名要趁早的社會焦慮心態下,好像錯過了某些時刻,就已經給你的人生下了定局。這種焦慮心態作用下,有人就心安理得的得過且過。將理想付諸於現實行動的確很難,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但是生命的歷程是有限的,你不去試試怎麼知道就一定是那個結果呢?

小說中除了主人公的故事,還有一個小人物的故事特別令我感觸,他的名字叫做阿伯拉罕,他原本是聖·托馬斯醫院的醫生,才華橫溢,技術精湛,不出意外可以升任這份職業的最高職位。金錢,地位,名譽和優渥的生活唾手可得。但是就在赴任前,一段旅行經歷讓他徹底放棄了光明的前途,而是選擇在亞歷山大一個普通的公立醫院工作,賺只能解決溫飽的錢,但是他卻生活的怡然自得,他覺得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透過阿伯拉罕的故事和思特里克蘭德的故事呼應,毛姆在書中其實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遵從自己的內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生活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中,保持平和的心態,這才是我們所應追求的。思特里克蘭德的一生不能說是悲劇,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遵從了自己的內心,他從不後悔自己做出的決定,他死而無憾。作為普通人,我們順應自己的內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儘自己所能盡的社會義務,平和而快樂的生活,未嘗不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

茫茫人海中,我們只是滄海一粟。願你能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讀書分享】《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分享會

劉逸飛

思特里克蘭德太太自認為了解自己的丈夫,自以為自己出生社會名媛、精心經營家庭,她和主人公在生活和精神上都是伴侶,自己是一個賢妻良母。但是其實兩人卻根本沒有思想的共鳴,也可以說根本就沒有愛情只有形式上的婚姻,二者的分離其實是註定的,就像當她知道丈夫出走並非是因為有了新歡而是因為“我必須畫畫”時,她心中的絕望:她可以是一個女人的對手,但是卻不是理想、某種觀念的對手。的確是這樣,人和人之間最遠的距離就在於:我在你面前,卻不知道你在想什麼,也不想和你說話。

反倒是離家出走後,思特里克蘭德和塔希提島當地土著愛塔的結合讓人看到了愛情本來的樣子。二人雖然過得很清苦,但是愛塔自由、豁達,不在乎那些繁文縛節,非常通情達理,一心一意支援主人公的藝術夢想,尊重主人公的精神理想。與文中其它兩樁婚姻的貌合神離相比,他們的婚姻生活簡單而幸福。

近幾年,結婚率下降成了大家討論的熱點話題,每個人都被車子,房子,票子影響,其實真正幸福的生活在於人的內心,每個人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豁達一點,別老和人攀比,勇敢的追求自己內心的幸福,這樣才能快樂。

我們每個人都是小丑,一生玩著5個球:家庭、工作、健康、朋友和靈魂。五個球當中只有工作這個球是橡膠做的,砸下去還會彈起來,其他四個球是玻璃做的,砸碎了再也不會復原。我們每個人都應認真思考,認真生活,別被物慾矇蔽了雙眼。

孫常飛

本期我們分享的是《月亮和六便士》,月亮是理想,六便士是現實。書中的主人公為了逐夢,拋棄一切,沉靜在自己的世界中尋找自由,天才和瘋子大抵就在一念之間。

初讀本書,我很不理解他這種拋家棄子的行為,畢竟這和我們從小接受的倫理綱常不符。然而隨著作者給他“洗白”,漸漸地我被他那種心無旁騖、一生只為一件事的態度所吸引。掙脫現實的束縛,達到靈魂的昇華,是我們大多數平凡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在現實生活中,有人喜歡平平淡淡,有人渴望轟轟烈烈……無論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路終究都需要我們自己走。因此,我們更應該學習主人公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當然我指的是遵循內心的想法,不要太過於在意別人的眼光,我們可以理智的吸取有用的建議,摒棄不必要的干擾之聲。在逐夢的這條道路上,但願我們在腳踏六便士前行時,也能夠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

冀柯均

當你的理想和現實生活出現衝突的時候,你會怎樣選擇?讀完《月亮和六便士》這本書,我們思考最多的就是這個選擇題。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為了追求藝術舍家棄子,霸佔朋友妻子又始亂終棄,不管是在當時的社會,還是在現在都是不被大眾所理解接受的。但偏偏又是這樣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卻有勇氣拋下已經擁有的一切,去追逐生命中的月亮,縱使當時社會使人們利慾薰心、銅臭滿身,他卻不為所動,對於這樣的生命境界,也是普通人終其一生所達不到的。大多數人都想好好生活,到最後卻變成活著就好。我們的選擇不僅僅是一個取捨的問題,還要回歸自身實際。不顧一切追尋理的勇氣固然值得欽佩,但也不能丟掉一個人該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理想應該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當兩者發生衝突的時候,應該冷靜下來思考,面對現實。在現實的基礎上堅持,理想一樣是可以實現的。

作者:宋喬飛

編輯:冀柯均

編審:楊 森

主編:張志宏

TAG: 特里蘭德六便士生活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