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庸》中探求:古代君子的修身養性之道

《中庸》是我國儒家經典,至今已流傳兩千多年,在儒家學說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在我國曆史上的各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學術特點、學術成就和社會地位。

《中庸》是由孔子嫡孫子思(約公元前483年-約公元前402年)所作,子思受教於孔子的高足曾參,子思的門人再傳孟子。後人把子思、孟子並稱為“思孟學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參,下啟孟子,在孔孟之道的傳承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中庸》在西漢時被戴聖整理並編入《禮記》(又名《小戴禮記》)中。到了北宋時期,經程顥、程頤的極力推崇,首先將《中庸》與《大學》、《論語》、《孟子》列為同等看待,提高了《中庸》的儒學地位和社會影響。

從《中庸》中探求:古代君子的修身養性之道

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與《大學章句》《論語集註》《孟子集註》合編成《四書章句集註》。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四書章句集註》被晉封為“國學”,《四書》的官方地位被正式確立,《中庸》遂正式升格成為儒家經典。

之後,作為《四書》之一的《中庸》,成為古代封建科舉考試的欽定必考書目,其地位也隨之不斷被抬升,達到了它的至高地位,對我國古代的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即使到了近現代,梁啟超、孫中山等先驅也視《中庸》為國寶。時至今日,人們對《中庸》的研究更加深入,其意義不僅為當代中國學界所關注,而且也成為國際社會所研討的重要議題。

從《中庸》中探求:古代君子的修身養性之道

那麼,《中庸》到底是說了些什麼呢?這麼一篇短短3568字的文集,為何能獲得歷朝歷代所推崇?

《中庸》的思想內容並非人們字面上所理解的中立和平庸,它指的是儒家所闡述的中庸之道。實際上,它是一部修養自身的教育理論專著,主旨在於教育人們如何自我修養、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最終達到至善至美的人格修養境界。

《中庸》開篇即提出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意思是說,上天給予人的天性就是本性,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做事就是道,對自己的本性進行自我修養就是教。

《中庸》接著又指出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從《中庸》中探求:古代君子的修身養性之道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所謂道就是對自我修養的教育和約束,一刻也不能放鬆,要把它貫穿於人生的始終,否則就不能稱之為道。作為君子要有一種自我監督的精神,對於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要謹慎,對於自己聽不到的地方要戒懼。越是在最不易察覺的言行上越能夠看出一個人的思想,越是在最細微之處才越能顯示出一個人的品格,所以君子即使在獨處的時候也要約束和監督自己的道德行為。

《中庸》對於君子和小人的言行還指出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小人的言行卻違反中庸。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是因為君子的言行時刻都不偏不倚。小人的言行違反中庸,是因為小人的言行無所顧忌、無所畏懼。

從《中庸》中探求:古代君子的修身養性之道

《中庸》還提出了“五達道”,指的是如何運用中庸之道來調節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這五種古代社會里最基本的人際關係。只有透過正確的方法來處理這五種人際關係,才能達到和諧太平的理想境界。

那麼,如何調節這五種人際關係呢?

《中庸》中提出“三達德”的方法,即依靠智、仁、勇的品德來調節,依靠善良誠實的品性來培植,從而達到“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準則,最終達到“中庸”的境界。

《中庸》一書認為中和之道即天下根本之道,即天下平常、常用之道。用不偏不斜的平常的中和之道對待所有事物就是中庸,“中”是“中和、中正”的意思,“庸”是常、用的意思,以中和之道修養自己就是中庸。

從《中庸》中探求:古代君子的修身養性之道

用中和之道處理問題,不是一朝一夕之舉,而是時時、事事、處處都能自然符合中和之道,這才叫做中庸。

就《中庸》一書而論,可知中庸既是最高的大道境界,也是處理問題的最正確的思想方法。

《中庸》提倡人們以“中和”為本,各安本分,各負其責,“無過無不及”地忠於職守,不越規範,不犯上作亂,不標榜各自的勞績和功德,而默默地為自己修養中庸之德而欣慰,以此釀製天下的和諧與安康。

《中庸》既是古代思想家對為人處世的精闢總結,又體現了做人的規範與智慧,因此,它對於我們提高自己的行為修養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本文參考自:《輕鬆學國學》

TAG: 中庸君子修養言行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