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悲催,卻在200年後,成為國展最受歡迎的書法家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趙之謙是晚清藝術史上一位全能型天才和重量級人物。他在書法、繪畫、篆刻領域均屬開路先鋒,其書法更是篆、隸、楷、行書皆有成就。他以睿智的眼光和超凡的膽識,率先以魏碑入行書,成為魏體行書的開山鼻祖。

他一生悲催,卻在200年後,成為國展最受歡迎的書法家

趙之謙在多種書體上取得的成就都很高,以至於再現在的書法國展上,每種書體的入展作品中都有取法於他的作品出現,這在書法史上是很少見的。

他一生悲催,卻在200年後,成為國展最受歡迎的書法家

一生勞碌,窘迫不堪

道光九年(1829),趙之謙出身在紹興一沒落的商人家庭。他天資聰慧,敏思好問。兩歲能把筆作字,四歲入私塾,六歲學古文,九歲學詩,十歲後講學。但好景不長。其父常年臥病在床,操持家務的母親在他十四歲時撒手人寰;次年,長兄又被仇家所誣因訟破家。一連串的不幸並未擊垮趙之謙,反而磨礪出一副倔強孤傲的性格。

趙之謙十七歲習金石之學,十九歲娶妻,二十二歲入幕繆梓府,,二十五歲父去世。不出兩年,嫂病故,兄出走。三十三歲,為避戰亂和養家餬口,他隻身外出,次年二女夭折,妻病故,家破人亡。同年底開始,三度“北漂”,四應禮部試不第。五十歲起以補缺方式先後任鄱陽、奉新、南城知縣。1884年,年僅三十歲的繼室病故,趙之謙緊挨著因肺氣腫哮喘病復發,於南城官舍走完了他五十六歲的人生。

他一生悲催,卻在200年後,成為國展最受歡迎的書法家

廣博厚實國學底子

趙之謙少年時期的國學底子是廣博厚實的。特別是在沈復粲、繆梓兩位名宿的培育下,他較早地步入了金石、碑學及考證之路,大量碑帖古蹟的目染過手,早已練就一副火眼金睛,年紀輕輕便展露出卓爾不群、力避時俗的高遠識見和獨立精神。

他一生悲催,卻在200年後,成為國展最受歡迎的書法家

對於傳統,趙之謙有著深刻而獨到的理解和領悟,認為“凡派皆合,於是可悟”,從不願用戒律和模式約束自己,而是放飛思想,天馬行空。他既善於從浩如煙海的傳統資源中進行大膽吸納、整合和拓展,又注重從生活細節中用心觀察、捕捉和體悟,最後再巧妙地化合在一起,

對於俗,趙之謙是高度敏感和警覺的。古往今來,多少為藝者無不敗在俗字上。絕俗,大概是趙之謙及其手札書風給我的莫大啟示吧。

他一生悲催,卻在200年後,成為國展最受歡迎的書法家

書法的碑帖融合之美

受時風影響,趙之謙早年在顏真卿楷書和“二王”一路帖學上下過一番功夫,後有感於法帖輾轉傳摹,失其本真,遂轉學顏真卿行書,兼學其他多家名帖。其手札可以窺見趙之謙偏於文雅內美的審美走向以及與眾不同的才情氣度。

他一生悲催,卻在200年後,成為國展最受歡迎的書法家

三十歲左右,趙之謙在書畫印藝術風格上開始進入自覺的探索求新階段。隨著金石學和考據學不斷髮展,碑學順勢而興。由於較早接觸金石學,趙之謙腦子裡早就萌發了由帖轉碑的念想。

朋友處大量的金石文字為他書法上的突圍和實現由帖入碑的質變注入了無窮的資源、靈感和力量,經過十來年在碑帖之間的來回倒騰,趙之謙終於轉型成功。其魏體行書打破了千年以來以“二王”帖學一統書壇的局面,為晚清書壇帶來一股新風。

他一生悲催,卻在200年後,成為國展最受歡迎的書法家

200年後的“國展大戶”

之所以將趙之謙稱為國展大戶,是因為在現在的書法國展上,學習趙之謙的作品有很多,而且還有一點是別的古代書法家沒法比的,就是國展上學習趙之謙的作品涉及的書體很多。

他一生悲催,卻在200年後,成為國展最受歡迎的書法家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一是趙之謙本身楷書、篆書、隸書、草書以及篆刻都在書法史上獨樹一幟,且都有很高成就,所以對他書法的學習,大家各取所好。二是在書壇盛行二王婉約的作品多年後,大家開始尋求碑帖融合的突破,恰好趙之謙的書法在碑帖融合方面給了我們很好的指引,所以本身學習趙之謙書法的越來越多。

總結

趙之謙的一生,可謂艱難坎坷,命運悲催。他才華橫溢,藝術精湛,卻始終為生計、科舉和仕途東奔西突,顛沛流離,為此常發出“男兒生不成名身已老”的無奈與傷感。趙之謙是不幸的,他生在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晚清時代;趙之謙又是幸運的,他不畏艱難,銳意探索,最終登上了藝術的巔峰,並且在200年後的今天,依然光彩熠熠。

他一生悲催,卻在200年後,成為國展最受歡迎的書法家

歡迎微信搜尋“北京市中藝燕京書畫院”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TAG: 趙之謙書法碑帖行書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