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人的吃、穿、住、行是怎麼樣的?看完漲知識了!

吃穿住行,是人類物質文化生活的基本內容,從中可以窺見到一個社會和時代的生產技術、科學文化的發展水平。

戰國人——吃

戰國人的主要食物,可分為糧食、肉類、蔬菜、飲料、調味品等。

那時的糧食品種中北方大致以粟米為主,南方以稻米為主。從《戰國策》中說的東周人要種稻,西周人不放水看,可見水稻在黃河流域也有所種植,但以南方為多,戰國最大的裝米糧倉發現在江西就說明了這點。

六畜(馬、牛、羊、雞、犬、豬)的養殖,是戰國人肉食的主要來源。馬主要用於服役。牛羊多在祭祀鬼神時才殺食。狗比豬肉可能較珍貴。春秋末越王獎勵生育,生男的獎一犬二壺酒,生女的一小豬二壺酒,戰國人可能也因襲此俗。雞為農家普遍飼養。

蔬菜,戰國及以前的文獻中巳有葵、藿(豆類作物的葉子)、薤、蔥、蒜、姜、葫蘆、蘿蔔、蕪青等一、二十種,但有的可能是野菜。其中葵藿可能是種植最多的,農家常代糧食吃。

酒、糖、(主要是蜜)醬、醯(即醋類)等飲料調味品戰國時代都有了。其中酒的實物,在1974年河北平山中山王墓中發現過兩壺,出土時開啟鏽封嚴實的壺蓋還香氣撲鼻。其中一壺青翠透明,似現代的“竹葉青”名酒,一壺呈熊綠色,可見戰國時代釀造技術是相當高了。

戰國人的吃、穿、住、行是怎麼樣的?看完漲知識了!

王公貴族們吃的東西都是十分豐盛的,《孟子?盡心》記載他們是:

“食前方丈”,

意思是吃的東西列於前方達一丈(約合今二米),看來並不完全就是誇張之辭。我們將當時王公貴族墓中所出成套餐具都陳列在一塊,確實要放一大片。

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說,當然是另外一種情況了。不用說吃法沒有那麼多講究,往往粟米也難吃到,正如張儀說韓國情況那樣:

“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

藿羹就是菜湯。要是遇到荒年,就連豆飯菜奠地吃不上,只有“糟糠”當飯了。至於肉食、酒餚,一般人就更難吃上了。孟子講他所理想的社會,也得“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老人方可以食到肉。

戰國人的吃、穿、住、行是怎麼樣的?看完漲知識了!

戰國人——穿

穿的包括了頭部、上身、下身和腳上穿的。

一、頭上戴的總稱為冠。

分別有弁帽、冕、冠、巾等不同稱呼。大致從西周以來就有這樣的習俗:兒童頭上只用一塊布包著頭頂,叫做巾。到二十歲算是長大成人,這時要舉行改變服裝的禮儀,主要是頭部的變化,所以叫“冠禮”。貴族子弟從此開始戴冠,一般人的子弟成人時也有類似的儀式,但不能戴冠,只是改成一塊葛布蓋著頭上的髮髻叫做幀,所以《呂氏春秋?上農》說:

“庶人不冠弁”。

貴族們戴的冠,不同等級和身份的人,有所不同。卿大夫以上戴冕,別的人不能戴,這在西周春秋以來都是等級森嚴的。就是同一等級和身份的,在不同場合也有不同的冠,如接待賓客,朝見君王等就不能戴皮製的,否則被認為不敬。當然,有的是根據需要決定的打仗戴皮、銅鐵作的帽子,叫做胄,戰國時代的銅、鐵胄曾多次發現。

1965年在河北易縣出土過不少兵器和甲冑,其中的胄是用若干鐵片連綴成的,我們從戰國器物上的紋飾看到,獵手頭上戴著獸頭形帽子,如輝縣琉璃閣所出戰國舞樂狩獵紋奩,裡面有一持弓而射的獵手,頭上所戴的就是獸形帽子,那大概是為了更好的接近野獸。

戰國人的吃、穿、住、行是怎麼樣的?看完漲知識了!

二、上身穿的總稱為衣。

長的叫袍,短的叫襦,罩衣叫衫,單衣“有裡日復”。復就是我們說的夾衣。在表和裡之間填充有綿(當時沒有棉花,只有絲綿)或亂麻、蘆花等物的衣,長的也叫袍。

戰國時代中原人的衣服都是傳統的右衽,只有喪服和死人才是左衽的。

不同等級和身份的人,不僅衣的質料不同,形制也有別。王公貴族和富有之家,穿的是錦、帛、縞、皮和精細的麻布。平常穿方領右衽大袖,腰以下特別肥大至腳脛的“深衣”,腰間(脅以下)繫著有金玉作飾物的絲帶。此外還有各種禮服,不同禮儀場合穿著不同,據載,春秋以來

“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享先王則袞冕”……。

這裡說的裘,就是用五顏六色的絲線繡有花紋的高階絲綢衣服。夏天穿帛、縞或細麻布衣,冬天穿皮裘綿袍。穿裘毛在外,面上再罩單衣,但為顯示美麗,又故意祖開外衣露出裘的一部分。這種穿法形成一種制度,據說春秋以來都是表裘(不穿罩衣)、“襲裘”(全被掩蓋)都不得入

門。那時以稀有的白狐裘為最珍貴,所以孟嘗君獻給秦王一件白狐裘,王妃也想要,只好讓手下食客再偷回來轉送。大貴族都以身穿白裘外套錦衣為榮耀。

錦衣長衫狐裘綿袍,對廣大百姓來說,不僅政治地位、經濟條件不允許,同時他們要終年參加生產勞動,哪裡能穿呢!只有穿葛麻亂毛紡織的粗布短衣,戰國人又叫做褐。《孟子?滕文公》說的

“許子衣褐”

就是指的粗布衣服。許子還是一位士人,他們衣褐的話,百姓恐怕難以人人衣褐。

戰國人的吃、穿、住、行是怎麼樣的?看完漲知識了!

三、戰國人把下身穿的叫裳。

漢人劉熙編的《釋名》說:

“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遮羞保護下身的意思。貼身的裳又叫褌。當時的百姓和未成年的兒童,都不衣裘袋和袍或衫,而穿襦褲。一般人大概只有七十老者方能衣帛,喜慶節日,才能把貴族老爺們平時穿的“深衣”作為禮服,當時稱為“吉服”。

四、腳上穿的叫屨,秦漢以後才叫履或鞋。

一般以麻、葛、草等編織的,也有皮的。勞動者和下層士人多穿沒有裝飾的草或麻葛做的。麻鞋的實物曾在湖南長沙出士過。王公費族們穿皮的,或編織精美的麻葛鞋,並往往在前端或邊沿飾有不同顏色的絲穗或皮條。和衣服一樣,不同場合和季節配以不同的鞋,比如夏天穿葛或麻編的,冬天穿皮的,黑裳配黑色的屨。戰國時代還有襪子,有布帛也有皮做的。那時都是席地而坐,進屋要把屨脫在門外。據說在戰國以前參加隆重的宴會或朝會時,連襪子也得脫去,光著腳進屋,否則為不敬。

戰國人的吃、穿、住、行是怎麼樣的?看完漲知識了!

戰國人——住

戰國時的居住條件比從前進步。尤其是高大寬敞的樓臺瓦房的建築、中國建築藝術中特有的斗栱都是是戰國時期發展起來的。瓦從西周就有了,溶陽王灣西周遺址發現的殘瓦片告訴我們,至少那時開始用瓦了,不過很粗糙,推測只在屋脊和房頂周圍蓋上瓦,用以壓住茅草。春秋末至戰國以來考古發現的瓦片遺物已很多,先後在臨淄齊故都、曲阜魯故城、易縣燕下都、邯鄲趙城、咸陽的秦國都城遺址等許多地方,都多次發現過大量的板瓦、筒瓦及各種瓦當,不少都有美麗的花紋。從同時發現的房屋基址、燒製的刻花鋪磚、欄板,鑄有花紋的銅鑄建築構件等物,結合有關文獻可以看到,戰國時代的房屋建築藝術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較高水平,特別是王公貴族們的宮室廟寢,更是考究。

孟子說王公貴族們的房量都是:

“堂高數仞,榱題數尺”。

堂指高的臺基,八尺為仞,約合今天一點六米,榱題指屋簷。《戰國策?趙策》講董子經營晉陽修建宮室

“皆以荻蒿苫楚牆之”,“皆以鍊銅為柱鑕”,

可見當時的宮室牆壁、柱礎都很堅固。在戰國一些器物圖案紋飾上,還能比較清楚地看到那時貴族的宮室建築形象。

至於宮室內的陳設裝飾,更是華麗。從《楚辭》有關篇章所描述的楚宮室寢廟看,都是雕樑畫棟,門戶、屋簷、房頂、牆壁,都雕畫著五顏六色的花紋,刻花的燒磚地面鋪有編著精細花紋的席子,牆是平滑的石板嵌成的,房中擺有彩繪漆几案,立有彩色木雕的座屏。各種珍寶珠玉,翠鳥之羽都裝飾在室內,還掛著飾有玉璜的精美羅綺帷帳等等。不難想見,當時其它六國的王公素族當也是這樣。

戰國人的吃、穿、住、行是怎麼樣的?看完漲知識了!

至於一般老百姓的居住條件,雖然記載和實物已難見到,但可以想見,恐怕就只有低矮潮溼難避風雨的茅屋草,或許是茅屋草舍也沒有。

戰國人——交通

陸行車輦,水行舟船,戰國已為常見,遇水架橋也有了。

船隻也有作為戰爭工具的。戰國不少器物上都有水陸攻戰圖可證。從《戰國策?楚策》載張儀說的一舫(兩船連體成方形的叫舫)可載五十人,可見是不小的。1958年還曾在江蘇武進奄城,同有戰國銅器出土的相鄰地區發現過只長達十一米,寬近一米的獨木舟。河上除有船隻行走外,戰國時還有了橋樑。《史記?秦本紀》講,公元前257年,曾在蒲州的黃河上就建設了一座大型浮橋,這是歷史上橫跨黃河的第一座橋。

戰國人的吃、穿、住、行是怎麼樣的?看完漲知識了!

遠行除車船外,還得解決吃宿問題。據說商代已有政府開設的驛站以便傳遞公文資訊。戰國時不僅有政府開設的驛站客館,還有了私人開設的客舍,以供遠行的一般人和商賈食宿之便。

總結:我們從戰國人的吃、穿、住、行,看到了當時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那是戰國的科學技術和文化,在生產提高基礎上有了重大發展的具體體現。

TAG: 戰國戰國時代宮室王公貴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