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菘類羔豚,冒土出熊蹯

白菘類羔豚,冒土出熊蹯

母親的小菜園裡,一畦畦白菜綠波盪漾。我回老家時,她把間苗間下的小白菜讓我帶一大捆回去。這些小白菜青幫青葉,青翠欲滴,惹人憐愛。洗淨開水焯之,清燉粉條或者燉蘿蔔丸子,亦可切細清炒,清香饒舌。母親笑眯眯地說:“等到寒氣重了,白菜捲了心,包了團,越來越緊實,就該收白菜了。老話說得好,‘百菜不如白菜’‘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常吃白菜好啊,清清爽爽,舒舒貼貼的……”

白菜是我國原產蔬菜,可謂“國菜”,南北皆有,北方著名品種有膠州大白菜、北京青白、東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邊,南方有烏金白、蠶白菜、雞冠白、雪裡青等優良品種。

白菜,古稱菘、白菘、晚崧,它是我國的原產蔬菜,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南朝宋齊時文人周顒有句:“春初早韭,秋末晚菘”;齊梁時期的陶弘景雲:“菜中有菘,最為常食。”說明白菜從南方引至北方後,已經成為人們常食的大眾菜了。明代李時珍引宋代學者陸佃《埤雅》說:“菘,凌冬晚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謂之白菜。”可見白菜之名早就有之。

白菜的栽培歷史悠久,考古發現,新石器即有種植,距今已有6000多年。到了唐代,白菜的種植逐漸廣泛起來。白菜清清白白的品相,清爽甜脆的風味,令文人雅士們讚不絕口。大文學家韓愈更為推崇,他在被貶任洛陽縣令時,有一年冬,詩人孟郊、盧仝來訪,正值朔風呼嘯,大雪飄飄。韓愈把儲藏的白菜拿出來,生起一爐旺旺的炭火,架上一鍋咕嘟嘟的熟牛肉,將白菜細細切絲,加入沸湯內慢燉,再配上新挖出的冬筍,新增幾顆玲瓏剔透的荸薺,好一鍋熱騰騰、鮮美美的佳餚啊!眾人品菘嘗筍,煮酒論詩,好不酣暢!韓愈有詩讚曰:“晚菘細切肥牛肚,新筍初嘗嫩馬蹄。”

白菘類羔豚,冒土出熊蹯

唐代宋代鍾愛白菜者,比比皆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素喜白菜,其好友周載罷渝州太守後回到郢州別墅,劉禹錫賦詩贈友:

君思郢上吟歸去,故自渝南擲郡章。

野戍岸邊留畫舸,綠蘿陰下到山莊。

池荷雨後衣香起,庭草春深綬帶長。

只恐鳴騶催上道,不容待得晚菘嘗。

——《送周使君罷渝州歸郢州別墅》

末句挺有意思,詩人在春日裡就心心念唸經霜的大白菜,把未能吃到晚秋的菘菜當作一種遺憾。

北宋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在《戲贈彥深》詩中說:“蔥秧青青葵甲綠,早韭晚菘羹糝熟。” 正應了古人讚美蔬菜的“春初早韭,秋末晚菘”之句。南宋有“詞俊”之名的朱敦儒還會醃菜做湯,以白菜作食療養生健體,自得其妙,他寫有一首《朝中措》記之:“先生饞病老難醫。赤米饜晨炊。自種畦中白菜,醃成饔裡黃薤。肥蔥細點,香油慢焰,湯餅如絲。早晚一杯無害,神仙九轉休痴。”

白菘類羔豚,冒土出熊蹯

詩人們還常躬耕種菜,體驗其中樂趣。南宋詩人楊萬里寫有一首《菜圃》雲:

此圃何其窄,於儂已自華。

看人澆白菜,分水及黃花。

霜熟天殊暖,風微旆亦斜。

笑摩挑竹杖,何日拄還家。

看人家種白菜,莫如自己整田打畦栽種,他在《至後入城道中雜興十首》中寫道:

畦蔬甘似臥沙羊,正為新經幾夜霜。

蘆菔過拳菘過膝,北風一路菜羹香。

這一種還獲得了好收成,蘿蔔長得粗大賽過拳頭,白菜健壯高大得過膝了,北風一吹,阡陌之上彷彿都能嗅到菜羹的香味。田園詩人范成大最喜小雪飄飄時節收白菜,他在《田園雜興》中稱:

撥雪挑來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濃。

朱門肉食無風味,只作尋常菜把供。

這冬天的白菜甜美得宛如白蓮藕,時時品味,豪門深宅裡的肉食都比不上呢。

白菘類羔豚,冒土出熊蹯

大詩人蘇東坡、陸游都是“吃貨”,更是少不了讚美白菜的詩句。蘇東坡竟然把大白菜比做鮮美的羊羔和熊掌,有詩云:

白菘類羔豚,冒土出熊蹯。

誰能視火候,小灶當自養。

——《雨後行菜圃》

陸游倒是很恬適,推崇清簡素樸的生活狀態:

困厄難希飽暖家,未妨隨事作生涯。

白鹽赤米已過足,早韭晚菘猶恐奢。

鴨放競浮新漲水,牛歸正及暝棲鴉。

年逾七十方辭祿,敢望高人掛齒牙。

——《村居書事》

為此,晚年的陸游還親自頭戴笠蓬,荷鋤種菘,他在《菘園雜詠》詩曰:

雨送寒聲滿背蓬,如今真是荷鉏翁。

可憐遇事常遲鈍,九月區區種晚菘。

金末詩人元好問客居河南洛陽時,親自開荒種菜,其園圃裡不乏白菜,曾著文道:“老盆濁酒,便當接田父之歡;春韭晚菘,尚愧奪園夫之利。”他的一位好友也在此地開圃種菜自食,遂賦詩《洛陽高少府瀍陽後庵》贈之:

韭早春先綠,菘肥秋未黃。

殷勤繞畦水,終日為君忙。

清代文學家李漁是“大吃貨”,他寫有一部養生學的經典著作《閒情偶寄》,其中《飲饌部》是專門談吃的,他把白菜稱為“黃芽菜”,說“菜類甚多,其傑出者則數黃芽”,認為白菜“食之可忘肉味”“物之美者,猶令人每食不忘”,可見其對白菜的鐘愛程度。

今人更愛白菜,出身農家的畫家吳昌碩,對白菜更是痴迷,他種白菜、吃白菜、畫白菜,為了畫好白菜,吳昌碩甚至在菜園裡與白菜長相廝守,潛心揣摩。他的一段白菜畫題款,更是飽含人生智慧:“咬得菜根,定天下事何不可為?然這菜根辣處亦難咬,卻須從難咬處將去。”

白菘類羔豚,冒土出熊蹯

大畫家齊白石更具“白菜情結”。白石老人不僅飲食上素愛白菜的清白之氣,清香之味,更是常常描摹之。白石老人有一幅寫意的大白菜圖,題句為“牡丹為花中之王,荔枝為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蔬之王,何也?”於是,白菜“菜中之王”的美譽不脛而走。除此之外,“清白傳家”也是齊白石畫白菜時常用的畫題。畫家生於“糠菜半年糧”的窮苦之家,認為白菜是菜中之王,念念不忘“先人三代咬其根”,宣稱“菜根香處最相思”,常以青白菜諧“清白”之音,一生喜畫白菜,並以自己的作品畫面能夠洋溢“蔬筍氣”為榮。

關於白石老人與白菜的淵源,還有一段佳話。一天,齊白石在畫室畫畫,忽聽到外面有吆喝賣大白菜的,他坐不住了,靈機一動,“我何不畫一張白菜去換白菜呢!”鐵柵屋外那個北方漢子正守著一車白菜吆賣,忽見來了一個白鬍子老頭,戴一架小圓眼鏡,正貪婪地看著他一車白亮亮、光鮮鮮的白菜,漢子忙招呼他買。齊老先生從後面摸出一卷紙說:“我拿這畫的白菜,換你一車白菜,如何?”這鳥蠢漢子一聽,勃然大怒,沒好氣地說:“大冷的天,有您這麼消遣人的嗎?拿一張畫的假白菜,要換我一車真白菜?想得倒美!”老先生尷尬至極,挾著畫卷灰溜溜的走了,末了,還不忘回頭嗔上一句:“呵呵,真是有辱斯文!”

白菜是平民菜,價格便宜,老百姓都能買得起。主要是白菜骨子裡的平實樸素,清白乾淨,絕無花裡胡哨之感。“荷花澱派”創始人、已故老作家孫犁先生生前喜愛白菜,他的書房裡常掛一幅水墨潑灑勒染的《白菜》國畫,題款為:樸素無華,淡而有味,清清白白,綿甜香脆。孫犁先生喜歡的,是白菜的品性。所以,我們要向大白菜學習,清清白白做人,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作者-

劉琪瑞,男,山東郯城人,一位資深文學愛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聲》《鄉愁是彎藍月亮》和小小說集《河東河西》。

TAG: 白菜大白菜詩人一車晚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