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中國人標識歲月的獨有刻度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朗朗上口的《二十四節氣》歌,相信很多人都背過。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使用二十四節氣來倒計時,充分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令世界驚豔。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在漫長的農業活動中,觀察氣象、物候的智慧結晶,是中國人標識歲月的獨有刻度。

如今,在安排農耕上,我們有了更精準、科學的方法。而經過數千多年歲月沉澱,被賦予了豐富文化內涵的二十四節氣,成為彰顯我們生活態度和美學追求的符號,也是我們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

二十四節氣中的中國故事

農耕生活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華夏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四季分明,隨著季節輪轉,氣象、物候迴圈往復,古人透過不斷觀察、記錄這些特徵,逐漸用來標識農業生產,趨吉避險。正是主要基於這一區域的氣象和物候、天文等自然現象,古人摸索、總結出了流傳至今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標識歲月的獨有刻度

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和完善,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並非一次劃分出來的。專家考證,二十四節氣最早的記載見於《尚書·堯典》。“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其中,“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分別相當於二十四節氣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這說明,至少在西周時期,古人就使用春夏秋冬以表示四季冷暖。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標識歲月的獨有刻度

▲清 陳枚《耕織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二十四節氣中,哪些是最初確定的?

一般認為是冬至和夏至。確認這兩個節氣,源於古人最初對天象的觀測。歷史專家推測,至少在商代,我國古人就懂得如何區分冬至與夏至,具體來說,則是透過觀測日影來實現的。先民用直立的土圭來觀測日影,即將一根竹竿直立於地上,夏至這天太陽的日影最短,以後又逐漸增長,冬至這天竹竿的影子最長。土圭所投射的日影一年中有最長與最短兩個極致,故稱之為“至”。經年累月測量後,古人又發現,一年中有兩天的日影一樣長,這就是春分和秋分。《左傳》《國語》等先秦文獻中的“分、至、啟、閉”,對應的就是春分、秋分、冬至和夏至。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標識歲月的獨有刻度

▲測影的圭表。

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形成制度化的天文觀測和紀錄制度,有了掌管曆法的官員——“司歷”。夏至和冬至的提出,相當於把一年作了二等分。隨著天文曆法和物候觀測的經驗積累,總結氣候變化和物候之間對應關係,

古人進一步把一年作了八等,即出現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四仲(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8

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則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慢慢形成,到戰國時期臻於完善。在西漢時期成書的《淮南子》中,二十四節氣系統基本定型,且與流傳至今的節氣順序一致。《淮南子》是在整理先秦思想資源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這說明,至少在先秦,二十四節氣已經在民間流行,成為人們開展農耕生產的重要知識。

二十四節氣與一年中的12個月大致對應,“氣”是古人理解時令變化的概念。

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我國創制出歷史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陰陽曆《太初曆》。這是研究人員發現的,首次把二十四節氣以曆法形式確認下來的資料。此後,作為指導農業生產的重要參考,一直沿用下來。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標識歲月的獨有刻度

從八節氣發展出二十四節氣,觀察物候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實際上,除四立、四仲之外,其他節氣的命名都是來自於相應的物候或氣象,

二十四節氣又因此被稱為“物候歷”

。這點也很好理解,在傳統農業社會中,草木凋零、鳥獸遷徙、風霜雨露是最直觀的感受,也是四季流轉、農業生產最直接的表徵,古人自然對這些變化尤為敏感。《詩經》中有許多詩篇記錄了古人勞動場景,其中就有豐富的物候內容。比如《豳風·七月》中的“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四月秀葽,五月鳴蜩”等等。春日暖陽黃鸝歌唱,五月知了開始陣陣叫響,古人對時令的觀察簡單又新鮮。許多節氣的命名,就濫觴於這些頻繁觀察到的物候經驗。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標識歲月的獨有刻度

以物候劃分時令也有不足。一是在不同年份,物候的出現有早晚,不同地區也有參差,二是觀察有時也有誤差。比如,西漢初年,立春節氣之後是驚蟄,再是雨水,後來人們發現,立春之後的天氣仍然要寒冷一段時間,蜇蟲還沒到出來的時候。此時雨水逐漸地多了起來,於是便將“雨水”放到“驚蟄”前面了。

太陽曆出現後,以物候定節氣的做法被以太陽位置定節氣的辦法所代替,因為後者更具普適性也更準確。現在的二十四節氣,每一個節氣在陽曆中的日期基本是固定不變的,相鄰節氣之間的時間也相同,就是典型的太陽曆。現在人們在鄉間看到的農曆曆書上,清楚地標明瞭每一個節氣到來的日子,成為中國人標識歲月的獨有刻度。

蘊含豐富文化內涵的象徵符號

作為一種農時制度安排,二十四節氣在古代農耕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古代農業生產長期處於世界前列,與古人懂得根據自然節律、順應天時有密切聯絡。在農業生產實踐中,勞動人民還總結出一些生動活潑,便於傳唱的節氣諺語。比如,“春打六九頭,遍地走耕牛”“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大暑不暑,五穀不起”等等,這些凝結了勞動智慧的諺語,成為農業活動的生動向導。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標識歲月的獨有刻度

▲南宋 馬和之《豳風·七月》區域性。《豳風·七月》以時令為序敘述了農人一年間的耕織勞作情況。

數千年過去了,藉助自然科學的力量,我們有了更加精細的安排、指導農耕的方法。雖然無需參照二十四節氣來安排農事,然而它依舊有的生命力。一方面,只要農民還在耕地,二十四節氣的農諺的流傳就不會停止,依然有它不可替代的價值。另一方面,二十四節氣呼應了中國古人遵循人與自然的協調與統一的思想,在逐漸演化中,這一節氣制度,與中國傳統陰陽五行等思想觀念相融後,深刻地滲透到文化傳統、民間風俗中,與養生、祭祀、詩歌創作聯絡在一起,從而有豐富的文化象徵意味,擁有了經久不衰的內涵。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標識歲月的獨有刻度

“春風有雨病人稀”“白露不露身”“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等等,這些與二十四節氣交融在一起、有關養生保健的諺語,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清明時節雨紛紛”,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場以“詩詞歌賦+傳統曆法”為核心元素設計的倒計時,將“中國式浪漫”傳遞給全世界,展現了流淌在中國人基因裡的文化和血脈,受到了全世界的好評,這是二十四節氣在當代的魅力。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標識歲月的獨有刻度

從全球看,按照自然節律安排農時是各農耕民族的普遍現象,節氣現象並非中國所獨有。但是隻有中國二十四節氣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也唯有二十四節氣與中國人生活關係如此密切。

它體現在生活觀念中,彰顯在美學追求中;它是‘日用而不知’,與每個人息息相通;它是現代人的“文化鄉愁”,是安頓精神的“故鄉符號”。

這份傳統遺產需要傳承,值得傳播。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標識歲月的獨有刻度

2016年11月,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還需要創新闡釋和表達,開啟人們的文化想象,增進人們的文化自信和自覺

。這方面很多人正在努力,比如說,二十四節氣元素正在編入在現代舞蹈,嵌入現代音樂……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標識歲月的獨有刻度

剛剛過去的“立春”節氣,按照傳統習俗,意味著一年勞作的新開始,也孕育著新期待。筆者小時候在南方農村生活,只記得立春總是在春節前後,村裡大人說,立春嘍,天氣馬上就暖和了!然而印象中,似乎立春前後幾天卻是最冷的。但關於立春的記憶卻是最溫暖的,彼時小孩子們正熱切期待著新年,又或正在春節裡,穿街走巷,沉浸在吃好吃的、穿新衣的喜悅中。大人們呢,此時還用不著下地勞作,圍著火爐與家人說著一年的收成、規劃著來年的打算,大家很熱情,村子很熱鬧。記憶中,那時候陰雨天很多,若是趕上幾個大晴天就可好了,衣服晾在外面吸收了陽光,棉被曬在竹竿上,一會就暖烘烘的,我們孩子們喜歡鑽進晾曬著的棉被裡,玩著其實知道彼此的“捉迷藏”遊戲。還有,陽光曬著,臘肉很香,我們饞很久了。

文/喻思南

公益使用,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責編:馮華、寇江澤

TAG: 二十四節氣節氣物候古人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