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有九大傳奇蛇怪,能力強大外形恐怖,或成神或成食物

《山海經》中記載了上古時期神話故事中的九大傳奇蛇怪:燭九陰、相柳、肥遺、化蛇、虎蛟、虺蛇、巴蛇、騰蛇、長蛇、鳴蛇。

這些傳奇蛇怪外形奇特、能力強大,堪稱洪荒世界一霸。

燭九陰,又名燭龍,它出自《山海經。大荒經》一章,在山海經中,記載它居住於西北海的海外,赤水的北邊,它人面蛇身,身長千里,渾身紅色,身份是一名神。

《山海經。大荒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山海經》中有九大傳奇蛇怪,能力強大外形恐怖,或成神或成食物

相柳,是共工的臣子,他有九個頭,以山為食物,在大禹治水時,做了共工的槍,被大禹所殺,這條毒蛇死後毒液流經的土地都無法耕作,大禹便把那些土壤堆砌成了五帝臺。

《山海經·海外北經》:“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山海經》中有九大傳奇蛇怪,能力強大外形恐怖,或成神或成食物

肥遺,是山海經中一種極為特殊的蛇,它有三個品種。

《山海經·西山經》:有蛇焉,名曰肥甥(wèi),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山海經·北山經》: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見則其國大旱。

《山海經·西山經》: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可以殺蟲。

古人真會玩,同一種蛇,有人說它六隻腳四個翅膀,有人說它一個頭兩個身子,有人說它長得像鳥,吃了可以治療麻風病,殺死身體裡的蟲子,見到它便會遇見大旱災。

在此,我特別好奇,第一個知道肥遺可以吃的人,究竟是如何下得了口的?

《山海經》中有九大傳奇蛇怪,能力強大外形恐怖,或成神或成食物

化蛇,與肥遺正好相反,它出現的地方會出現大洪災。化蛇長相奇特,“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它是典型的災害之蛇。

虺蛇,是上古時期蛇類中最特殊的一類,因為它在神話中是可以修煉成龍的:“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山海經》中有九大傳奇蛇怪,能力強大外形恐怖,或成神或成食物

巴蛇能食象,三年後才吐出大象的骨頭,賢德的人吃了,就不患心痛或肚子痛之類的病。這種巴蛇的顏色有很多說法,有的說是青、黃、紅、黑混合間雜的。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巴蛇是黑色身子青色腦袋。

長蛇,身上的毛與很像豬脖子上的硬毛,發出的聲音人在敲打木梆子

鳴蛇,形狀像一般的蛇卻長著四對翅膀,叫聲如同敲磐的聲音,往往有鳴蛇的地方就會發生旱災。

騰蛇,會飛,是星宿之一,與勾陳同等地位,在四象之下。

從巴蛇能食象能看出來,巴蛇本身的體型巨大,是山海經中的巨大生物之一,關於介紹它能食用的相關內容,其實卻是讓人有些咽口水的意思了,然而至於他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存在過,我們都對此抱有疑問。

只是以現在的資訊還無法考證這種生物的存在痕跡。

《山海經》中有九大傳奇蛇怪,能力強大外形恐怖,或成神或成食物

長蛇居然還長出了毛,在蛇類之中也算得上是奇異了,至於它的聲音,在這種原著的描繪下,實在是有些不可言喻的意味在裡面了。

第三位,鳴蛇可真算的上是一個災星,到哪哪發生旱災,它的四對翅膀長得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要吃飯的嘛,外一干旱了,好傢伙,全部都死完了就它一個活著,那是不是就等死就完事了,飛到底還是要比走快,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講,也講得通嘛。

第四位主角騰蛇可是一個充滿了故事的傢伙,一身的故事,講起來有些麻煩,但單從它身份去看其實它的身份就已經不簡單了,而且在神話中,這傢伙出現的次數絕對不算少,至少比起其他三種,它出現的次數頗有些蛇類主角的意思了,就算排除神話故事,它在那些過去大觸的筆下出現的次數也絕對不算少。

這樣的身份,其實有些想不通的是為什麼他在山海經中只有隻言片語,甚至沒有像其他三種一樣給出一個完整的描述,可著實有些讓人想不通。

《山海經》中有九大傳奇蛇怪,能力強大外形恐怖,或成神或成食物

在傳統文化中,蛇有著很複雜的寓意,一方面傳說中的蛇就如同相柳那樣,有著恐怖的長相、邪惡的性格,另一方面蛇又代表著幸運、吉利和生育,受到人們的祭拜。

上古時期的人們,困擾於蟲蛇傷人性命,《說文解字》便提到:蛇,上古草居患它。

出於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的渴望,古人在“萬物有靈”思想的支撐下,便以祭祀蛇的方式,希望能得到蛇神的庇佑,免除蛇蟲造成的生命威脅。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援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TAG: 山海經肥遺巴蛇人面燭九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