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憑何入選“百大發現”?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解讀

10月18日上午,在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重量級的“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名單釋出後,迅速成為關注熱點。其中,四川有三項發現入選,分別是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和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

“百大發現”全名單的公佈是按照時代來劃分的,分為舊石器時代、新時期時代、夏商、兩週、秦漢、三國至隋唐、宋遼金元和明清這8個階段。

考古學領域最受關注、研究最多的是新石器時代;而距離我們時間最近的明清時代,因為大量的文獻已經提供了足夠多的歷史資訊,因此根據地下遺存來證史的需求也相對不那麼強烈。

在復旦大學教授、考古學家高蒙河的《考古好玩》一書中,便曾寫道:過去,中國考古學的時間下限到明代就結束了。“本世紀初評選的20世紀中國百大考古發現,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往後排,位列最後第100名的是北京明代十三陵的定陵的考古成果。”

而此次新公佈的名單裡,明清時期也僅有三項入選,其中一項便是定陵,另外兩項則是景德鎮御窯廠窯址和四川江口明末戰場遺址。

作為四川唯一一項進入了“百大名單”明清時期的江口明末戰場遺址,在大眾心目中,它有著另一個傳奇的“代號”:張獻忠沉銀的地方。與那個傳說相伴多年的,還有一首神秘的童謠”: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憑何入選“百大發現”?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解讀

江口沉銀遺址發掘現場(資料圖)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主任劉志巖,自2016年起主持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迄今已先後進行了四次考古發掘。他和他的團隊採用圍堰的方式進行灘塗考古,四期發掘總計完成發掘面積26000平方米,出水各類文物60000餘件,其中“金銀財寶”數不勝數。

根據文獻記載並結合出水實物,最終成功確認:該遺址正是張獻忠大西軍與楊展南明軍於1646年發生江口之戰的古戰場遺址。因為工作方法的創新性以及發現的重要性,江口沉銀遺址還獲評了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據劉志巖介紹,這數萬件出水文物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來自於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包括金封冊、西王賞功金、銀幣和五十兩稅銀,均為國內首次考古發現。

第二類來自於明代藩王府和各布政司府衙,包括金印,金、銀封冊和庫銀。

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憑何入選“百大發現”?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解讀

出水文物:沉甸甸的銀錠(喬雪陽 攝)

第三類主要包括三眼火銃、刀、劍、矛、箭鏃等兵器以及船篙、船鉤、船釘等船具,這類文物是發生江口之戰的佐證。

從出水文物的來源地看,覆蓋了明代的大半個中國;從出水文物的所有者看,上至皇室,下至普通百姓,涵蓋了明代社會的各個階層。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是

國內首次圍堰考古發掘

首次直接與民間傳說相印證的考古發掘

首次發現張獻忠冊封妃嬪金冊和明代藩王金印的考古發掘

。發現了

數量最多的大西政權文物

數量最多的明代金、銀冊

數量最多的明代官銀

數量最多的明代金銀首飾

。這批文物的發現對研究明代的政治、經濟、軍事乃至明末清初的歷史走向都具有重要意義。”劉志巖說,這應該就是江口遺址會被選入“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的原因。

圍繞著這批珍貴文物,考古人員們的保護、展示和利用工作也開展得極為出色:他們利用木材水分監測儀、高效能蒸汽清洗機等裝置對新出土文物進行初步保護,並聯合國家博物館、西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採取X—射線熒光分析、超聲波清洗、拉曼光譜分析等技術修復100餘件文物,最大程度還原文物原貌。

此外,他們還實施了江口沉銀遺址出土文物數字建模和確權工程,為6萬餘件出土文物逐一頒發“身份證明”。設立專門文物庫房,安裝監控探頭60餘個、紅外攝像2套、防潮除溼裝置8套,實行24小時專人值守,確保文物安全。

這所有的努力,最終都將在建設中的江口沉銀博物館裡與大眾見面。劉志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博物館預計在2023年上半年開館。

【江口考古發掘大事記】

●2015年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召開江口明末戰場遺址保護與考古研討會。經國內權威專家論證,該遺址極有可能為文獻中記載的張獻忠船隊被伏擊的地點。

●2016年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眉山市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聯合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對江口明末戰場遺址進行搶救性挖掘。

●2016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准江口明末戰場遺址考古發掘專案。

●2017年1月5日,江口明末戰場遺址考古首次發掘正式啟動。

●2017年4月12日,首次考古發掘結束,圍堰發掘面積約10100平方米,出水文物30000餘件。

●2018年1月16日,江口明末戰場遺址入圍社科院評選的全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2018年1月24日,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第二次考古發掘正式啟動。

●2018年4月10日,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榮獲“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8年4月20日,第二次考古發掘結束,圍堰發掘面積約10000平方米,出水文物12000餘件。

●2020年1月10日,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正式啟動。

●2020年4月28日 ,第三次考古發掘結束,圍堰發掘面積約5000平方米,出水文物10000餘件。

●2021年1月4日,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正式啟動。

●2021年4月29日 ,第四次考古發掘結束,圍堰發掘面積約1000平方米,出水文物10000餘件。

【代表性文物】

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憑何入選“百大發現”?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解讀

蜀世子寶金印

金質。方形印臺、龜形印鈕,印面鑄有“蜀世子寶”四字。印臺邊長10釐米,厚3釐米,含金量高達95%。“蜀”字證明這枚金印原為明蜀王府之物,“世子”為親王嫡長子。從印文可知這枚金印為明代蜀王世子所擁有,既是蜀世子的身份象徵,也是蜀王府歷代世子傳用之珍寶。“蜀世子寶”是國內首次發現世子金寶實物,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枚。

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憑何入選“百大發現”?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解讀

木鞘

木質。選用圓形木材對剖,再將兩個半邊木材的中部掏空,形成空腔放置銀錠後,用鐵箍從木材的外部進行加固。一般每截木鞘裝銀錠20枚,每枚銀錠重50兩,合計1000兩。文獻中有關於明代用木鞘運載白銀的記載,但是木鞘的實物尚屬首次考古發現。

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憑何入選“百大發現”?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解讀

西王賞功金幣

圓形方穿。正面鑄楷書“西王賞功”,素背。外廓正、背面均有豎向打磨痕跡。直徑5。04、穿徑0。9釐米。重約40克。西王賞功幣為張獻忠為賞賜有功之臣所鑄造,目前考古發現有金、銀兩類。金幣存世數量稀少,為張獻忠大西政權的標誌性文物。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編輯| 李學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TAG: 考古江口發掘文物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