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落村莊的楊鈞墓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

初夏的雨湖區姜畲鎮石龍村,農家庭院前的各色花兒開得正豔,一旁的小菜園綠意盎然。曠代逸才楊度胞弟楊鈞之墓就藏身於這個小村莊。5月14日,在湘潭地方文史專家何歌勁的帶領下,我們尋訪了書法家、篆刻家楊鈞之墓。

長眠於石龍村

當天,我們來到石龍村肉鋪組陳衛新家門口時,幾個年輕人正在旁邊閒聊。

陳衛新家右側的一塊空地,樹木、雜草叢生,沒有標識,也沒有墓碑,很難想象這裡就是名人楊鈞之墓所在地。

當地村民陳加洪介紹,楊鈞之墓被盜過兩次,聽老一輩說起過,第一次大約發生在二三十年前。第二次發生在大約十年前,當時,陳衛新家的新房子還沒砌好。有一天晚上10點左右,他看到有人打著手電筒在此轉悠,並沒有過多留意。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聽說楊鈞之墓再次被盜。“據說棺材被鋸了一個洞,裡面可能有金筆頭。”陳加洪對這次古墓被盜印象深刻。

何歌勁是最早關注楊鈞之墓的專家,他聽聞這些後心情沉重。2009年,他在楊鈞故里姜畲鎮清泉村聽一位90多歲的老者介紹,楊鈞之墓就在石龍村。經人引路,他第一次探訪了楊鈞之墓。“當時我看到的還是一堆黃土。”大約兩三年後,他又帶楊度長孫楊友龍先生及曾孫來此尋訪。

書法造詣尤深

楊鈞有著怎樣的故事?長期研究楊度及他所在的楊氏家族,並出版有專著《湘潭歷史文化名人——楊度》的文史專家何歌勁,為我們娓娓道來。

楊鈞(1881-1940),字重子,又字仲子,號白心,晚號怕翁,自呼五里先生,齋名白心草堂。與兄長楊度、姐姐楊莊均為湖湘大儒王闓運的得意弟子,時人稱兄妹三人為“湘潭三楊”。與醉心帝王之學的兄長楊度不同,楊鈞專心致志於詩文與金石書畫。

楊鈞六歲習字,從此筆不離手。十三歲前,專攻唐碑。後又廣習北碑、遍臨漢隸,用力至勤,畢生所臨碑版多達五千餘通。

他曾赴日本留學三年,回國後先後在長沙、湘潭等地講學數年。四十歲以後學畫,以書法入畫,研學明末清初文人畫。

他亦善篆刻,刀法無師承,章法多參碑版古印。其所著的《草堂之靈》曾言:“白石極贊餘刻,謂有彼所不到者,然餘以為終不過白石,儘可讓其獨步。”可見,篆刻藝術造詣之高。

“楊鈞才華卓越,擅書畫、金石、詩文,書法尤甚,是有名的書法家、篆刻家,曾被楊度最好的朋友張仲暘收作弟子,他先後兩個岳父尹金陽和朱卓英或是書畫家,或是進士。”何歌勁介紹,在市博物館,還藏有楊度後裔捐贈的楊鈞條幅真跡,條幅用魏碑體書寫,內容為“蓮子清如水,金車玉作輪”,這是他寫給侄女楊哲嫻的結婚賀禮,寓意對純潔和美好的追求,表達對侄女的殷切希望。

醉心藝事厭周旋

“湘潭三楊”中,楊鈞最小,被哥哥楊度保護得很好。楊度終生以救國救民為己任,楊鈞則專注於藝術。民國初年,楊鈞居於長沙東門外五里牌,長年獨居,以讀書、書畫、治印、鑑藏、著述自娛。

楊鈞醉心藝術的道路上,還有齊白石相伴。他們同為王闓運弟子,兩人相識相知,相交甚契。楊鈞拜衡州府城內姚姓畫師為師時,曾與齊白石同住一室,兩人相見恨晚,竟日談書論畫,不亦樂乎。

楊鈞與齊白石交往二十餘載,二人切磋藝術,互有贈答。齊白石曾為楊鈞刻印,楊鈞在其《草堂之靈》述及二人友誼,稱讚齊之人品,並傾倒於齊白石精湛的篆刻與繪畫技藝。他們都在湖湘文化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楊鈞一心撲在藝術上,著作很多。今湖南

圖書館藏有楊鈞的《白心草堂詩集》《草堂之靈》《白心草堂金石書畫》等著作。“《草堂之靈》收錄筆記260餘則,所記內容涉及書畫、印章、碑版、詩文、鑑藏、名人軼事、收藏掌故、讀書筆記、三湘風俗等,篤學博聞,所記所談均有獨見,文筆明快,實是民國文人筆記中不可多得之佳作;而《白心草堂詩集》具有激越華茂、雄放流暢的特點,深得當世人讚賞。”文史專家、湘潭讀山詩社社長劉安定說罷,又望向那寂寥的楊鈞墓地。

TAG: 楊鈞楊度草堂湘潭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