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從遠古的結繩記事,到一片甲骨的驚現;從鐘鼎春秋的記載,到先秦統一的小篆;從流行戰國的簡牘帛書,到北宋的活字演變;從經歷篆書、隸書、草書等字型發展,到直達資訊科技的階段。

文字,始終一脈相承。

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幾千年車軸流駛,一代代人物如走馬燈變換,一卷卷詩詞文字代代相傳,時光沖洗的竹簡蟲痕噬跡斑斑,歲月沉澱的帛麻紙本聚合離散。

走在安陽,走在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鄉、素有“七朝古都”之稱的土地上。腳下就是古代,隨處都是歲月留下的風雨煙塵,中國文字博物館,以其獨有的現代建築風格和殷商宮廷風韻矗立在這座古城。

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從這座古城開端,追溯一個個文字的演變,也閱讀一個個時代的變遷。。

走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可以感受“一片甲骨驚天下”的震撼。安陽,是我國最早甲骨文的發現地,甲骨文,是現代漢語的前身。目前,已出土了約13萬多片刻有甲骨文的甲骨,佔我國出土刻辭甲骨總數的90%以上。

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甲骨文的發現得益於金石學家王懿榮的發現,1899年,他從中藥“龍骨”中,識別出甲骨殘片上商代占卜文字,引發各界關注,1908年,學術界認知刻辭甲骨出土於河南安陽。

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片片甲骨,行行文字,記錄的是3000年前商王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自然科學以及人們的信仰和宇宙觀等多方面的資訊,是研究商代社會彌足珍貴的資料。

甲骨,既是安陽殷墟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也是直接感受中華民族豐厚的歷史記憶與文化積澱。

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中國文字發展史”第一展廳開始,按順序,跟隨文字的演變發展,靜心參觀,解讀漢字源流。

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展廳內,既有倉頡造字“見鳥獸蹄坑之跡。知分理之相別異,初造書契”的傳說;也有先秦貨幣文字在布幣、刀幣、圓錢、蟻鼻錢等鑄刻文字的不同特點;既有古代少數民族文字的拾文遺彩,也有古代造紙流程的場景復原;同時也展現歷代漢字教育成果,還有《漢字簡化方案》。

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走在中國漢字博物館,就走在漢字幾千年。漢字,作為記錄漢語的符號系統,以強大的超方言性、縝密的構型體系、精妙的義理邏輯和鮮明的審美內涵著稱於世。

字裡行間,記錄的是中華民族古老獨特的傳統文化;章節段落,再現了文明海納百川的卓越風姿。

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是的,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曾經出現過幾種古老的表意兼表音的文字,如西亞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印度的哈拉帕文字等,它們同樣是人類早期文明的重要標誌,但由於種種原因均被歷史湮沒。唯有中國的漢字,始終以其與時俱進的品格和博大寬容的胸懷,屹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眾所周知,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展廳內,可以看到我國多民族文化孕育的六十多種不同文字種類。一張《中國古代民族文字總表》,標明瞭民族文字的創制時間和語言地區。曾經的粟特文、突厥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滿文等等,都有著自己文字的不同歷史命運。有的已遁入歷史雲煙,有的傳承至今仍在發展,有的則是新中國成立後改進或新創的文字。

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但縱觀古今,是少數民族文字和漢字的交相輝映,才共同構建成了中華文字的大家庭。

走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就是在進行一次心靈洗禮,與一個個漢字的相遇,就是與古人智慧一次次碰撞,數千年歲月長河,幾百世滄海桑田,積澱下的中華文字一脈相承,寫照著中華民族融合進步,走向統一的文明歷程。

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走在中國文字博物館,信步參觀展廳、字坊、主體館、倉頡館、科普館等。瞭解到中國文字博物館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級文物305件,收藏涉及甲骨文、金文、簡牘和帛書、漢字發展史、漢字書法史、少數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個方面。館藏豐富,不愧為中國首家文字博物館。

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站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廣場上,看潔白的廣場鴿自由飛翔,遊人開心的笑聲隨風飛揚,遠處,有老師正在給學生講解廣場甲骨雕塑上的文字,這是對孩子們開啟的甲骨文啟蒙之旅。

頓感,中國文字傳承不止,中華文化生生不息。

中國文字博物館:從一片甲骨讀中國文字綿延起伏

作者:袁冰 來源:書多多

TAG: 文字漢字甲骨博物館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