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應修養性德,反省自己,剋制怒氣

君子應修養性德,反省自己,剋制怒氣

節選自《群書治要》之論語 第二十九集*

(本文共2867 字,閱讀大約 9分鐘)

樊遲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

子曰:“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毋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論語》原文有一句,“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群書治要》刪掉了。樊遲跟著孔子到舞雩之下去遊覽。孔子出遊,弟子也一同跟著出遊。孔子帶著門人到了舞雩壇,出遊飲食起居也沒有離開求學,雖然是在遊覽的過程中,仍然不忘求學問道。於是樊遲就問孔子:崇德、修慝、辨惑是什麼意思。從這裡我們看,古人好學體現在方方面面,即使是在遊覽參觀的過程中也是在求學。

樊遲提出疑問,前面子張已經問過這兩條了,現在又加了一條,為什麼樊遲還要再問?因為這三句,都是古代的諺語,也是聖言。既是古謗語,就會有很多人說,說法各不相同。

劉寶楠在《論語正義》上以為:崇德、修慝、辨惑是求雨之詞,在這裡邊的“德”、“慝”、“惑”三字是押韻的韻文,很好記憶。古代的小孩沒有上學就先學唸詩。因為這個詩都押運,很容易記。“先事後得,非崇德與?”先做事後來才想到所得的報償,這不就是崇德嗎?“先事後得”,就是先要把事情做好,才想到所得的報酬。“崇德”就是增進自己的德行。辦事是為了什麼?我們做事就是為了使自己的德日進,過日少。所以無論從事哪一種工作,都要能夠做到自利利他,給別人帶來真實的利益。

第一就是能夠滿足於人的衣、食、物質利益,讓人衣食無缺,解決溫飽問題;第二就是能夠促進人的健康。像現在很多人提倡素食,素食館那就是促進健康的事業,這也是很好的正業。還有就是提高人的德行,可使人過上一個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文化事業”。那我們做這樣自利利他能夠給人帶來真實利益的工作,就會使我們的德日進,過日少。我們現在很多人,把文化都做成了賺錢的產業,文化成為產業是不錯的,但重要的是你傳播的什麼內容?不能是殺盜淫妄、唯利是圖,因為這個有市場,能夠賺錢,我們就去做,但是你不知道傳播這些東西,矇蔽心性,引起物慾,增長人的貪心,這種結果是很不好的。凡是這樣的事業,這樣的惡業,都不能夠去做。

我們各人有各人的事,家有家事,國家社會各有其事,都得符合道。辦事開始就是種因,後來就是結果。不可剛乾了一半就想結果,這樣是幹不出事來的。比如說燒開水,不可能燒到一半就取來喝,古人辦大事者叫大器晚成,就像我們種菜一樣,和種桃種李子種蘋果是不一樣的,必須先受辛苦,受多少辛苦得多少結果。所以古人說:“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為什麼?因為你這樣去耕耘了,你去做好事了必然會有結果出來。

《大學》上也告訴我們:“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一個人,有多大的事業,有多少財富,多高的名聲,都是和他的心量有關係。所以重要的是培養我們的厚德,拓寬我們的心量,把我們的心改過來,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厚德載物。你明白了這個,自己的前途在哪裡不用問別人,要問自己。因為一切福田,不離方寸,福田都是由我們方寸之心所導致的,這個後人說“先事後得”這個言語語氣都非常的緩和、含蓄。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這個“攻”就是改正的意思,“其”就是指自己。自己有了過失,立即改正,就像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這就是攻其惡。一個認真改惡的人,只能看到自己的過惡太多,自己改正自己還來不及,哪有時間去改正別人?所以說“無攻人之惡”,不要去改正別人的過惡,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修慝。這個“慝”字,從“匿”從“心”。“匿”就是隱藏的意思,“修慝”就是修去心中之惡,在心裡藏著的,不可告人的話語、意願,既不是好事又不是好話,所以必須修,修理修改的意思。如何將藏心昧己的毛病改正去除,這個是我們必須學的。

像我們現在受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即使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人,學儒的人,也都有自私自利的心。有這樣的心,將來不會有大的成就。為什麼?

在《大學》開篇就說“明明德”,然後才能“親民、止於至善”,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而修身從哪裡做起,前面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所以你想治國平天下,必須從修身開始,修身從格物做起,就是格除自己的物慾,不能有各種各樣的慾望和貪求。財、色、名、利都要看的淡一點,不為它們所左右,這樣才不會“欲令智迷、利令智昏、情令智迷”,你這個智慧才能夠生起,這樣才能夠做到誠意、正心。當然不經過一番長期的修養、剋制的功夫,是很難達到的。

一般的人都是容易批評別人的過錯,而原諒自己的過錯。讀書人、學儒的人必須改正這個毛病,就是凡事要找自己的毛病,改毛病是每一天都要如此。如果你天天能夠像曾子那樣“吾日三省吾身”,一週之後你的樣子就變了,你的言行舉止讓人看起來都不同了,再過上三個月,這個變化氣質就更加明顯了。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這個惑的種類有很多,“忿”就是其中之一。“忿者”,《廣雅 釋詁》雲:“怒也。”“忿”就是怒的意思。一時忿起不能自制,忘記了自己,忘記了父母,這就是惑。所謂的辨惑,就是在怒氣初起之時,要考慮它的後患而不能衝動,以免給自己和父母帶來災禍。像我們看到社會有很多人犯罪,都屬於激情犯罪,不能夠在那一瞬間剋制自己的怒氣,結果盛怒之下,做出了令人後悔的事。

其次說這個辨惑,這個辨惑為什麼單單講出忿這一點,因為忿是非常難剋制的,也是很容易犯的,像很多人改毛病,改自己愛發怒的脾氣,改了十年了,覺得自己修養已經很好了,遇到什麼人都不著急不上火了,但是如果遇到那些能牽動你神經的問題,你還是不能夠剋制自己的怒氣,可能還是會火冒三丈,做出像以前一樣憤怒的事情。所以從這裡看,這個憤怒是不容易剋制的,要剋制習氣也是一個長期修養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好的。這個一朝就是短短的時間,現在很多人看見不如意的事,天天發牢騷、怨天尤人,而且不僅中國是這樣,天下各國都是如此。

這是什麼原因?這個就是天下無道久矣,只有那個君子學道的人,能夠做到坦蕩蕩,素位而行,“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像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一生周遊列國,結果也不得志,沒有國君要重用他,但是孔子從來沒有表現出怨天尤人的情緒。在《論語》的開篇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就是聖人和一般人的不同之處。一憤怒起來連自己也忘了,這就是“一朝之忿忘其身”,不僅僅忘了自身,還忘記了父母。由於你忘記了自身跟人家拼命,如果自己死了,是無所謂的事,但是對於生者,就很困難了,父母看到兒女去世那都是悲痛欲絕。在古代,即使是盜賊,對自己父母也都有孝心。現在有的年輕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沒有想到父母,所以才會走上輕生。這一朝之忿就起惑,起惑就要造業,造業就要受苦。所以佛家把“貪、嗔、痴”稱為三毒,“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這個就是惑。

你看你以前對人家特別的好,特別的義氣,甚至是為朋友兩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辭。但是在盛怒之下,說了幾句讓人傷心的話,結果別人就記住這幾句傷心的話,把你以前對他的好全都忘記了。從這個世間上來看,也是“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所以經常喜歡生氣,控制不了自己脾氣的人,他的人際關係很難和諧,很難交到長久的朋友。

TAG: 就是樊遲自己辨惑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