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之道:從道到物乃至到人的演化過程,都是齊一平等的

作為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莊子 的道家思想顯得更加豐富和精細。如果說老子是一個充滿睿智的老者的話,那麼莊子則是一個懷抱幻想的少年。特別是他以逍遙遊所闡釋的自由的思想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成為了千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理想之一。

莊子思想的根本主題仍然是道。但他是如何規定道的呢?他認為,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道雖然是真實的存在,但不是如同一個物那樣的具體的存在者。因此,人們必須注意道與萬物之間的區分。如果道不是萬物的話,那麼它也就不存在於某種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之中。“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莊子之道:從道到物乃至到人的演化過程,都是齊一平等的

太極是最高處,六極是最低處。它們是空間的最遠的邊界。天地創生和上古開端是最遠古的開始。它們是時間最早的邊界。但道越過了空間和時間的邊界。它比最遠的空間還要遠,比最早的時間還要早。但道不僅超出一般的空間性和時間性的邊界,而且在根本上是沒有時間性和空間性的。

因此,道是無法用空間性和時間性去描述它的本性的。作為一個不在具體時間空間中的存在,道也沒有感性特點,如形體和聲音等。於是,道也無法用具體的存在者的特性去比附。

因為道不同於萬物的存在,所以它是虛無。但道的虛無性如何自行呈現出來?這是透過虛無與存在的區分而實現的。莊子透過對於一般存在性的開始的否定而達到虛無性的開始,而敞開虛無自身。“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

莊子之道:從道到物乃至到人的演化過程,都是齊一平等的

虛無是對於存在的否定。但否定自身不能成為一個物。當否定自身有如此可能的時候,它自身也要被否定。這就是說,否定不僅要否定他物,而且要否定自身。只有如此,否定才能徹底地揭示絕對的虛無,也就是道。道雖然也是一個開始,但它不是一般的存在的開始,而是比它們更加本原。與存在的開始相較,道更是一個存在著的“未始”,也就是一個存在著的虛無。雖然道是最根本的“尚未開始”,但卻孕育著自身的開始。

作為如此,道自身存在著。“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道自身作為自身的根據。這意味著道沒有在它之外的任何一個存在者作為自身存在的根據。如果道還有一個外在的根據的話,那麼它就要回溯到一個比它更本原的開端。於是,道就不可能作為最初的開端。

莊子之道:從道到物乃至到人的演化過程,都是齊一平等的

當道以自身作為自身的依據時,它不僅是自身的開端,而且也是最初的開端。但道如何為自身建立根據?道是道,只是它自身而已。它自然而然。因此,莊子道的根本意義就是自然。道不僅為自身建立根據,而且也為天地萬物建立根據。作為開端,道生天生地。由此,生育萬事萬物。

莊子描述了從道到物乃至到人的演化過程。“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於初。同乃虛,虛乃大。合喙鳴;喙鳴合。與天地為合。其合緡緡,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同於大順。”

這個過程可以分解為如下幾個階段。第一,無。它是道的虛無性存在形態。它是最根本的開端,不僅是虛無的,而且是無法命名的。第二,一。它是道的存在性存在形態。一雖然存在,是有,但不是一個作為眾多之一的存在者,而是沒有區分的混沌為一。第三,德。它意指事物獲得了道的本性,作為自身而生成出來。第四,命。事物雖然沒有形體,但已有陰陽二氣的區分。它作為氣,流行無間。第五,形。氣是不斷執行的,但聚集在一起就成為物,並且形成自身的獨特形體。第五,性。在事物發展的最後和最高的階段,它不僅獲得了形體,而且還灌注了精神。事物的精神尤其指人的精神。但人的精神透過修煉卻能返於泰初,合於大道。一方面是從道到人,另一方面是從人回到道。這構成了一個迴圈。

莊子之道:從道到物乃至到人的演化過程,都是齊一平等的

在道生萬物的過程中,道自身雖然具有虛無的本性,但同時又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一方面,道無一所在,不是一物;另一方面,道無所不在,遍及萬物。於是,道具有一種非凡的普遍性。為何如此?這正在於道生育萬物。此種生育關係是特別的。道並不與萬物相分離,不如說,它自身貫穿於萬事萬物之中。

道是覆載萬物者。如果道包容萬物的話,那麼萬物都是有道的。既然如此,那麼道就

存在於各種差異的事物之中。不僅不同的事物是有道的,而且相互對立的事物也是有道的。同時,道也存在於各種具有等級序列的事物之中。不僅高階的事物是有道的,而且低階的事物也是有道的。

天下的萬事萬物都具有道。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如果說道就是自然的話,那麼事物具有道就是具有自然,亦即具有自身的本性。這就是說,萬物自身的存在是依照自身的本性而存在的。在這樣的意義上,天地萬物,道通為一。

據此,莊子主張萬物是齊一的。雖然莊子也承認事物是有差異的,甚至是矛盾對立的,但他認為這只是單面的、暫時的和不確定的。事物之間的比較源於彼此的對立,但這種對立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是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莊子之道:從道到物乃至到人的演化過程,都是齊一平等的

因此,人不可執著於彼此之分,非此即彼,或此或彼,這樣只能顧此失彼,不可能把握事物自身。事實上,每一個事物就其自身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比較的。在這樣的意義上,所有的事物都是齊一的,平等的。

本文作者系武漢大學哲學教授,著有系列學術專著“國學五書”(《論國學》、《論老子》、《論孔子》、《論慧能》、《論儒道禪》,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與發行)。本文圖片來源網路,標題為編者所加。

TAG: 自身存在事物萬物未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