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臘月與虎年

文史|臘月與虎年

臘月與臘日

農曆虎年將到,臘月是新的一年的序曲。

臘月是華夏文化中自古延續幾千年的最重要的一個月。

農曆十二月,為一歲的最後一個月份,處在新舊交替的時段。它的別稱諸如除月、末冬、臘冬、嘉平、季冬、嚴冬、臘冬、殘冬、窮冬、冰月、余月、極月、清祀、冬素、大呂等,大約有30多種稱呼。其中,人們最熟知的當屬“臘月”。因為是除月,它的最後一夜故稱除夕。

臘月得名於中國最古老的節日“臘日”,臘日至少夏時就有了,明《物原》甚至說:“神農初置臘節”,可見其傳承之悠久。

臘日是古代最受重視的節日,從天子到諸侯乃至整個社會都對這個節日恭敬有加,並在曆法中鄭重加以確定——在漢代明確為冬至後第三個戌日,由於冬至日是不固定的,所以“臘日” 也沒有確切的時間。到了南北朝,《荊楚歲時記》中才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的記載,以後每年農曆臘月初八作為“臘日”就被逐漸確定下來了。由於臘日定在十二月,所以十二月因為臘日也逐漸被稱為“臘月”。

臘日是古代最熱鬧的節日,以致孔子問子貢觀看臘日節的觀感時,子貢居然說:“一國之人皆若狂”。

臘日雖然日期在臘八,然而“臘八粥”卻與臘八無關。

“臘”的三個含義

華夏古代有專門的食赤豆粥習俗——沈約的《宋書》曰:魏晉冬至日“作赤豆粥”,《荊楚歲時記》曰:“十一月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疫。”南宋則臘月二十五食粥,范成大《村田樂府》序雲:“二十五日煮赤豆作糜”,名為“數口粥”,在浙江永康東陽等地,這種赤豆和米煮的粥稱之為“蠶花粥”,均帶有闢瘟禳疫的吉祥含義。

此後,南宋吳自牧《夢粱錄》有了臘八粥的記載,但那是佛家法寶節敬佛內容,與華夏“臘日”的臘八節無關。

既然臘八粥不是臘日的食物,那麼臘八的經典食物究竟是什麼呢?臘八這個令一國之人皆若狂的“臘日”又是怎樣的節日,這就需要考察“臘”字。

首先,古代的“臘”,是乾肉的意思,臘祭即用臘制的肉等祭祀。

古“臘”字沒有“月”旁, 原本讀作xī,象形為動物的肉放在日頭上曬烤。後來,人們把成塊的乾肉稱為“臘”。在周代,掌管“臘”的人稱為“臘人”,《周禮·天官》稱:“臘人,掌乾肉。”

臘月之“臘”這個字,迄今在中國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尚未發現,已發現最早的“臘”字見於春秋早期的徐王鼎的銘文中:“徐王用其良金,鑄其鼎,用菜臘,用饗賓客,子子孫孫,世世是若。”這裡的“臘”與“菜”並列,說明臘是食物,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釋之為“乾肉也”。

臘的繁體字為“臘”,從肉,“巤”從音獵,巤象徵帶著毛髮的動物的頭顱與頸,也是動物的肉的含義——只不過這是醃製的肉。

後來“臘”與“臘”這兩個字也被互用了,漢字簡化時“臘”則直接簡化為“臘”。

所以,臘月製作臘肉的風俗才是遠古“臘日”的遺存,“臘味”才是正宗的臘八食物。

西風肅殺天乾物燥,人們將各種肉類以鹽或醬醃漬後日曬風乾製為年餚,此即臘味——因為風乾的,所以有些臘味如臘雞又稱風雞。

其次,臘是“獵”的通假字,“臘祭”亦為“獵祭”,“臘祭”是指獵取禽獸祭祀先祖的意思。

《風俗通義·祀典》曰;“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張守節《史記正義》雲:臘日“獵禽獸以歲終祭先祖,因立此日也”。

從“獵”的繁體字“獵”,我們可以看出,祭祀用的肉是透過狩獵獲取的。

第三,“臘”還有新舊更替、辭舊迎新的意思。

《隋書·禮儀表》說:“古稱臘者,接也,取新故交替之意。”《風俗通義·祀典》說;“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這裡的“大祭”,殷商時的臘祭“清祀”為“大蜡”,“大蜡”又稱“蠟”——故“臘”又與“蠟”通。

以上“臘”、“獵”與 “蠟”三個和祭祀有關的字,隨著歲月的流逝,概念上逐漸由混用而融合通用,讀音也都為là了。於是,“臘”就表達為新故交接之際,臘日也就成了用打獵而來風乾的肉來進行一年最重要的年終大祭的日子。

傳統十二月八日的“臘日”在於祭祀百神與祖先,又附加了辟邪驅疫避災的含義。而臘日的食品是作為祭品的臘味——至今風雞在金門縣烈嶼鄉依然屬於民間的厭勝、避邪之物,具有鎮風煞、驅邪避災、護宅、保平安的意義。

然而,有學者認為“臘”字還有一個含義——臘者,虎也。

臘祭與虎祖祭祀

臘日也曾經是上古漢民族的新年,《史記·天官書》有 “臘明日”的說法,《呂氏春秋》也有“臘歲”的說法,“臘歲”即臘月的新年。

這種以“臘”為新年的習俗,不由得使人想起彝族至今還傳承的以祭祀“臘(虎)”為主要內容的新年。

臘祭最初是祭祀自然神,後來是自然神與祖先的結合——在華夏,最廣泛、最典型並傳承至今的是以虎為祖。

虎圖騰曾經是華夏最廣泛、最悠久的存在。商代“虎方”是極其普遍的存在。唐代《蠻書》記載滇東北有“盧鹿蠻”,還有“羅部”、“羅蘭部”,意為“虎之部落”。

華夏文化中,西王母與三皇五帝幾乎都與“虎圖騰”相關。《禮記·郊特牲》有言:“天子大蜡八”,其中祭祀的諸神中就有“迎虎”,但其解釋為“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實際上,這應該是遠古“虎祖”祭祀的遺存。文化史學者根據對至今彝族保留的年俗研究也認為:“臘祭”本為祭虎(祖)之典,這二者之間應該有歷史的文化的聯絡。

彝族、白族、土家族等諸多民族,不但認為自己的祖先及領袖是虎,還有不少民族至今仍以虎命名或自稱互稱為虎。這其中對虎的稱呼多與“臘”音相近,漢字也有寫作“拉”“喇”“羅”等。彝族祭祖至今叫祭“臘”,祭祀之日便稱為“臘日”,新年的祭虎節又叫“跳虎節”。

《荊楚歲時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諺語臘鼓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這也與現今彝族虎月(農曆正月)的“臘(虎)日”舉行的大祭極為相似,西南少數民族遺俗中普遍使用細腰鼓應該也與此有關。

凡此種種,說明臘日之祭中的祖與虎有千絲萬縷的聯絡,說明圖騰信仰在華夏文化中的根深蒂固,否則又何以“一國之人皆若狂”呢?!

TAG: 臘日祭祀臘月臘八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