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李嵩《骷髏幻戲圖》賞析

南宋李嵩《骷髏幻戲圖》賞析

《骷髏幻戲圖》

《骷髏幻戲圖》是南宋李嵩創作的絹本設色團扇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整個畫面非常祥和歡樂,毫無驚怖,應是一個流動的攜家帶口的提線木偶(傀儡)藝人的一場演出,主要描寫婦女與兒童生活的一個歡樂場景。

作者簡介

李嵩,(1166-1243)宋代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為木工。後為李從訓養子,並隨之習畫。歷任光、寧、理三朝(1190~1264)畫院待詔。工麵人物、道釋,得從訓遺意。又長於界畫,臺榭亭閣主次分明,繁面有致。其《骷髏幻戲圖》,骷髏似人,表情豐富,用細勁之線,沒談之色。刻麗精細。另有作品《西湖圖》《月夜看潮圖》《清溪漁隱圖》《貨郎圖》等

南宋李嵩《骷髏幻戲圖》賞析

此《骷髏幻戲圖》為扇面冊頁,左側署有李嵩的名款,畫面有“信公珍賞”“會侯珍藏”等多方收藏印章。 畫面中心人物是一戴幞頭、穿透明紗袍的大骷髏,坐姿十分舒適自便。右手提控一小骷髏,應為提線木偶(傀儡),上下牙列開張,似在說笑。小骷髏即提線木偶(傀儡)兩臂做招手狀,很是活潑。

南宋李嵩《骷髏幻戲圖》賞析

小骷髏對面為一小兒,其左手與雙足俱著地,昂首伸右臂,似要伸手抓小骷髏,頑皮而好奇。小兒身後為一青年婦人,雙手伸出似作阻攔狀,表情看似有些乾著急。大骷髏身後安坐一青年婦人,半袒胸,懷抱中小兒正食其乳。目光安詳,稍側身,正注視著眼前之事。人物描畫十分生動細緻,彷彿能聽見他們各自的聲音。特別是骷髏的造型十分精準。

南宋李嵩《骷髏幻戲圖》賞析

對幅有王玄真書黃公望《醉中天》曲:

沒半點皮和肉,有一擔苦和愁。傀儡兒還將絲線抽,尋一個小樣子把冤家逗。識破個羞那不羞?呆兀自五里已單堠。

曲末題署: 至正甲午春三月十日大痴道人作,弟子休休王玄真書,右寄醉中天。

南宋李嵩《骷髏幻戲圖》賞析

王玄真書黃公望《醉中天》曲

創作背景

宋元時期,骷髏乃是一種習見的關於人的諧謔式隱喻,但隨著時光流逝,其比喻義已逐漸被人遺忘,這正是今天人們對此圖感到駭異的根本原因。道家的齊物、樂死,佛家的寂滅、涅檗,是骷髏幻戲的思想淵源,該畫作就展示了李嵩個人諧謔有趣之格調,並體現了這種思想淵源。

主題

畫幅之核心主題,當為生死轉化及其因果輪迴。畫家將畫一分為二,生死各半。左邊畫一大骷髏,頭戴樸頭,身著色衣,關節以線穿連,為藝人的演戲傀儡,含有死之意;右邊則畫一小兒,手足著地,仰首伸臂,帶有生之慾。生死既分,卻又互相吸引,故畫幅中央被大骷髏戲弄的小骷髏,面向小兒,作躬身招呼狀。

此是戲中之戲,亦是精心之筆

。嘯髏軀架刻畫準確,小兒動態神氣表現生動,大骷髏身後,一婦人袒胸露乳,餵哺幼兒,神色不安地注視著骷髏戲嬰之情景,與畫幅右邊神情恐懼、伸手阻攔那趴地小兒的另一婦人恰成對照,

呈現一種靜與動、思與行的對立。

南宋李嵩《骷髏幻戲圖》賞析

此圖還存在著三重幻戲結構:

一是兩個操控,即大骷髏對於小骷髏的操控,無形之手對於大骷髏的操控

二是交相生髮的幻術結構,甚至觀圖者也會不自覺地落入其中

三是各種背反之表現,尤其是觀者明、當局者迷,令人難忘。

不按規矩行事的千古迷畫《骷髏幻戲圖》

是南宋畫院李嵩的經典作品,以詭異骷髏入畫。和中國古典文化溫文爾雅、含蓄蘊藉比較,它的魅力在於帶著詭異和恐怖的色彩。

TAG: 骷髏幻戲李嵩小兒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