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還是本惡?試著探討孟子性善論的起源

孔子將復興周禮視為自己的使命,但是禮卻是形式的外在的東西。所以,孔子主張人先要有真性情然後才能行禮。孔子以仁來概括人的道德品質。所謂仁,是指愛人,即人與人之間的親愛之情,它是社會聯結的基礎。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試著探討孟子性善論的起源

父子、兄弟之間的親愛之情,是人類最基本的感情。所以,孝悌是最根本的道德。《論語》中講“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將父子、兄弟之親愛之情,推已及人,將孝悌的道德推廣到父子、兄弟之外的所有人,就形成了忠信的道德法則。《論語》中講:“其為人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道德修養是主觀能動的事情,而周禮是外在的法則或規定。復興周禮需要人們在主觀上認識到周禮規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所以,孔子講“克己復禮為仁”,即主動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使它合乎禮的規定。《論語》記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裡描述了“克己復禮”的主動過程。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試著探討孟子性善論的起源

依靠自身的道德修養,使自己的言行思想符合周禮的規定,就是仁實現的過程。這是孔子教導給我們。所以,孔子講“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但是孔子卻沒有講,仁的實現是由人類心靈中固有善端發展而來。孟子卻進一步指出,仁是人心固有的性質,培養善端實現仁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屬性。這就是他的性善論。

性善論的實質是說,人的道德品質,仁義禮智等,都是天生的,是人心與生俱來的本性。孟子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凡有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事父母。”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試著探討孟子性善論的起源

仁義禮智四德,是由人心固有的四善端擴而充之而來的。將這四德推己及人,就成為仁政。所以,孟子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鑠也,我固有之也。”這說明,仁義禮智等道德觀念都是天賦的,是人心固有的屬性。

孟子認為人心,除了固有善端,還有天賦的良知良能。他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它,達之天下也。

人心不僅具有不忍之心,不僅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而且還具有判斷與選擇善端的良知良能。他說:“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人能充無慾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穿踰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愛爾汝之實,無所往而不為義也。”選擇善端,擴而充之,實現四德,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本性。“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在孟子時代,關於人性的問題存著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性無善無不善。一種說法是,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一種說法,有性善有性不善。最後一種就是孟子的性善說。比如,告子就主張善不是人心與生俱來的屬性,而是經過社會教育而後天形成的。他說:“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也。”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試著探討孟子性善論的起源

杞柳可以編成桮棬,猶道德經過後天加工乃成。人心透過不同的環境和教育,可以形成善惡不同的道德。告子還說:“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善與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東西也。”人性是後天養成的,而不是先天固有的。

孟子堅持性善說,批判告子等人的人性論。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孟子的性善論屬於主觀唯心主義的學說。它的基本觀念難以成立,人心在自然本性上無所謂善與惡。善惡是人類在社會生活過程中,通過後天的引導,由不同環境和教育養成的。人心不可能存在先天的善端和良知良能。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試著探討孟子性善論的起源

參考資料:

《中國哲學史》第一冊 任繼愈主編

《任繼愈談孔子、孟子、韓非》任繼愈 著

《中國思想簡史》 武內義雄 著

《中國哲學史》 馮友蘭 著

TAG: 孟子人心孔子善端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