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少說話是教養,會說話是修養

言語可以是和煦的陽光,能融化千年塵封的冰霜;言語也可以是犀利的刀鋒,能把人傷得體無完膚。

詩人海涅也說過:言語之力可以把侏儒變成巨無霸,還可以把巨無霸徹底打敗。

孔子:少說話是教養,會說話是修養

由此可見,言語的力量實在是不容小覷。會說話這種能力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那麼怎麼說話才算是智慧的說話呢?讓我們一同來聆聽孔聖人的諄諄教誨……

擇其善者而說

孔子曰:道聽途說,德之棄也。意思是說一個人從道上剛聽見傳言,轉身在路上就開始跟別人說,捕風捉影,飛短流長。

這世界上的許多偽資訊就是這麼傳播開來的。孔子說,這不是一種真正的道德所需要的作風。《戰國策》中有句話說:弗知而言為不智。

孔子:少說話是教養,會說話是修養

意思是不確定,不瞭解一個人,一件事就信口開河或者跟著別人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思考力,辨別力,判斷力,這種行為是不明智的,愚蠢的。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選衣服,選行業,選朋友,同樣地,說話也需要選擇,我們要選擇那些確知的,善意的,正能量的話而說,這才是一種可取的態度和做法。

說話要三思而後說

孔子曰:三思而後行。意思是做一件事之前先深入思考幾遍再做決定。我覺得說話又何嘗不應該“三思而後說”呢?

孔子:少說話是教養,會說話是修養

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自己一時失口,說了不該說的話,事後追悔不已;只有這樣才能說出有用,有意義的話,才能給別人留下一個你說話長腦子過腦子的好印象;只有這樣,久而久之,才能使自己養成說話前善於思考的好習慣,才能達到孔子所說的“敏於事慎於言”的這一修身標準。

有句諺語說:說話前請先把你的舌頭繞三圈。所以說,三思而後說,我們才能說出理性,明智的話。

說話懂得控制情緒

孔子:少說話是教養,會說話是修養

俗話說: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脾氣來了,福氣就走了。逞一時之快,出言不遜,用嘴巴傷人是最愚蠢的行為,就如同往別人心中釘釘子,即使你以後把釘子拔出來了,那個洞卻是永遠存在的,對別人造成的傷害是永遠難以撫平的……

能控制住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為厲害。我們用了幾年學習說,卻要用一生來學習不說。說,是一種能力;不說,是一種智慧。

我們現在都強調情商的重要性,都希望自己擁有高情商,其實,說話懂得控制自己情緒就是一個人情商高的重要表現。

孔子:少說話是教養,會說話是修養

孔子曰: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讓我們擇善而言,三思而言,平和而言,不斷歷練自身,不斷反思自身,不斷提高自身,做一個慎思謹言,口吐蓮花的智者吧!

TAG: 說話三思而後孔子情商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