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廠跟”,遺落在中國大運河出海口的輝煌

甬派君有話說

寧波,悠遠的歷史文化與最現代的深水巨港和諧共存,美麗的自然風景和深厚的人文景觀水乳交融。

走進這座在東南沿海擁有古老文明的港口城市,最能打動人心的是什麼?是她的歷史,是她那可以觸控的故事。叩開記憶之門,發掘城市的深度,發掘文化之根,增加城市的厚度。

寧波市社會科學院(寧波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甬派客戶端聯合推出特別專欄——《社科·寧波記憶》,對寧波豐富的文化遺產、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一次新的梳理,帶你一同尋覓歷史遺蹟,回顧各界名人,欣賞民俗文化,讓城市的根脈更加清晰可見,讓城市記憶更加豐滿彌久。

本期欄目尋找記憶中的老寧波——“冰廠跟”。

“冰廠跟”,遺落在中國大運河出海口的輝煌

“冰廠跟”,一個流落在甬江南岸的地名。與被古人稱作“萬畝冰田”、坐落在江邊連綿十幾公里、成千上萬座冰窖相關。

在中國古代,冰是貴族消暑清熱的奢侈品。

中國製冰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年前的先秦時代

,《周禮》記載:王室為保證夏天有冰塊使用,

設立了一個叫“冰政”的機構,負責人稱為“凌人”

。宋朝高承所著《事物紀原》中也有記載:“《周禮》有冰人,掌斬冰,淇凌。注云:凌,冰室也。其事始於此。”

世界上最早的“冰廠”,也就是冰窖。

遠在商代,人們就在寒冬時把室外冰塊存放起來,供來年夏季冷藏食物之用。《詩經》記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生動地記錄了建安十五年,曹操在河南鄴城大興土木,修建了銅雀、金虎和冰井三臺的事。

至清代,朝廷和官府藏冰的規模頗為龐大

,《大清會典》記錄當時紫禁城內有5口窖,藏冰25000塊;景山西門有6口窖,藏冰54000塊;德勝門外有3口窖,藏冰26700塊。

製冰與藏冰一樣源於中國。

有史記載唐朝末年,人們在生產火藥時開採出大量硝石,並發現硝石溶於水時,可使水溫降到冰點。這種發現使人們可在夏天製冰,並把製冰作為職業用於生產中。

當人工製冰成為事實後,

市場上很快出現了“冰鮮”

。與此同時,人們向冰罐子裡放入糖、各種水果等,使冷飲食品豐富起來。相傳北宋末年夏日街市上,有 “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出售,和《清明上河圖》中出現的“冰攤”,想必是出售這種冷飲食品的。及至

元代,大都(北京)商人們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出售,這已和現代的冰淇淋十分相似。

古代寧波製冰業與近代工業文明雛形

寧波大規模製冰始於明代

,嘉靖年間松江府崑山人鄭若曾(字伯魯,號開陽,布衣軍事家、戰略家)在《江南經略》中記載:寧波黃市洋一帶,有冰蔭(即冰廠)四五座專為漁船供應冰塊。清人徐兆昺所著《四明談助》中這樣描述“冰窖”外形:“冰廠窖田覆草,中脊建瓴,前後峻削,如馬鬣封然,不至積而滲漏,地上籍之以草,通長溝,冬月抬冰至滿,必使封固周密,旁不通風,下可洩水,庶無消化之患。至夏日應用,每日江船運開,諸廠皆然,連綿十餘里不斷。”

“冰廠跟”,遺落在中國大運河出海口的輝煌

清代鄞縣詩人李鄴嗣,也對浙東一帶的天然冰吟誦道:

“魚鮮五月味偏增,積凍中艙氣自凝。

未出洋船先貴買,幾家窖得一田冰。”

寧波“冰廠”在清代時已很興盛。

徐兆昺在鄉士文獻《四明談助》卷二十八中,記載了位於

運河出海口“甬江販聚鮮貨”

的現象:“甬東濱江居民,多以藏冰為業,謂之‘冰廠’。夏初鑿取,以佐漁魚行遠。販夫冰船,多繫於芥子庵道頭。”19世紀初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遜在遊記《中國與中國人的影像》描述初夏時輪船在甬江航行的見聞中提到:“

江岸上那一排排連綿不絕的冰屋,裡面貯存的冰用於夏時給魚保鮮

……”與此同時,將中國茶葉引入印度的蘇格蘭植物學家羅伯特.福鈞,則對甬江南岸綿延十里的“冰庫”充滿了好奇:“乍看上去,很像英國的乾草堆。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構造,竟然可以在夏天很好地儲存冰塊。”

寧波冰廠在民國時蔚為大觀

據1933年調查統計,當時鄞縣人口為68萬,而直接或間接從事製冰業的不下萬人。省立寧波民眾教育館有份詳細調查,1936年鄞縣“下白沙對岸梅墟地方,和豐紗廠東沿江數里”等地:“有大小冰廠二百計餘”,“可容納冰一萬二千擔至一萬六千擔者有五十餘廠,可容納八千擔至一萬擔者有七十餘廠,其餘可容冰四千擔至七千擔。”

《中國實業志.浙江省卷》

詳細列舉了當時鄞縣宗茂記、葆記、楚記、謨記、秀記、運記、採記、蘭記、舜記、梅號、南號等20家冰廠的資本及地址情況。鎮海、定海、象山等地也有眾多的冰廠。據

《鄞縣通志.食貨》記載

:民國初期(1911年)“甬江漁船當漁汛期至,由奉化江揚帆而來,經過東鄉、梅墟,必購冰貯艙下,使船載重始可浮海。及在定海洋麵漁獲而歸,將販甬上之漁行也。又經過其地,則再衝衝,使魚味鮮美,且可以持久。故梅墟一帶沿江十里之地,櫛比而立者,皆雔形草蓋之冰廠。”

其時

寧波冰廠估計有近萬座,佔地約萬畝,在甬江南岸綿延約十里,從業人員超過萬人,名符其實地被稱為浙東第一產業。

“冰廠跟”,遺落在中國大運河出海口的輝煌

(冰廠跟文化展廳)

在浙東大地留下獨特、頑強印記的物質和文化遺產

寧波冰廠遺址不僅規模巨大,而且是具有組織結構、資本和規模的近代企業。

據1927年5月21日的《時事公報》題為《冰船業同盟會成立》的報道,詳細地刊登介紹了該行業的組織狀況和經營、資本構成狀況:“本埠冰船業工人同盟會假江東二眼橋開成立大會,到會者三十餘人……推選餘寶裕、範阿朝、林銀仁、金阿多、範尚水、錢國華、林雲生七人為執行委員。”另又載:“下白沙對岸梅墟地方,和豐紗廠東沿江數里,有無數累累方錐形之草棚者,即天然冰廠也。當其盛時,梅墟一帶有七八百廠之多。”

“冰廠跟”,遺落在中國大運河出海口的輝煌

每年“出冰”時節,是“冰廠主”和“冰農”的“節日”

,人們會在夏日曬場(曬穀場)搭上戲臺,喊上戲班子,為大半年的辛苦勞動進行慶賀。

寧波作家石志藏,介紹了他小時候“挑冰”的情景:

寒冷的冬天清晨,當多數人尚在被窩裡做夢時,村子裡就有人高叫“挑冰嘍,挑冰嘍”,於是,男勞力紛紛起床去挑冰。之所以選擇在早上挑冰,

一是早上天氣冷,冰不會融化,二是集體經濟時代挑冰是“副業”,大約5分錢一擔,並且是不記“工分”發現金的

,所以男勞力視挑冰為“賺外快銅鈿”,雖然很辛苦,但大家的積極性很高。

冬天挑冰時,要穿上厚厚的上山襪,再穿上草鞋,先到冰田的“冰河頭”,即在冰田一角挖一米多深的凹處,便於撈冰。天氣冷的年頭,一邊撈上冰,一邊又結上了薄冰,可重複利用。每挑一擔冰,管冰廠的人往往毛估一下每擔冰的分量,然後發給一根小竹籤,倘若分量不夠,就只發半根小竹籤,或者提醒說:“這擔分量少了點,儂下擔要挑多點。”這麼說是給你面子或照顧。每10根小竹籤換一根大竹籤,一根大竹籤值5角錢。等勞動結束,再憑籤的數量領取現金。一個早上下來一般能掙2元左右的錢,在那個記工分的時期含金量高,確是不錯的收入。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冰廠跟的存在,對寧波人來說並不遙遠,舊時甬江兩岸、包括靠海的大榭北渡、新碶小山、江南謝墅、莊市三官堂一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尚有大量的冰廠存在。此外,

市區很多地名亦與冰廠有關,如江東冰廠跟林家、冰廠路56號等;大榭島上不少村名,也與當年冰廠有關。

冰廠跟的逝去,對寧波人來說既突兀又平常。大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由於冰箱、空調等一系列冷藏、冷凍、冰庫機械冰的出現,以及城區擴建和道路改造,這成千上萬座像戰爭年代碉堡一般的冰窖,彷彿突然之間消失了。

“冰廠跟”,遺落在中國大運河出海口的輝煌

2016年1月,世居江東冰廠跟舊址的餘茂大(南宋名臣余天錫後人)前來寧波天一閣博物館捐獻《鄞東冰廠跟餘氏宗譜》時回憶說:“直至上世紀60年代,桑家村田野上排列著成群的土墩,景象十分壯觀……過去梅墟一帶沿江十里之地、和豐紗廠以東至鎮海方向,有著數千座冰廠……”。

2016年10月27日《寧波晚報》報道:75歲的市民朱勇偉在“推薦寧波最美老地名”活動中,向記者介紹了“冰廠跟遺址”(特指今日慶豐橋下的沿江一帶)說他八十年代初期在漁輪廠上班,每天都經過“冰廠跟”。他說他記得很清楚,

1983年寧波天然冰全部停止生產

,那時江邊尚存30多座像金字塔一樣的草棚廠房,都隨著城市建設逐年湮滅了。隨後他帶領著記者尋蹤,

唯一標誌著這段歷史印記的,是雅戈爾紫玉臺小區對面馬路中間高高豎起的交通指示牌:

“甬江公園公共停車場(冰廠跟)”

。(作者:車弓,內容有刪減)

編輯:俞越

TAG: 冰廠寧波製冰甬江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