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寡婦為什麼容易死?紅樓夢裡寡婦為什麼容易死?| 水溶書城

水溶直播,點選預約

作者

水溶

紅樓夢裡的人好像特別容易死。

所以書中會有那麼多的寡婦。據說有好事者統計過,具體數字讓人倒吸涼氣。鬧學堂的金榮的娘“金寡婦”;差點被飛硯扔到的賈菌“少孤”;後廊上賈芸的寡母五嫂子;“鏡裡恩情”的李紈……這些是年紀比較輕些的,還有那些孤單走了大半生的,從黑髮守寡到白頭。

比如春燕娘何婆子“況且我是寡婦”,劉姥姥“積年的寡婦”,積年二字,告訴我們她失去丈夫已有多久遠。尤老孃嫁了兩任丈夫最終還是一個人,青春守寡的李紈還有個寡嬸李嬸孃。薛姨媽,薛蟠也是“幼年喪父”,金桂也是父親死得早,寡母守著獨女。賈母提到寶玉的爺爺,掉下淚來,張道士在旁說:當日國公爺的容貌,大約連大老爺二老爺也記不清楚了罷,可見賈母也是寡居了很多年,當年賈代善撒手人寰時,賈赦賈政都還是小孩子。

紅樓夢裡寡婦為什麼容易死?紅樓夢裡寡婦為什麼容易死?| 水溶書城

不僅僅是寡婦多,不僅僅是男性容易死。紅樓這部書須要細細的讀,作者看似沒寫什麼的地方,字裡行間卻都是生死的無常。惜春是個沒孃的孩紙,迎春“死了的娘比趙姨娘強百倍”,賈蓉被鳳姐罵過“你死了的孃的陰靈也不容你”。賈薔是孤兒,賈瑞父母早亡,自己又年輕輕死了。可憐代儒這一生,是專門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秦鍾少年一病,說死就死了,秦業也緊跟著去世。湘雲“襁褓中父母嘆雙亡”,雨村在林家做西席的時候,賈敏病逝,而到後面林如海去世,似乎也就隔了短短几年光陰。

一部書成書於哪個時代,總會帶著那個時代的影子。所謂的無朝代年紀可考,不過是此地無銀,信他才怪。今人拍的古裝電視劇,就算架空歷史,哪一部不是穿著前代衣服,演繹著現代愛情?

從紅樓夢文字或明或暗透露出的這些死亡資訊裡,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那個時代的醫療真的不行。前面列舉的那麼多人,有一個共同點:基本都是病死的。

就說賈珠吧,娶了妻,生了子,“不到二十歲,一病就死了”。年紀輕輕的小夥子,那麼容易就得了治不好的病,怎麼生命就那麼脆弱呢?以賈府的煊赫地位,想來是不難請到好大夫的,高明的太醫應該是挑著用吧?這麼一個“十四歲進學”的優秀長子,家人自然是想方設法盡心醫治的。好吧就算他命裡該絕,難道前面列舉了那麼多人,個個都是不治之症?

秦可卿得過一場大病,姑且不論她到底是不是病死的,且看她治病的情景:

“如今且說媳婦這病,你到哪裡尋一個好大夫來與她瞧瞧要緊,可別耽誤了。如今咱們家走的這群大夫,那裡要得?一個個都是聽著人的口氣,人怎麼說,他也添幾句文話兒說一遍。可倒殷勤的很,三四個人一日輪流著倒有四五遍來看脈,他們大家商量著立了方子,吃了也不見效。”

此處蒙側批“醫毒,非止近世,從古有之”。

紅樓夢裡寡婦為什麼容易死?紅樓夢裡寡婦為什麼容易死?| 水溶書城

那賈珍都“恨不能代秦氏之死”,當初為秦氏看病時,自然是十二分的盡心了,自然要找好太醫的。然而從尤氏的話裡,可以看出這些太醫,有多麼平庸和圓滑,完全和醫術高明不沾邊。

寧國府的門檻,等閒是那麼好進的麼。然而寧國府行走的太醫尚且如此,民間市井的普通醫館藥鋪更加可想而知。

當然有個說法叫高手在民間,但那畢竟是小機率事件,萬里挑一,你得走了多大的狗屎運才能遇到啊,幾乎可以不予考慮。

就好比一個三甲醫院水平尚且如此,那麼鄉鎮醫院的水平更可想而知。

可卿的治療團隊不像是太醫診病,做事風格倒像現代的某些機關單位,明哲保身,但求無過。太醫們大家保持著隊形,像黛玉一樣“不肯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商議出來的方子,自然都用那最平和的藥,中規中矩不痛不癢,即便醫不好病,但也吃不壞人。就這麼慢慢的耗著,病人若有好歹,也是命該如此,從藥方中絕對看不出不妥來,完全不關醫生的事。

這些太醫到底是都沒能診透秦氏的病症,還是縱然診出端倪卻不敢十分確認,怕擔責任,都不得而知。“斷不透是喜是病”,這個是問題的關鍵處。就像璜大奶奶對尤氏說的:

“定不得還是喜呢,嫂子倒別教人混治,倘或治錯了,可了不得!”

——這個想法實在是有代表性。

這種情況,誰不瞻前顧後,誰敢下猛藥呢?

所以還是和醫術有關。賈母曾提起過王太醫那位叔祖,“太醫院的王君效,好脈息”。好脈息,自然是這位老王太醫把脈把的好。這是治病的基礎,把準了脈才能準確判斷病症,對症下藥。

馮紫英推薦來的張太醫,他搭過脈後就直接斷定秦氏不是懷孕,是大病:

“或以為此為喜脈,則晚生不敢從也。”

醫術過硬就可以這麼自信。又說:

“大奶奶這病,可是眾位耽誤了。”

是誰耽誤了呢?是賈珍尤氏賈蓉這些人,沒有及時找到高明的醫生,更是那一群人云亦云的太醫,沒能及時診斷清楚。

讀者們都知道秦氏是懸樑而死,雖然作者並未明說。但假若一直由先前那幫太醫醫治下去,秦可卿就算不自盡,遲早也是個病死。

紅樓夢裡寡婦為什麼容易死?紅樓夢裡寡婦為什麼容易死?| 水溶書城

另一個斷不透患者是喜是病的醫生是胡君榮。“說是經水不調,全要大補”,一副藥就把尤二姐腹中一個已成型的男胎打了下來。當然胡君榮動機為何,是否有人指使另當別論。

不管是可卿,還是尤二姐,這“是喜是病”的大困擾,放在今天也就是一根驗孕棒這麼簡單,連醫生都用不著。如果可卿早確認了不是喜而是病,太醫們就可以大膽判斷病情,用藥就不用那麼多顧忌;如果賈璉面前有一份B超化驗單,怎麼會接受胡君榮的藥方,早已亂棍打了出去。

就是這“斷不透是喜是病”,間接的害死了紅樓夢中兩個最美麗的女人。

害了尤二姐的胡君榮,和給晴雯診病的胡庸醫,應該是同一個人罷?不然哪來那麼多糊塗太醫,又都姓胡。而且從情節中可以看出二者的相似:胡庸醫見了晴雯的紅指甲,便唬的回過頭去,胡君榮見了二姐的好容貌,又唬的通身麻木。

紅樓夢有的版本明說了這是同一個人,有的版本則並未提及。

胡庸醫給晴雯開的藥方子,不必說專業的醫生,就連業餘的寶玉也能一眼看出不妥來。那方子並無大錯,只是不適合嬌弱小姑娘的體質,可見這是個死背藥方的人,並不曉得因人而異,辯證施治。一個小小的風寒感冒尚且處置不好,更遑論大病疑難病了。但就是這樣一個庸醫,出診費也要給他一兩銀子,相當於一個大丫鬟一月的月錢了。雖說是侯門要的體面,但也可見看病貴是自古就存在的問題。這胡庸醫既能在京城立足,又偶爾能被榮國府這樣的豪門請了出診,可見在醫界的地位並非末流,放到現代,怎麼也得是三甲醫院的醫師級別吧。那麼這人的水平,是不是也代表了當時一部分中階醫生的水平呢?

良醫難遇,達官貴人公府侯門尚且如此,普通百姓的狀況更可想而知。

他們更大的可能,是連找庸醫看病的機會也很難得。

紅樓夢後四十回,我向來讀的少。但畢竟是清人所寫,至少有些細節能反應當時的社會真實狀況,比如第一百十三回,劉姥姥說:

“我們屯鄉里的人,不會病的,若一病了,就要求神許願,從不知道吃藥。”

這就是底層小百姓們的生存狀態。窮苦人讀不起書,因窮而愚,因愚愈窮。他們大部分情況下是不會請醫診病,花錢買藥的,病了就會認為是邪祟侵體,慣常用求神問卜驅邪之類的方式來解決。

因為這個花錢少,相比之下能負擔的起。

最主要是鄉村裡也實在難得有好醫生。

連胡君榮這樣水平的都到京城混去了,屯鄉里還能有啥好醫生?

於是平民的死亡率會更高,活下來更艱難。像劉姥姥這樣貧窮且無依靠的女人,能活這麼大年紀且身體康健,那都是滿天神佛照應著的。

所以鳳姐請劉姥姥給巧姐取名字,藉藉她的壽,其實是盼著藉藉她頑強的生命力。

大觀園風地裡一塊糕,便吃病了巧姐。鳳姐的第一反應,是抱給王太醫看,而劉姥姥的第一反應,則是:

“不是撞著什麼了罷?”

這就是有醫生的人和沒醫生的人的區別。真真階層不同,處事習慣完全不同。

紅樓夢裡寡婦為什麼容易死?紅樓夢裡寡婦為什麼容易死?| 水溶書城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回家時得贈送了無數的東西,其中有一樣東西是她特意討要的:

“這包兒裡是你前兒說的藥,梅花點舍丹也有,紫金錠也有,活絡丹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

我不懂藥理,無法分辨這些藥都是治療什麼疾病的,但最後一個十分明顯,從字面上就知道是難產用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幾味藥比那108兩銀子更有價值。

可見平時不看病,只是沒有條件看病罷了,求神問卜不過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潛意識裡誰都知道求神不如求醫,關鍵時刻醫藥才是救命的真法門。

除了銀錢窘迫的原因外,想那窮鄉僻壤,十里八鄉的有個醫生,也很難能夠精通醫理,不過是賣幾味尋常藥,治幾種尋常病。這些小災小病,莊稼人的糙身子,挺挺也能挺過去,或許自愈了,人們卻會歸結為神仙顯靈,除去了邪祟。大病惡病那是命中的災,醫生治不好,神仙也治不好,樸拙的人們只好理解並能夠接受這個事實。

而那位天齊廟的王道士,那包治百病的膏藥你有沒有覺得眼熟?醫騙的歷史真是源遠流長,強大的傳承直到今天依然不可斷絕,且被髮揚光大,開枝散葉,後繼有人。

雖然王道士向寶玉承認膏藥是騙人的,但普通大眾可未必這麼認為,不然也不會有那個“王一貼”的外號了——一貼就靈。

紅樓夢中寫到的醫生,算起來也就王太醫還靠譜。

比如寶玉的痰迷,看著兇險——李嬤嬤都哭著不中用了——他就明斷出“不妨事”,幾貼藥下去便治好了。

比如巧姐兒吃了糕病了,他搭了下脈,認準不過是消化不良,“清清淨淨餓兩頓就好了”。

再比如老太太帶著劉姥姥兩宴大觀園,自然那兩日多吃了些酒肉,多勞了些神思,多費了些體力。且秋風乍涼,故此老年人有些吃不消。王太醫的診斷是:

“太夫人並無別症,偶感了些風寒,其實不用吃藥。不過略清淡些,常暖著些兒,便好了。如今寫個方子在這裡,若老人家愛吃,便按方煎一劑吃,若懶怠吃也就罷了。”

這就看出坦然和自信了,有遊刃有餘的輕鬆感。

當然巧姐和老太太這都是尋常小病,一般醫生都能處置得當。但是王夫人曾經有一次問黛玉:

“大姑娘,你吃那鮑太醫的藥可好些?”

黛玉說:

“也不過這麼著,老太太還叫我吃王大夫的藥呢。”

可見黛玉一直是吃王太醫的藥的。就黛玉這身子骨兒,多年下來沒出啥大問題,也算是王太醫的本事。

想當初,張友士給可卿診病時,曾經說道:

“吃了這藥,也看醫緣了。”

我比較相信“醫緣”二字。佛度有緣人,醫也度有緣人。

張太醫診可卿的病,從脈象上判斷出肝和脾都有問題,於是得出結論:

“大奶奶是心性高強聰明不過的人。”

“既聰明不過,則不如意事常有。”

只要長期思慮過重,肝脾就會出現那些症狀。

所以一個良醫,既有看透病的本事,也有看透人的本事。

張太醫所說醫緣,是因為他知道心病難醫,料是無緣。

紅樓夢裡寡婦為什麼容易死?紅樓夢裡寡婦為什麼容易死?| 水溶書城

人體是很複雜的機器,生病也是很複雜的過程。一個人生了病,往往不只是病的那個部位出了問題,而是人本身整體出了問題。

而且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即使同一種病,不同的人可能需要不同的藥方。

藥方中君臣佐使,每一味藥的相互搭配又是個非常玄妙的問題。

所以當一個醫者治癒一個患者,確實七分是醫,三分是緣。

現代醫學條件下,雖然人的健康和生命有了相當完善的保障,和紅樓夢中的狀況不可同日而語,但醫療還是存在著各種各樣一言難盡說來話長的問題。

這是手術刀橫行天下的時代,一言不合就會刀光閃過,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人食五穀,誰能無病?人間四苦生老病死,原是自然規律,無人能躲,無處可避。從這個角度來說,醫生所做的原是逆天的事情。所謂醫緣,便是疾病纏身時,遇到恰好能辨明此症的醫生,恰好能看穿此身的慧眼。

病來如山倒,治癒是幸,不愈是命,我們能做的,也只有祝願所有故人無恙罷。

以平常心,看無常事

讀紅樓夢,做明白人

掃描下方二維碼

聆聽更多精彩內容

TAG: 太醫醫生胡君榮王太醫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