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社會變遷中,是什麼決定了普通人的命運?

巨大的社會變遷中,是什麼決定了普通人的命運?

這本書的名字初看平淡無奇,但是面世不足兩月,就被幾萬讀者票選為南都年度十大好書。

它叫《張醫生與王醫生》,背景瀋陽市。然而,它觸動的讀者卻波及各個領域,跨越大江南北。有讀者說,“本書充實了我一個南方人對於北方,對於上個世紀的感知,

再一次證明多小的個體都是宏大時代的註腳,且值得書寫。

它被作者自言是四不像的作品,卻被讀者稱為“太好看了!拍大腿的那種!”它一問世,便引發陳嘉映、梁文道……社會學、歷史學……等各界名家的“破圈熱議”。

◎ “漢語寫作中的首創”,可能是本年度少有的關注身邊社會的大氣之作

哲學家陳嘉映:在漢語寫作中應該是首創。

心理學家李松蔚:怎麼有人會有這麼大的敘事野心?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居然真的做到了。

誠如斯言,本書很難歸類。看書名以為是小說,初讀像紀實文學,繼續讀像是兩位醫生的長篇深度採訪大稿,然而它不只是圍繞這二人。它寫得很東北,但又不僅是東北。

實際上,它像中國近四十年的民間社會史,觸及許多非常敏感的重大現實問題、社會問題。有的不只是社會問題,更是歷史問題。本書有種奇特的代入感,無論讀者身在何地,讀幾頁就可能會心一笑,並去思考人與社會的“親密關係”。

◎ 兩位寫書新手,寫給每一位“社會人”的醍醐灌頂之書

兩位作者伊險峰、楊櫻,雖是寫書新手,在中國媒體界卻是鳳毛麟角的人物。只要瞭解他們創辦《第一財經週刊》,與創辦被前南方週末記者譽為“可能是中國最好的媒體”的《好奇心日報》,就知道他們是何等人物了。

兩人帶著媒體人對社會的多年敏銳觀察和思考,以兩個“不社會”的醫生如何在社會生存為引,透過“這種寫法沒有過,達到的成就也沒有過”的方式,探尋當代人精神困境的社會根源。

巨大的社會變遷中,是什麼決定了普通人的命運?

巨大的社會變遷中,是什麼決定了普通人的命運?

人成為社會人的過程中,家庭、教育、職業如何一步步發揮作用?

人太融入社會,容易失去自己;太脫離社會,又會失去別人;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本書話題是沉重的,但文字總能踩到意想不到的點上,讀得人不時就有神經末梢的戰慄感: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好在做什麼事不用拼關係,不像小地方,屁大點事都要託人。瀋陽不大不小,恰好是屁大點事都要找人的地方。

歷史學家羅新:強烈推薦不同年齡的人都來讀這個書。70後80後能夠看到自己;年輕朋友可以理解父輩;對於未來的讀者,這是瞭解歷史的重要機會。

好書讓人醍醐灌頂,就像讀者說的,“這就是我想了一輩子才剛想通一些的自己的故事啊。”

先知書店有幸收穫兩位作者的簽名書籤,數量有限。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一鍵收藏。

TAG: 社會讀者本書兩位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