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打尖還是住店?”為什麼會說“打尖”

古裝劇和很多背景為古代的小說中最缺不了的就是客棧,就如同現在的酒店一樣,是出門在外的人們經常會去的場所。而在古裝劇中出現客棧的時候,通常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場景,店小二出來招呼進店的客人,問一句:“客官,您是打尖還是住店(住宿)?”

客人豪氣地來一句:“給我一間上好的客房。”這自然就是住店的意思,那麼,打尖又是什麼意思呢?

“客官,打尖還是住店?”為什麼會說“打尖”

其實,店小二的這句話,即便是我們無法理解打尖的意思,也能猜測這句話問的應該是:您是吃飯還是住店?畢竟古代的客棧所提供的服務最主要的就是這兩項,所以猜也能猜出這個問句的意思。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好奇,為何會用到“打尖”這兩個字?

這個問題不僅讓現在的我們很好奇,即便是在古代,也有人對此很好奇,比如清朝晚期的福格,他曾寫過一本筆記小說《聽雨叢談》,其中記載的多是他耳聞目睹的事物,涉及到了清朝時期的很多風俗制度等。

“客官,打尖還是住店?”為什麼會說“打尖”

在這本筆記小說中也有關於“打尖”的記載,算是給我們這些後人留下了關於這方面的資料:

今人行役,於日中投店而飯,謂之打尖。皆不喻其字義,或曰中途為住宿之間,乃誤間而為尖也……又見宋元人小說,謂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誤為尖也。

從這個記載中,我們能看到不少的東西,比如說所謂的“打尖”就是指出門在外的人到客棧中吃飯休息一會,然後離店繼續趕路。只不過,為何會將其用“打尖”兩個字來表示,我們不得而知。

而福格則又提到“打尖”中的這個“尖”字很可能是“間”字的誤傳,原本應該是“打間”,意思是在旅途中,還不到住宿的這中間的時間來吃飯休息。而“打間”說著說著就成了“打尖”。

“客官,打尖還是住店?”為什麼會說“打尖”

當然,福格還提到了另一個詞,即“打火”,這同樣能用來形容在旅途中短暫停留,於客棧中吃飯休息。“打火”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所謂燒火做飯,做飯必須用到火,所以很多時候用“打火”來形容出門在外的人於客棧中吃飯做短暫停留。

只是,“打火”這個詞用著用著就成了“打尖”,至於這其中有什麼意思,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根據很多小說和戲曲的記載,宋元之前的人,在形容途中之餐時多用“打火”這個詞,比如元朝時期王實甫在《西廂記》中就有記載:“咱早行一程兒,前面打火去。”

當然,不管是“打間”、“打尖”還是“打火”,到了後來就都成了“打尖”,至少影視劇和各種描寫古代的小說為讓我們狠狠記住了“打尖”這個詞。

而“打尖”這個詞,雖然在古代看來似乎並不能真的解釋清楚,至少沒有完美答案說明為何要用“打尖”兩個字來形容途中之餐,但到了現在,似乎還是能解釋的。

“客官,打尖還是住店?”為什麼會說“打尖”

曾火遍大江南北的大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就很能說明問題。《舌尖上的中國》講的自然是美食,美食要用舌尖來品嚐,用牙齒來咀嚼,所以還有一個詞叫做“打牙祭”,說的就是偶爾吃上一頓豐盛的大餐。

從這裡來說,用“打尖”來形容吃飯自然說的過去,就是“打發舌尖”的意思,當然,這種解釋未必準確,不過雖然看起來像是強行解釋,但於現在看來也不失為一種解釋,所以姑且也能這樣來講一講。

實際上,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成就了數不清的典故和成語,更有“十里不同音”的方言,這成就了我們今天無比豐富的寶貴文化遺產。

“客官,打尖還是住店?”為什麼會說“打尖”

而“打尖”這個詞在北方一般就是上面說的出門在外的人進店吃飯休息的意思,而在南方,尤其是廣東一帶,就成了不守秩序而插隊的不文明行為。

在北方是途中之餐的意思,而到了南方,則成了插隊的意思,這大概就是不同地區的方言差別巨大所造成的。不能不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好好研究和學習。

當然,“打尖”在廣東方言中的這個意思並不經常出現,而且似乎也是誤傳,原本應該是“打櫼”,後來傳著傳著就成了“打尖”,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們的漢字在千年的流傳中,很多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同音字之間,很多在長時間的流傳中就變了模樣。

TAG: 打尖打火意思客棧之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