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阻擋的不是節日,而是節日背後的感情

節日確實是一種文化,任何一個節日背後都有一段或長或短的文化史,但

節日文化

必須化入情感,然後才能形成自覺

節日一般源自祈福、祭祀,或者是紀念,這些行為都有理性的外表,其表達往往是“為了什麼,而在這一天做什麼”,這屬於理性認知,但接納一種節日,或者說過一種節日,則需要感情的驅動,如果沒有感情驅動,那麼在內心裡就會排斥這個節日。

如果

熱衷某個節日,那麼一定有感情的驅動

。當然,對於孩子們來說,喜歡節日或許僅僅是因為在節日這一天能夠自由地吃喝玩樂,但這種喜歡看似源自官能或理性認知,其實感情卻是終極動因——快樂。

如果將節日作為感情的實現,那麼節日也可以成為感情達成的理由。

如果外來節日能夠被接受,或者一個族群去過另一個族群的節日,要麼這個節日能夠作為感情的寄託,要麼可以作為感情達成的理由

更多節日都偏重於精神,這是文化的昇華,也是人在物質需求之上的精神追求,滿足官能需求只是必要的輔助,吃文化與遊戲文化雖然會融入節日,但感情卻是節日能夠得以延續的命脈。

如果說節日不過就是感情的寄託或用來表達感情,那麼只要一個節日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會有人過這樣的節日。

那麼,過一種節日是否會造成所謂的文化入侵呢?表層文化的輸入一定是有的,但難以實現“文化殖民”,更難以化為一種信仰,因為還沒有發現這樣的例子。

藉助節日實現文化輸出,必然要經歷“本土化”,外來節日文化需要與本地文化嫁接,包括過節日的內容、主題和主要形式,而所有這些都需要感情的激發,如果沒有感情的激發,這樣的節日終究會沒落。

節日是將平常的日子變得不平常,在節日裡需要打破日常的言行,同時需要增加節日內容,而增加的理據,一是節日本身的文化,二是人們的感情需要。

中國傳統節日主要分作三類:一是出於祭祀的需要,比如小年、大年、清明節、鬼節等,二是對自然的響應,比如春節及二十四節氣等,三是對人事的關懷,比如元宵節、中秋節、七夕節、重陽節等。

節日總是有來由,所有“來由”看起來都是理性表達,但是能夠讓人們深深認同的,卻是節日背後蘊藏的感情。

如果一個節日的本身不能承載必要的感情,只是一種“說法”,那麼慢慢就會被人們忽略

人是看似理性實則感性的動物,人不是依照程式執行的機器人,而是依靠肉身運轉的動物,官能感覺與感情狀態才是人對這個世界最真實的體驗,僅有理性不足以讓人憂傷或快樂,喜怒哀樂的終極決定者是人的感性與知覺。

現實當中人們的言行,尤其是在感情穩定狀態的言行,表現出了十足的理性,但實際上,

所有理性的一面都是感情過濾,或者說感情認可之後的結果

為了保護我們的感情,我們不得不表現出理性一面,其實每個人都想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只是現實的生存境遇不允許而已。

回到節日上面來。

節日一定是經過了多數人的感情認同才能被接受,並且是在經過了感情上的認可之後,才上升到理性層面,然後將其固定下來,形成了所謂的節日

如果感情需要,那麼理性很難扭轉。如果一個節日可以滿足一類人群的感情需求,或者說可以寄託某一種感情,再或者說可以成為感情達成的一個理由,那麼這些人就會去過這個節日。

感情能夠被轉移,被淡化,被扭轉,但只能採取“大禹治水”的辦法,甚至只能交給時間。

有些節日確實是商家炒作起來的,但商業炒作一定是迎合了受眾的某種感情需要,一定找到了合適的理由,否則365天都會被炒成節日,但實際卻是,節日數量很有限。畢竟

人們的情感是有限的,不能被無限分攤,如果天天都是情人節,那麼也就天天不是情人節

節日是一種情感表達方式,

如果一個族群的情感表達方式欠缺,而一種節日恰恰彌補了這樣的欠缺,那麼這個節日就會被認可,母親節、父親節的流行,遵從的就是這個邏輯

說來也怪,崇尚孝道幾千年的國家,竟然沒有傳統的母親節、父親節,或許已經崇尚到了每天都應該是母親節、父親節,但事實卻是,從西方傳入的母親節、父親節已經漸漸流行。

人類的知識儲備越來越多,人似乎越來越理性,至少越來越現實,如果文明的程序在向機器人方向發展,那麼無疑是人類文明的災難。

在廣闊無垠的無機世界,誕生了有限的有機生命,直至誕生了極富理性的高等生物——人類。文明在向前進發的同時,似乎一直在抑制感情的一面,變得越發理性,但我們不應走回無機世界——機器人的世界就是無機世界。

人所具有的感情溫暖,才使得人成為人,極度理性的人是可怕的人。

人需要提防感情荒漠化,而很多節日恰恰能夠帶來感情的溫暖,可以防止

感情荒漠化

2021年12月25日

TAG: 節日感情理性文化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