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舞龍“守藝人”何健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人都因自己是“龍的傳人”而驕傲,古書《漢書·西域傳贊》中便有關於舞龍運動最早的記載,但如何將舞龍運動傳承下去則需要新一代年輕人的努力和熱愛。然而,對於何健來說,只是將舞龍運動推廣出去已十分艱難。

曲靖舞龍“守藝人”何健

認識舞龍運動專案,傳承百年文化

何健作為曲靖市麒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民俗技藝舞龍傳承人,16年來,他一直致力於將舞龍這項運動傳承下去。1984年出生的何健,今年已經37歲,他2006年從成都體育學院畢業回到曲靖後,便來到麒麟區第七中學擔任體育教師。由於在大學裡他就讀的是民族傳統體育學專業,因此,工作後他便產生了組建舞龍隊的想法,他希望孩子們能接觸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

曲靖舞龍“守藝人”何健

曲靖地區的舞龍運動最早起源於明清時期,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間,每到春節,曲靖城區的大街上就能見到舞龍舞獅隊。

每次舞龍的服裝也頗有講究,曲靖舞龍隊大多以武術特色服飾或當地少數民族服飾為主,樂器包括了鼓、鈸、鑔、大鑼和小鑼等。而在舞龍表演過程中,每一位成員都必須把基本動作和術語銘記於心:舉珠、端珠、亮相、倒珠、舉龍、擎龍、端龍、拖龍、滑把、換把,每個動作都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方可熟練掌握,不得有半點怠慢。據何健介紹,要做好以上動作不僅對專業技巧有要求,就連小八字步、大八字步、丁字步、跪步等腳下功夫也不得有半點怠慢。關於舞龍的動作與造型,也有講究,所以我們平常看到的龍身隨音樂起舞,並非隨意而為。

舞龍運動是一個需要團隊協作的運動,所以對每名隊員的動作、腳步嫻熟程度,及隊員之間的信任程度、配合緊密度等都有極高要求,只要有一個隊員失誤就會影響全隊,還容易讓自己或隊友受傷。

曲靖舞龍“守藝人”何健

舞龍隊“招兵買馬”困難重重

何健認為,曲靖舞龍運動逐漸被人們淡忘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沒有“守藝人”,而“守藝人”缺失無非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不賺錢,無法維持生計;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存在考段、考級,無法證明自己的水平,沒有“招牌”自然也無法招生。

曲靖舞龍“守藝人”何健

報名的學生太少、組建舞龍隊至少需要10個人,舞龍隊組建初期,召集足夠多的學生成了最大的難題。何健告訴記者,剛開始和學生家長溝通時,每一個家長都會問同一個問題:“練這個可以幹什麼,中考能不能加分?”面對這樣的問題,何健也只好實話實說。他告訴每一位家長:“雖然學習傳統文化不可以考級,也不可以為中考加分,但作為中國人,我們的孩子不該把傳統文化丟了。”最終,憑藉著何健耐心地宣傳,越來越多的孩子來到舞龍隊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麒麟區第七中學一支小小的舞龍隊正式“出道”。

曲靖舞龍“守藝人”何健

從舞龍舞獅中學會團結合作與堅韌

舞龍舞獅這項運動的基本功就是靠一把凳子開始,因為常年練習舞龍舞獅,何健的雙手佈滿了老繭和傷口。何健告訴記者,基本功一定要練到能把凳子端穩,才能與隊友一同舞動“真龍”,但最快也要幾個月才能端穩。何健挑選學生從來不挑剔,只要報名,他就會盡心盡責去教,且那麼多年他都是免費教學。“只要有人願意來,只要能吃苦耐勞就夠了。”何健說。

當問起何健從這項運動中獲得了什麼時,他這樣說道:“舞龍運動最考驗團隊合作能力,隊員們只有學會相互包容和照顧,才能順利地完成整場演出。舞龍表演過程中,如果一個學員慢了,那所有人就要放慢節奏,不然這支隊伍就完成不了所有的動作,但只要大家團結一心,配合一致,就一定能給觀眾呈現一場出色的表演。”

曲靖舞龍“守藝人”何健

舞龍隊成立16年來,何健從不叫苦,即使先後注射了12次封閉針(將激素類的藥物和區域性麻醉藥物混合在一起注射到疼痛或者炎症的部位),大大小小的傷口,共縫合過40多針,他也不覺得辛苦,因為這是他的熱愛。

但是,最讓他感到欣慰的還是家人對他的認可和支援。“有時候幾年都捨不得給我買一件新衣服,但買舞龍舞獅道具他卻很捨得。”何健的妻子告訴記者,因為他的堅持,讓一些以此為生的老手藝人能繼續從事這門手藝。

今年已經是何健組建舞龍隊的第16個年頭,目前他在曲靖的成年人中組建了兩支舞龍隊——曲靖麒麟龍龍獅隊和沾益區白水社群泉關舞龍隊。2019年,何健被確立為曲靖市麒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民俗技藝舞龍傳承人,作為非遺傳承人,發展傳承舞龍技藝,是何健的責任,他也為之感到自豪!

曲靖日報記者 陳泓潔 文/圖

TAG: 舞龍何健舞龍隊曲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