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局將近,危機並存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歷史也總是會玩出很多新花樣。

辯證來看,歷史就是在週期規律中螺旋前進的過程,會有一些相似性,但不會完全一致。

8月19日美聯儲公佈的會議紀要裡,包含了美聯儲官員正式討論縮減QE的內容。使得美股出現一波跳水。隨後歐洲股市下午也出現一波殺跌,亞太市場同樣受到影響,A股雖然連續兩天都走出了探底回升的走勢,但深受其影響的外資持續出逃,也同樣值得警惕。

明知道當前印鈔對美國經濟和就業沒好處,只對美國金融市場維持泡沫有好處,卻仍然張嘴閉嘴就是就業和經濟,完全不提美國金融市場的泡沫化風險。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金融市場裡的預期是很重要的,炒股就是炒預期。

所以,當確定美聯儲有轉向預期之後,股市可能就會有提前反應,這也是為什麼近一段時間美股都開始走弱的緣故。

美股是從今年5月份,就開始高位橫盤震盪,這3個多月下來整體並沒有漲多少。

美聯儲只是討論縮減QE就有如此大的威力,未來加息怎麼辦?

時間稍稍往前回溯,8月18日,美聯儲的逆回購規模已經達到了1。11萬億美元,這是連續第6天逆回購規模超過萬億美元規模。

美聯儲的逆回購是收回流動性。這等於是,美聯儲左手QE印鈔釋放流動性,右手逆回購收回流動性,對美國經濟和就業,實際根本沒有意義。

之所以這樣玩這些自欺欺人的把戲,完全只是因為美聯儲一旦縮減QE力度,甚至縮表和加息,就會戳破當前美股和美債泡沫,讓美國金融市場崩盤。

2014年下旬至2015年中,A股也經歷過槓桿帶來的虛假繁榮,上證指數在14年中旬創出1849的新低,但隨後自2000點左右的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飆升至5178的高點。在此期間,由於“相信”的力量,相信股市會繼續繁榮下去,相信資本的力量,槓桿被不斷的放大,民間的信貸甚至達到10倍的水平。

然而,泡沫破滅的速度,往往更快。

隨著2015年年中緊貨幣、緊信用的政策出臺,A股歷史上最大級別的股災也迅速上演,僅僅半年多的時間,藉由三次瘋狂的快速殺跌,多次上演千古跌停,上證指數就由5178的高點迅速跌回2600點左右。

美股同樣經歷過類似的“槓桿牛”行情。

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飽經戰火的歐洲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大量的訂單不斷的轉移到當時的世界工廠:美國。隨著全球財富不斷的向美國轉移,恰好又經歷了技術創新和突破,生產力和效率都大大提高,帶動美國經濟整體向上,成為世界第一。

在經濟環境一片大好的情況下,資產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不論是樓市還是股市,都迎來了空前的繁榮。同時,自由化的市場經濟又開始迅速導致寡頭壟斷開始出現,貧富差距也開始迅速拉開。

1921年至1929年期間,道瓊斯指數十年翻了五倍,不斷創出新高。

因為資產價格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美國民眾不斷把自己的積蓄掏出來,投入到股市,他們相信繁榮會持續下去。

給炒股的人配資是當時最賺錢的生意之一,利率動輒超過20%。人們甚至可以借經濟人貸款來炒股。只需要支付總價的10%,就可以十倍槓桿炒股。這與2015年A股所經歷的情況如出一轍。

在美聯儲低利率的推波助瀾之下,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洗劫了持有現金民眾的購買力,刺激了老百姓加槓桿,紛紛加入到股市樓市的投機中,大量資金湧入股市和樓市。

然而,在1928年,雖然美股尚未見頂,但美聯儲對股市過度投機表示了關切,開始用加息的方式遏制信貸膨脹。隨後在1929年10月,加息的高潮來了。不管是長期貸款還是短期貸款利率都在這個月達到了高峰。

最終,1929年10月24日,美國股市開始暴跌。

變局將近,危機並存

期間雖然胡佛政府力圖救市,但無濟於事。美國股市大崩盤,一直持續到1933年,道瓊指數,也由1929年10月386點,跌到到1932年7月8日的40。6點。這場股災,無數投資者跳樓,多年的血汗錢化為烏有,許多投資界大佬,包括巴菲特的老師——華爾街教父,價值投資之父,本傑明。格雷厄姆也未能倖免,甚至最後誘發了從美國到全世界的經濟危機,乃至二戰的爆發。

當下,在無限印鈔的大背景之下,美國和歐洲製造業PMI確實急劇復甦,就連因為封城停滯的服務業,也開始復甦了。甚至,幾個華爾街的大投行,都對美國2021年的經濟增長,給出了很高預期。

然而,在近期,高盛對美國經濟增速“突然”不樂觀了,三週內兩次下調GDP增速預期,同時預計通脹還會繼續上升。

三週之前,高盛下調了美國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GDP增長預測,分別下調1%至+8。5%和+5。0%,“因為美國服務業復甦不太可能像預期的那樣強勁”。本週,高盛第二次下調美國經濟增速,將美國三季度GDP增速從 8。5%下調至5。5%,而首次預測值為 9。5%。

誰都知道當前美聯儲已經被美國金融市場綁架。美聯儲能夠死撐著的時間也是有極限的,美聯儲不可能永遠一直這樣印鈔放水下去。在超過一個臨界點的時候,美聯儲也必然是會開始縮減QE,然後縮表甚至加息。

此時再看高盛的預測,就讓人不得不覺得,美聯儲能夠繼續死撐著的時間不會太久了。

量化寬鬆的不負責任印鈔,只是養肥了富人,會導致富人越富,窮人越窮,是劫貧濟富的流氓行為,會加劇貧富差距分化。當前美國的貧富差距分化程度,已經超過了1929年大蕭條前的巔峰狀態。

從客觀辯證角度來說,既不能完全無視外部因素的影響。當然也不能過分誇大外部因素的影響。

我國自2017年成立金融委後,就越發重視這種風險意識,和對重大系統性金融危機的防範。在8月17日召開的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除了提出讓大家很關注的“共同富裕”,還提到統籌做好重大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工作。

另一方面,作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竟然提出“經濟內迴圈”。在完整的產業鏈支援下,不論是食品、醫療、紡織、軍工……任何一個領域都沒有出現明顯短板,類似蘇聯,在及其強大的軍事實力下,卻出現了老百姓排隊買麵包的場景。並且,擁有足夠大的需求市場,而需求會倒逼企業進行創新和擴張,是一個國家保持經濟活力,提升社會財富的重要前提條件。從消費市場來看,中國在2019年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單一消費市場,內在需求旺盛,這是中國未來經濟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就實現不了內迴圈,國內產業空心化,大部分產品的生產地都在海外,如果有一天中國對美國進行了全方位的封鎖,美元霸權決定了美國經濟必須是一個外向型經濟,開放交流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源動力,一旦失去了印度東南亞的代工廠,南美的資源供給地和商品傾向地,美國印的美鈔就必須自己消化。

就單個國家而言,目前全世界唯一有底氣說,如果你們太過分,我就自己一個人玩的,只有中國。

對於A股而言,外資的影響力近幾年也確實逐步加大,但更多的,仍舊是在情緒面。

前兩年間雖然以北上為首的外資不斷買入,但真正推動白酒、醫藥股價持續上漲的,還是內地公募機構。而近期外資出逃引發的白酒、醫藥股下跌也只是表象,實質上,內地公募機構早在一季度就已經開始調倉。

對於成熟型行業而言,由於已經進入寡頭壟斷的存量市場結構,業績增速自然會大幅放緩,並且必然遵循經濟規律。

隨著業績的不斷增長,其基數也會不斷增大,因此業績增速持續保持高增本身就是不現實的。而如果於此同時,股價上漲的速度遠遠快於業績增速時,自然會導致價值高估。溢價行情是需要持續不斷的增量做支撐的,當增量不足時,自然會引發股價回撥。

恆瑞醫藥業績爆雷,貴州茅臺業績增速下滑,泰格醫藥、愛爾眼科均已進入難以逆轉的下跌趨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前幾年的上漲早早就已經兌現了近幾年的業績增速預期,早在一季度的調整過後,二季度的反彈就已經明顯表露出疲態。

即使消費龍頭們鉅額的市值拖累著指數,致使指數處於滯漲震盪的過程中,而增量卻仍舊不斷湧入。不論是公募規模,還是兩融規模,都一直處於擴張狀態,因此成交量也一直處於萬億級別。所以,高位股的下跌力度是要遠大於指數的回撥力度的,這也就意味著,市場是處於在一個高低切換的過程中,而不是處於在一個泥沙俱下的恐慌性拋售的過程。

同樣的,當業績增速不斷放緩,其基數自然也會不斷變小,在此過程中,往往悲觀情緒會被放大,任何利好都被忽略,任何利空都被放大過度解讀,從而導致股價下跌的速度遠遠快於業績增速放緩的速度,導致其股價出現嚴重的價值低估。因此一旦業績增速觸底拐頭,就會進入新一輪的業績高速增長。股價自然能夠迎來修復行情。

所以,在警惕外部因素帶來的風險的同時,也要認識到,風險當中所蘊含的巨大機會。

TAG: 美聯儲美國增速美股Q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