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片排名前六的專家都是中國人,但為何中國還是造不出光刻機

全球晶片排名前六的專家都是中國人,但為何中國還是造不出光刻機

荷蘭著名的公司阿斯麥曾經那麼公開諷刺我們,把光刻機的圖紙給中國,他們也造不出光刻機。

確實,說到晶片,這基本上是中國高科技企業的一個傷疤。只要美國在晶片上一卡我們的脖子,我們的科技就難以向前。

但你們是否又知道,荷蘭在這樣對我們諷刺已經是非常給我們面子了,沒扯掉我們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這塊遮羞布就是,在全球最頂尖的100個晶片專家裡面,排名前6,也就是第一到第6名的專家,清一色,全是中國人。而且裡面還有5個是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

聽到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原來,這才是最大的諷刺。全球最頂尖的專家是咱們的,但咱們就是製造不出來。

全球晶片排名前六的專家都是中國人,但為何中國還是造不出光刻機

我們看看全球晶片專家第一人,叫楊培東,1971年出生於蘇州市,本科畢業於中科大,然後赴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最後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終身教授。2016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全球晶片排名前六的專家都是中國人,但為何中國還是造不出光刻機

排名第二的是殷亞東,跟楊培東是老鄉,都是江蘇人,奈米技術的超級專家,1992年考入中科大,畢業後,前往華盛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最後留在美國,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勞倫茲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工作,現為該校終身教授。

全球晶片排名前六的專家都是中國人,但為何中國還是造不出光刻機

排名第三名是黃暄益,出生於中國臺灣,本科就讀於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這是前六名中唯一不是出自中科大的學生,現任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教授。

怪不得臺積電能有那麼好的發展,人家學有所成都回去報效家鄉了,咱們大陸的,我就不說了。

全球晶片排名前六的專家都是中國人,但為何中國還是造不出光刻機

第四名是夏幼南,也是江蘇人,1986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現在在喬治亞理工學院當教授,他從事奈米技術、材料科學和表面化學的研究,對整個晶片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全球晶片排名前六的專家都是中國人,但為何中國還是造不出光刻機

第五名叫孫玉剛,終於不是江蘇人了,是山東人。1992年考入中科大。畢業之後去美國讀博士,最後留在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奈米材料研究中心從事獨立研究工作,是奈米材料合成實驗室負責人。

全球晶片排名前六的專家都是中國人,但為何中國還是造不出光刻機

第六名是吳屹影,1998年畢業於中科大,也同樣是美國留學,畢業之後,留在美國了。

所以我們都發現了一個共同點,除了中國臺灣那個哥們,其餘的都是中科大畢業的,然後轉去美國留學,學有所成之後,就留在那建設美國了,不回來了。

原因是什麼?不能否認教育出了問題,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過去我們對半導體領域的發展不夠重視,氛圍不夠好,公司提供的崗位比較少,能學習的機會比較少。

所以這就是造成了大量人才去美國留學的原因。這是非常致命的。

全球晶片排名前六的專家都是中國人,但為何中國還是造不出光刻機

雖然中國現在有很多企業,包括中芯國際,華為,小米,騰訊,甚至連格力都在紛紛出錢,出力搞晶片,但短時間之內是難以成效的。培養人才,吸引人才,拉攏人才,都需要行業的背景,氛圍,還有時間。

而且晶片、光刻機這個產業,確實是門檻很高的行業。

就說光刻機好了,他並非單單靠一個國家就能獨立完成的,他需要全球將近5000多個企業提供最好的零部件來完成。

就關關一臺小小的光刻機,他裡面的零件就有10萬個以上。

全球最頂尖的光刻機生產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裝置製造商之一,也就是剛剛那個諷刺我們的荷蘭巨頭,他一年的光刻機產量也就不到40臺。

全球晶片排名前六的專家都是中國人,但為何中國還是造不出光刻機

知道我們一年在進口晶片上要花多少錢麼?3500億美元。而且人家不一定賣給咱們,這還得看老美的臉色。

如何大力發展我們的半導體產業,成為了重中之重。目前中國擁有跟晶片相關的公司就有將近7萬家,去年註冊關於晶片的公司就有2萬多家。

隨著華為等龍頭企業帶動起來的發展,目前已有不少人才在回籠。比如說尹志堯、梁孟松博士、弘芯、蔣尚義等人。

雖然可惜的是,他們並非是全球最頂尖的,也並非那排名前六的6個人之一。

但至少我們看到了發展,看到了改變,看到了氛圍在慢慢形成。

只有不斷給國內的晶片市場,半導體市場注入更多的條件,提高相關人才的教育,加強對大學生的愛國教育,未來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才留在國內發展。我們的半導體行業才會越來越強。

TAG: 晶片光刻機中科大我們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