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了解宣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宣紙

宣博課堂開課啦:

歡迎大家來到宣博課堂。中華文明歷史悠久,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宣城市博物館特意為大家帶來了線上文化微課堂。本次課題是“宣紙探秘之旅”,我們將透過對宣紙製作原料和工藝的介紹,讓大家瞭解宣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宣紙探秘之旅

— 導 言 —

宣紙製作技藝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造紙術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宣紙是傳統手工紙品最傑出的代表,居文房四寶之首。

宣紙產地介紹

宣紙產地在安徽涇縣西南方的小嶺一帶,那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特殊的喀斯特山地適合青檀樹的生長,沖積平原則適宜生產長杆水稻,青檀樹和水稻杆均為宣紙製造提供了優質的原料。涇縣境內有多條河流,尤其是烏溪上游的兩條支流,一條屬淡鹼性,適合原料加工;一條屬淡酸性,適合成紙用水,人們世代相傳製造宣紙,以為生計。

一起來了解宣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宣紙

宣紙紙品特點

宣紙質地純白細密,紋理清晰,綿軟堅韌,百折不損,光而不滑,吸水潤墨,宜書宜畫,防腐防蛀,故有“紙壽千年”、“紙中之王”的美稱。歷代文人墨客書畫名家無不珍愛喜用。用宣紙題字作畫,墨韻清晰,層次分明,骨氣兼蓄,氣勢溢秀,濃而不渾,淡而不灰,其字其畫,躍然紙上,神采飛揚,飛目生輝,產生出特殊豐滿的藝術效果。郭沫若參觀涇縣宣紙廠時題詞說:“宣紙是中國勞動人民所發明的藝術創造,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離了它便無從表達藝術的妙味。”

一起來了解宣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宣紙

宣紙製作技藝

宣紙以青檀皮為主料,按比例配入沙田稻草漿,整個生產過程由一百多道工序組成。宣紙的手工製作和紙質特點體現了傳統技藝的長處,這一技藝尚不能用機制代替。

一起來了解宣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宣紙

圖:攤曬宣紙原料。資料圖片

圖:錘皮,將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分別處理,製成燎皮漿和燎草漿。張俊攝

一起來了解宣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宣紙

圖:撈紙,二人抬著紙簾在紙槽中入水晃動抄制兩次完成一張宣紙。張俊攝

一起來了解宣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宣紙

圖:撈紙,紙張的厚薄均勻全憑經驗。

圖:曬紙,把溼宣紙一張張從紙帖上揭下。

圖:剪紙,按照宣紙不同尺寸規格裁剪毛邊,最終成型。

它傳承千年,不蛀不腐,使得文書典籍、書畫珍品得以千古傳存,被譽為“千年壽紙”。玉骨冰肌、綿韌潔白,獨特的品質使它和藝術共生,與文化共存。“輕似蟬翼白如雪,抖似細綢不聞聲”,細分工序108道,歷時3年完成,這就是宣紙。

一起來了解宣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宣紙

宣紙除了題詩作畫外,還是書寫外交照會、儲存高階檔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紙。我國流傳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書畫墨跡,大都用宣紙儲存,依然如初。所謂“墨分五色,”即一筆落成,深淺濃淡,紋理可見,墨韻清晰,層次分明,這是書畫家利用宣紙的潤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運筆疾徐有致而達到的一種藝術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變色。少蟲蛀,壽命長,故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十九世紀在巴拿馬國際紙張比賽會上獲得金牌。

END

今天的微課堂就到這裡了,我們將不定期向大家推送精彩內容。如果您有什麼想了解的知識,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們。感謝閱讀,歡迎分享,謝謝!

(部分圖片及資料來源於網路,由小編整合。如有侵權,請聯絡後臺。)

end

TAG: 宣紙青檀課堂技藝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