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死觀生:中國文學中有名的悼亡詩詞有哪些,有何價值?

悼亡詩是我國古代文學中流傳久遠的一種詩歌形式,它主要透過敘事、憶舊來懷人、寄情。西方美學家喬治桑塔耶那在《美感》中說:“一個有真正審美知覺的民族,創造出傳統的形式,透過代代傳頌意味深長的固定主題,表達出生活中樸素的哀怨情懷。”我們會發現悼亡詩中表達的感情不只是對亡者的無限懷思,對逝去歲月的追念,更有在看似悲觀的哀嘆中,寄託詩人對生命的留戀。正如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中評價悼亡詩:

"表面看來似乎是如此頹廢、悲觀、消極的感嘆中,深藏著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對人生、生命、命運、生活的強烈的欲求和留戀。"

由死觀生:中國文學中有名的悼亡詩詞有哪些,有何價值?

一、從感人至深的名作看悼亡詩詞的演變

祭悼文學在中國文學中起源很早,人類對死亡的認識是複雜的,古人相信靈魂不死,所以在喪葬中常有巫術,其中的咒語可以說是祭悼文學的雛形。悼亡詩是對逝者的懷念,多用第二人稱的手法,猶如寫給亡靈來看,可能是給亡夫,也可能是給亡妻。最早如《詩經·唐風》中的《葛生》,就是一位女子對丈夫的悼念之作。但是,由於古代女子精於筆墨者較少,所以後世以丈夫視角悼念亡妻的作品更多。

從《詩經》以後,悼亡詩的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一些變化。悼亡詩的形式有以下特點:語言明白如話、格調哀怨、結構嚴謹,通常用白描手法來刻畫夫妻共同的生活場景或者記憶深刻的生活片段。晉代之前,悼亡詩的數量較少,現存的僅僅有《葛生》和漢武帝的《李夫人歌》,大都句式簡單,內容質樸。

晉代潘岳的《悼亡三首》給後世悼亡詩很大的影響。在內容上,睹物懷人,氣氛悲愴;在形式上,第一次用“悼亡”二字作為題名,圍繞著悼亡妻的主題展開,用三首相關聯的組詩。《悼亡三首》開創了悼亡詩的新的藝術境界,第一次在詩中直白地表達對妻子的深情懷念,打破了禮教的設防。

到了唐代,元稹的悼亡詩尤其引人注目,以《遣悲懷三首》最為出名。

這三首詩用的是七律的形式,從對往事的回憶入手,寫出對亡妻的懷念,“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是千古流傳的名句,情感深沉而幽怨。

宋代蘇軾將悼亡的主題引入詞中,最有名的經典之作是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

,從感慨生死兩隔起頭,“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情感深摯,感人涕下,到“明月夜,短松岡”一句景語結束,留下無限韻味和想象。自蘇軾後,又有賀鑄的《半死桐》最為打動人。

由死觀生:中國文學中有名的悼亡詩詞有哪些,有何價值?

明清兩代,社會動盪,歷史顛覆,詩人在悼亡的同時,還增添了一種國破家亡的悲憤和沉痛。湯顯祖、徐渭、蒲松齡、王夫之皆有悼亡作品。

清代悼亡詞影響最大的是納蘭性德,生於鐘鳴鼎食之家的貴公子卻情感細膩,重情重義。

二十三歲,結髮妻子辭世,他在接下來的八年生命中,寫了約五十多首詞悼念亡妻,寄託對妻子的懷念情感,還有對往昔生活的追悔。

此後,悼亡主題的詩詞仍然層出不絕,但很少作品能超越前者。

二、 從中西對比中看中國悼亡詩詞的特點

與西方悼亡文學作對比,會發現西方的悼亡詩遠少於中國的,在數量上十分懸殊,僅僅是約翰·彌爾頓、哈代、勃朗特等一些悼亡之作。究其原因,最終的就是中西方對死亡的態度不同,進而導致中國人談“死”色變,而西方則是寧靜平和。

死亡是人類最大的恐懼,“死亡意味著毀滅,以及生存的無價值”,死亡是籠罩在人類生存上的巨大陰影。西方文明起源於兩希文化,希臘文化的核心是“樂生惡死”,追求現世的安穩和享樂,伊壁鳩魯說:“死亡是一件和我們毫不相干的事情”,而希伯來文化“樂死惡生”,他們認為死亡是通向天堂的必經之路,《聖經》中說:“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由於基督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死後靈魂可以脫離肉體的束縛,升入極樂的天堂之中,使得生者減輕了親人離世後的悲哀,增加了對死後的幻想,因此總體來說,西方對死亡抱著灑脫而平和的態度,所以在西方文化中,人們普遍認為存在著另一個美好的天國,彌爾頓想象他與亡妻的會面將是在天堂:“我彷彿看到去世不久聖徒般的妻,回到了我身邊……我相信我還能再度在天堂毫無障礙地充分地瞻視。”對於逝者的悼念作品就比較少。

而在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是沒有輪迴之說的,道教將“道”奉為圭臬,主張超越生死,達到“無所待”的境界,因此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沒有消解,不能平靜地直視死亡,談“死”色變。主流文化儒家思想是“不語怪力亂神”的,對於死亡是採取避而不論的態度,所以,接受儒家思想薰陶計程車大夫者更是本著經世致用的態度,對死亡的恐懼是被壓抑的,在悼亡作品中,表現出畏懼的態度。再加上西方的夫妻關係是平等的,女子的社會地位較高,互相是尊重而獨立的地位,在一方離世後,不會有太多的愧疚和自責感。而中國的夫妻是互相繫結的關係,雙方有著責任感和道德感,在悼亡中,常有生者表現出悔恨和自責的情感,一方死後,另一方會有強烈的自省意識,而且極力美化妻子的形象,將缺憾之處避而不談。

由死觀生:中國文學中有名的悼亡詩詞有哪些,有何價值?

因此,中國的悼亡文學表現出以下特點:

美化逝者,對亡者的描寫超出真實的程度,且側重一個"善"字,妻子夜織棉衣的關愛,生活困頓時的無私奉獻,但很少是描寫的外在的體態美;從選取的內容上看,多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冷火補衣、軒窗梳妝的小事;從表達的感情看,中國夫妻之間的感情是親情,很少談及愛情,帶有強烈的倫理情味。

三、由死觀生——悼亡詩詞的價值

悼亡詩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因為其在中國文學中有著獨特的地位。首先是它擺脫了“三綱五常”的束縛,男女可以直接地表達情思,流露真情實感。夫妻長久地相扶持生活,當一方逝世後,另一方的情感如決堤般,雖囿於禮教,不能多言,但是在悼亡詩中,作者要做的是將情感本身外化,既是寄託自己的情感,也是將詩說給逝者,更加有一份尊重和真實在。

悼亡詩雖是對亡者的哀思,卻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規律,喚醒了人們心中對生老病死的思考。人們忙於日常的衣食住行,以至於沒有時間去感受生命,失去了對自我生命的體認。而悼亡詩就是將生死置於面前,將死亡的事實展露出來,引發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感和悲痛感,使逐漸麻木的心靈出現瞬間的震顫,思考生命的真諦,不只是對逝者的,還有對自我生命的深入思考。

元稹說:"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蒲松齡說的:"邇來倍覺無生趣,死者方為快活人!"這些詩作看似低沉而消極,實際上,"深藏著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對人生、生命、命運、生活的強烈的欲求和留戀。"

在古人心中,有著深沉的生命的意識,人不能長生,因此古人常透過飲酒、秉燭夜遊的方式來增加生命的長度和密度,體現出積極的人生態度。可是,他們並不是簡單執著於單純的享樂,不然在亡者之後,可以另覓新歡,但是他們心中深處有著對生命的理智的思考,亡者令人悲嘆,卻也反作用於人們去清醒地把握生活,尋找生命的真諦。

由死觀生:中國文學中有名的悼亡詩詞有哪些,有何價值?

悼亡詩在現在看來,有著陳舊而腐朽的思想,一些詩歌中對女子的審定標準是“三從四德”,透露出濃厚的封建氣息,這使得悼亡詩被打上了時代的烙印。但是一些優秀的作品如蘇軾的《江城子》、賀鑄的《半死桐》、納蘭性德的《蝶戀花》等,都以其真摯的情感、生動細膩的語言而流傳至今,有著不曾衰減的藝術魅力。

TAG: 悼亡死亡生命亡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