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專題」5、6月份如何提高小龍蝦存活率

近年來,隨著小龍蝦價格持續走高,許多養殖朋友為追求高產,養殖密度也越來越大,帶來的養殖問題也越來越多。其中,小龍蝦白斑症病毒病最為嚴重,發病週期長,死亡率高,治療難度大。

白斑症病毒病發生在水溫20-30℃,在25-28℃時最為嚴重,當水溫低於20℃或高於30℃時,死亡基本消失。小龍蝦發病後,停止攝食,反應遲鈍,游泳不規則,時而在池邊慢遊或伏臥於水底,頭胸甲易剝離,空腸、空胃,有的肝胰腺萎縮或色澤變淺。

「小龍蝦專題」5、6月份如何提高小龍蝦存活率

病毒感染後侵入機體細胞內部,藥物無法直接作用於病毒。所以,徹底治療病毒病是極為困難的,只能透過提前預防來減少發病及死亡,建議:

1、多增氧

小龍蝦在陰雨天池塘缺氧的條件下蛻殼時,會出現打殃、無力,蛻殼不遂或軟殼的情況,體質弱,極易誘發病毒病的發生,進而出現死亡,所以保證池塘溶氧很關鍵。而且,池塘溶氧充足時,能有效抑制池塘有害細菌的繁殖,進而減少因細菌感染而加重死亡。實際上,溶氧不足是許多病害發生的主要誘發因素,養殖過程中常因溶氧問題導致小龍蝦大量死亡,因此,增加池塘溶氧能夠明顯控制死亡發生。

「小龍蝦專題」5、6月份如何提高小龍蝦存活率

2、常解毒、勤改底

小龍蝦蛻殼是一個吸水膨脹的過程,每一次蛻殼都會將池塘水體中的有毒物質吸收至體內,蛻殼次數少時可能影響不明顯,但隨著蛻殼次數的增多,體內毒素積累增加,使得小龍蝦免疫力下降,進而誘發疾病發生,出現死亡。因此,減除池塘水體及底層中的毒素至關重要,應該定期解毒、改底,改善池塘環境。

3、注重保健

小龍蝦是雜食性動物,對營養的需求較高,若投餵不當,營養供給不足,易導致小龍蝦體質下降,進而誘發疾病。所以,保證營養很重要,建議長期內服保健,保肝解毒,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有效減少病害的發生。

4、減少病原菌

池塘中天然存在有致病菌,當條件適宜時便會大量繁殖,進而感染小龍蝦,加重病害的發生。所以,養殖過程中應時刻控制有害菌的數量,建議使用“生態消毒劑”殺菌,不僅可避免因常規消毒帶來的不良影響,而且可針對性的減少有害菌數量,減少發病。

TAG: 小龍蝦池塘蛻殼溶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