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柏拉圖與孔子的社會分層思想之異同

淺析:柏拉圖與孔子的社會分層思想之異同

同為歷史軸心時代的偉大的思想家,柏拉圖和孔子分別是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國思想文化中開源式的人物。英國哲學家懷特聲稱“一部西方哲學史不過是在為柏拉圖作註腳而已”,詩人杜甫則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除了在對人類的倫理道德探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柏拉圖和孔子也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政治思想,前者在《理想國》中描繪了一幅作者希望達到的美好社會畫卷,後者也在《論語》中多次抒發自己的政治理想。本文試圖對兩位大家的政治思想中有關社會等級分劃的部分進行簡要對比,並附上一些淺陋看法。

社會分層思想來源

1。柏拉圖的思想來源

柏拉圖生活的時期正值雅典社會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伯羅奔尼撒戰爭暴露了雅典民主制固有的弊端,蘇格拉底之死更使得這種所謂的“民主”顯得荒謬而不公,外部希臘城邦林立且紛爭不斷,混亂的政治生活使得柏拉圖迫切地想建立起一個有別於現有政治體制的完美的國家,為此,他將目光投向了斯巴達的政治制度。“

斯巴達對希臘思想起過雙重的作用:一方面是透過現實,一方面是透過神話

……現實使斯巴達人在戰爭中打敗了雅典,神話則影響了柏拉圖的政治學說以及後來無數作家的政治學說。”

作為古希臘時期僅次於雅典的第二大城邦,斯巴達的政治體制以其紀律嚴明、崇軍尚武而聞名於世,它的社會中存在著嚴格的等級劃分:第一等級是

斯巴達人

,準確來說是城市中的公民;第二等級是

皮裡阿西人

,來自被征服的邊遠地區的居民;第三等級是

希洛人

,是城邦中從事農業活動的奴隸。階級間不可逾越的壁壘一定程度上鞏固了斯巴達政體的穩定。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把 “斯巴達和克里特政體”

列為僅次於自己“貴族理想政體‘的頗受讚揚的政體

2。孔子的思想來源

與柏拉圖不同的是,孔子卻回溯過去,渴望在已逝的西周盛世中找到社會的理想藍圖。甚至他在感嘆自己年老體衰時,說的也是“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周公制禮,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國家典章制度,涵蓋了政治、經濟、日常、人倫等諸多方面。周禮的實質和核心是

等級制

和同性

:它將人按照階級、血緣、性別(後者又包括了倫常、年齡甚至輩分)甚至部族、國家… …劃分為若干等級,其間各種等級呈並行與交叉的複雜態勢———具體而言,在垂直的等級中,有階級的分野和同階級中階層的劃分,

這種分野與劃分是以男性為本位的

,所謂“天有十日,人有十等”。西周運用這套典章制度,嚴格劃分了尊卑、貴賤、親疏、長幼的界限,同時

又運用情感上的尊敬、仁愛對等級之間進行調和,避免過於劇烈的等級衝突

至於春秋時期,王室衰微,“王權”向“霸權”逐漸過渡,各諸侯國征伐不斷,西周時賴以維持社會穩定的禮樂制度根基受到動搖, “八佾舞於庭” “三家者以《雍》徹”等僭越現象頻頻出現,甚至在這個時期中,各諸侯國發生的弒君事件就有40餘起。陳寅恪在《王觀堂先生輓詞並序》中說:“

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

”孔子有感於社會禮崩樂壞,世風衰敗,再加上自己從小受到正統的禮樂文化教導和薰陶,故而對西周制度懷有深切的追念與嚮往:“周監三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並以此為自己終生的政治理想。

社會分層思想內容比較:

1。社會分層的階級框架

(1)柏拉圖的階級框架

柏拉圖的理想國以

正義

為核心,由個人的正義擴而推至城邦的正義。他所認為的正義的城邦由三個階層的人組成:

統治者

,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

武士

,負責保衛城邦;

生產者

,負責從事物質資料的生產。這三個階層的人分別具有三種美德:智慧、勇敢、節制。只有各個階層充分發揮自己的美德,各司其職,互相配合,互不干涉,這樣的城邦才是正義的。他的階級劃分概括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特徵:

以個體所具備的美德為劃分標準,三種美德最終統一於正義,正義是最高的善,正義的城邦是最理想的

城邦的正義必須以個人的正義為前提。但是個體所具備的美德不能單獨發揮作用,必須與其他階層的人共同協作,才能達到城邦的正義

理想國的社會不是扁平的,而是縱向金字塔式的結構。統治者只有一位,由具備最高智慧的“哲學王”所擔任,武士的人數次之,生產者由社會上的大多數人擔任

三個階級的順序不能顛倒,階級必須是固化的,階級之間禁止流動,否則就是不正義的

(2)孔子的階級框架

雖然孔子並沒有著書立說來系統闡述自己的政治理念,但是從與其人相關的文獻資料中,尤其是在《論語》中,我們可以窺見他零零碎碎的話語背後透露出來的政治思想。

前文已說過,孔子對周禮十分推崇,而

自上而下寶塔式

的等級秩序是西周政治制度的核心,故而孔子的理想社會也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樹狀結構,如果也像柏拉圖那樣對各階層做出明確的區分,那麼孔子的理想社會模式中大體上可以分成三類人:君、臣、民,進一步概括,則“臣”與“民”可以歸併,形成了“君子”與“小人”兩大等級。只有君主行仁政以愛民,臣民忠君尊王,社會才能達到穩定和諧的狀態。這種階級框架的特點概括如下:

縱向樹狀結構

,統治者只有一位,臣民以“君”為中心運作,即“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的模式

君與民之間的義務關係是雙向的

,僅要求百姓忠君是不夠的,君主必須肩負起教化民眾,仁愛百姓的責任。如《論語》中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以及“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等論述。

國家的穩定和諧是以個人的修養為基礎的

。儒家講究內聖外王,尤其注重統治者道德品性的修行,《論語》中的理想人格“君子”有時是帶有政治地位色彩的

不同階層之間不能進行跨越

。僭越一直是孔子深惡痛絕的事情之一,看見“八佾舞於庭”,便感嘆“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孔子不但不主張下級對上級的跨越,也反對上級從事下級的工作:“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可見孔子認為統治者與百姓各有其職,且也應該各司其職,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應該超越階級規範從事自己職責之外的事

階級框架下的“情本體”內涵

。“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孔子談“禮”從來不僅僅停留於外在的規範約束,他更注重內在的“仁”的修養:“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無論是君臣、父子還是朋友之間,禮儀規範固然重要,但必須本於內心最真實的情感而發,繼而自然遵從外在的“禮”

2。階級框架的比較

(1)柏拉圖與孔子為理想社會設計的分層結構有諸多相似之處:

肯定了社會分級是必然的

社會等級有高低之分,最高等級的統治者只有一位

階級之間禁止跨越和流動。不同階級的人有專屬於自己的職責,各個階級應當各司其職,禁止“越俎代庖”,從事不屬於自己階級所從事的工作

個人修養是理想社會的基礎之一。除了宏觀上各階級的互相配合,個人的道德品質必須能夠支撐起社會的穩定有序執行

(2)差異之處

劃分標準不同。柏拉圖的理想國中,不同個體根據自身所具有的美德承擔不同的責任;而孔子沒有明確提出劃分的依據,他更多是站在先天繼承的身份的角度來看待等級秩序

相比於柏拉圖,孔子還突出了倫理角度的層級劃分,如父子、兄弟、夫妻等

相比於柏拉圖,孔子將合乎人性的情感作為等級之間的潤滑劑,以“仁”作為“禮”的核心內涵,使得他的等級劃分更具有人性溫情

個人看法

“人的貴賤貧富、智愚強弱的程度已足以使人們分成無數的等級。”柏拉圖和孔子對社會分層的必要性做出了肯定,但是他們進行等級劃分的目的不是為了造成奴役、剝削、對立、衝突,而是在認識到人類個體能力品格多樣性的基礎上,希望建立一個人人各盡所能、和諧高效的社會模型。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時代的產物,思想尤然。儘管很多偉大的思想都或多或少包含了對自身時代的批判和不滿,但它們也無可避免地忠實反映著那個時代。孔子和柏拉圖生活於奴隸社會,他們自己本身就帶有奴隸主貴族階層的身份。這種將人固化在某一階級中的做法原本就與人性的複雜、能力的多樣相矛盾的。更何況兩位思想家將整個社會的命運交付在金字塔頂尖的統治者手上,寄希望於統治者的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且這種階級劃分,初衷固然是為了維護社會整體的利益,但經由後世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的利用,很容易就會淪為美飾階級壓迫的說辭,得到與初衷背道而馳的結果。

參考資料:

【1】 [英〕羅素,何兆武等譯。西方哲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2】 杜芳琴。等級中的合和:西周禮制與性別制度[J]。浙江學刊,2002(04):201-206。

【3】 孟翔為。從魯國的弒君現象看禮崩樂壞的春秋時期[J]。綏化學院學報,2016,36(06):76-79

【4】 〔日」福澤渝吉,北京編譯社譯。文明論概略「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TAG: 柏拉圖孔子階級等級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