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戲該有的樣子

一部好戲該有的樣子

——評湖南花鼓戲《蔡坤山耕田》

作者:魏 林

一部好戲應該是什麼樣子呢?好的標準各有各理,但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幸運的是,我碰到了這麼一出好戲,戲裡戲外活躍著有趣的靈魂。

湖南花鼓戲《蔡坤山耕田》,講述了明朝正德年間,蔡坤山巧遇微服私訪的正德皇帝,以一飯之恩獲報。該劇透過遇飯、過堂、散財、耕田、施粥、恩賜等情節,描繪了一幅活潑生動的眾生相,演繹出一部耐人尋味的喜劇。《蔡坤山耕田》的成功改編為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傳統戲曲藝術的現代價值,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鑑的思路。

一部好戲該有的樣子

湖南花鼓戲《蔡坤山耕田》劇照

這部戲由老戲改編而來,保留了傳統故事的核心,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在湖北地方戲曲劇中,有很多講述該故事的劇目,其中有楚劇《太平村》、襄陽花鼓戲《大訪賢》(又名《謝文清耕田》)、遠安花鼓戲《大解帶》(又名《楊氏送飯》)、大筒腔劇目《太平村》、梁山調《楊氏送飯》、堂戲《南山耕田》等。它們的故事情節、人物關係基本一致,目的是宣揚一種賢淑的美德,淳化的民風。

那麼,改編本花鼓戲《蔡坤山耕田》的“好”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劇中增加了“縣官”“師爺”兩個主要人物。縣官是溝通上下關係的一個樞紐,更是連線皇權與民意的紐帶。有了“縣官”這個人物,全劇的人物關係從原來的“雙方”關係(夫妻、皇帝),變成了“三方”關係(夫妻、縣官、皇帝),這改變了傳統戲裡較為“平直”的人物關係,使得劇中人物關係變得更加複雜、具體,將故事情節及人物帶入了一個新的天地。可以說,這樣的調整,達到了“曲盡人情”的目的,也實現了“戲推物理”的效果。

其次,在整理改編過程中,該劇擁有極強的“劇種化”意識:一方面,整部戲的風格仍然延續了傳統戲的喜劇色彩,還繼續強化了這一特點;另一方面,劇中人物的性格、形象與湖南人極為貼近,充分展示了湖南花鼓戲風格濃郁、語言詼諧、表演生動的風格;此外,在音樂唱腔方面,也顯示出自然流暢、婉轉悠揚、生活氣息濃厚的劇種化特徵。在作品立意方面,該劇將“做官之道”的思考引入劇中,既沒有脫離傳統故事的框架,又對主題進行了新的挖掘。對“官民”關係的討論並非傳統戲的主線,但這樣對情節的最佳化、完善,是對傳承弘揚傳統戲曲的大膽創新,同時也放大了該劇的現實意義。

《中庸》雲: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是從巫、禮、樂延續下來的一種文化心理,在傳統戲曲藝術中仍然或隱或顯地延續了這種心理特徵,它要求戲曲作品在表達喜、怒、哀、樂等情感時,應該保持一種節制的狀態,“發而皆中節”,如此才能達到“致中和”的境界。《蔡坤山耕田》這個作品的改編就契合了中國人的深層審美認知,遵循了這樣的文化心理。

改編傳統戲劇不能丟掉傳統文化的精髓,要做到不隨意解讀、過度延伸。《蔡坤山耕田》在改編過程中就做了一些頗有“人情味”的調和。如該劇在第六場《恩賜》一場的尾聲,蔡坤山拒絕了皇帝的好意,不願為官,另外,皇帝又赦免了縣官的罪,讓他暫戴烏紗以看後效……這些設計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是觀眾可以預期和回味的地方。這種對小細節的處理,採用了十分傳統的手法,處處保留著一種節制,始終保持與觀眾的審美心理相通相連。

(作者單位:武漢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

TAG: 蔡坤山耕田花鼓戲改編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