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認為是朽木不可雕和不仁的廢柴學生,他為什麼能成為孔廟十二哲

遊覽文廟時會發現,祭祀孔子的大成殿除了供奉孔子之外還有四配、十二哲。在儒家看來。四配的地位僅次於孔子,位列孔子神龕兩側,孔子被稱為至聖,四配也都稱聖,分別是:復聖顏回、亞聖孟子、述聖曾參、宗聖孔伋。比四配地位稍低的是十二哲,他們又在四配神龕之後。

十二哲直到清朝乾隆時期才最後確定,在此之前一直是十哲。不管是此前的十哲還是最後確定的十二哲,都有一個我們熟悉的人:宰予。

被認為是朽木不可雕和不仁的廢柴學生,他為什麼能成為孔廟十二哲

宰予之所以被我們所熟識是因為《論語·公冶長第五》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宰予因為大白天睡覺被孔子臭罵一頓,甚至把他當作負面典型,說了重話,簡直就是今天所說的賴狗扶不上牆,還說對於宰予這樣的人我還能說什麼呢(於予與何誅)?儼然把宰予看作問題兒童,對他失望至極。

並且因為這件事情改變了孔子的觀點,以前他的學生說什麼他都會信以為真,但自此後改為聽其言觀其行,不再只聽信表面言語。

不光如此,宰予還質疑孔子所說的“三年之喪”,認為給父母守孝三年完全沒必要,被孔子批評為“不仁”。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被說成不仁,是很重的批評。

可就是這樣一個學生看似無可救藥的學生,怎麼能成為文廟大成殿十二哲之一呢?

被認為是朽木不可雕和不仁的廢柴學生,他為什麼能成為孔廟十二哲

宰予晝寢

也有人為宰予開脫,認為晝寢應該讀作畫寢,晝和畫是不是很容易混淆呢?晝,是晝的繁體字;畫,是畫的繁體字,一筆之差,在還沒有印刷術的時期,很可能在書籍的傳抄中少了一筆,畫寢成了晝寢。但是,在《孔子家語》中則記載了另一個晝寢的故事:

孔子適季氏,康子晝居內寢。孔子問其所疾,康子出見之。言終,孔子退,子貢問曰:「季孫不疾而問諸疾,禮與?」孔子曰:「夫禮,君子不有大故,則不宿於外。非致齊也,非疾也,則不晝處於內,是故夜居外,雖吊之,可也。晝居於內,雖問其疾,可也。」

孔子去訪季康子,季康子大白天呆在內室,孔子問他病情如何。子貢不解,孔子說,按禮,君子無大事不宿於外,除了齋戒或有病不晝處於內。他白天窩在屋裡,問他病情也沒錯。可見在當時非特殊情況白日處於內室都是不合於禮制的,宰予大白天睡覺不僅是浪費時光,還不符合禮制。

被認為是朽木不可雕和不仁的廢柴學生,他為什麼能成為孔廟十二哲

孔子罵宰予也是愛之深,責之切,因為他同時肯定宰予是優秀學生,在《論語·先進》中他提到: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孔子對學生的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方面進行了排名,宰我在言語方面表現優秀,而且在另一個能言善辯的學生子貢之前。

被認為是朽木不可雕和不仁的廢柴學生,他為什麼能成為孔廟十二哲

宰予不仁

孔子還說過宰予不仁。宰予對孔子所說的“三年之喪”太久了,他認為一年就可以了,守孝三年很多東西就沒有機會做了,必定造成禮儀生疏,音樂不荒廢。孔子沒辦法反駁他,只是從道德層面規勸,但宰予仍然堅持己見,等宰予出去後孔子說他不仁。

當然,這次事件,我們可以看作是宰予和孔子的學術之爭,因為宰予還曾經問孔子五帝之德,孔子答不出,只能說“我不是那樣的人!”

《史記》說宰予“利口善辯”,所以這些事也可以看作師徒之間的鬥嘴。而孔子也很信任宰予,周遊列國期間,派遣宰予出使於齊國和楚國。

被認為是朽木不可雕和不仁的廢柴學生,他為什麼能成為孔廟十二哲

宰予尊崇孔子

宰予雖然有缺陷,但他對孔子的尊敬是真誠的,他曾經說過:“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 。將孔子提高到了超出堯、舜的檔次。

正因為如此,在唐代祭祀孔子時設立的十哲中,有了宰予。雖然說當時的標準是孔門十賢,但是宰予不是尊崇孔子,怎麼能抵消“晝寢”、“不仁”兩項指責呢?

TAG: 宰予孔子晝寢四配子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