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20多歲寫下的一首詞,追憶曾經最美的揚州,堪稱經典之作

在詩人眼中,揚州風景美輪美奐。徐凝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他覺得揚州的明月最是美麗。而杜牧說“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他覺得揚州是一位溫婉俏麗,絕色無雙的女子,沒有人比得上她。

揚州風景最美的地方,在十里長街。這裡舞臺歌榭,美女如雲。不過,縱然有這麼多的佳麗,但詩人把最高的殊榮,給了他贈別的那位少女,稱其是“捲上珠簾總不如”,用最通俗的話說,這條長街上,你是第一。

姜夔20多歲寫下的一首詞,追憶曾經最美的揚州,堪稱經典之作

這位少女能否當得上花魁之譽,早已無可察考,不過,藉助杜牧的描繪,後人除了對紅衣翠袖佳人的欣賞,更多被逗引而起的,則是對大唐盛世華年的追憶。譬如姜夔,譬如他筆下的那首

《揚州慢·淮左名都》: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姜夔20多歲寫下的一首詞,追憶曾經最美的揚州,堪稱經典之作

姜夔寫這首詞時大概20多歲,那一年他經過揚州,滿目蕭條,想到揚州昔日的繁華,撫今追昔,感慨萬千,於是便有了這首詞。這應該算是宋詞裡最經典的一首《揚州慢》,驚豔千古,愁得令人心碎。

這首詞的正文之前,還有個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姜夔20多歲寫下的一首詞,追憶曾經最美的揚州,堪稱經典之作

在這則小序裡,詞人交代了時間——1176年,冬至,地點——維揚,也就是揚州。序中所提到的“千巖老人”是南宋詩人蕭德藻,楊萬里在《淳熙薦士錄》把他稱為第13人,曾盛讚其“文學甚古,氣節甚高”。他曾教導姜夔學詩,又將侄女兒許配與他,兩人關係甚篤。蕭德藻讀了這首詞後,覺得甚是淒涼,有“黍離之悲”。

姜夔20多歲寫下的一首詞,追憶曾經最美的揚州,堪稱經典之作

詞的上闋寫揚州城的殘破、淒涼景象。詞一開頭就點明作者的行蹤,他來到早有美名的揚州,下馬稍駐,本來是想在揚州好好遊賞一番的,但觸目所見卻叫詩人大失所望。

他在杜牧所稱賞的“春風十里揚州路”上,所見的不是昔時的繁華景象,而是滿眼 “薺麥青青”,“廢池喬木”;入夜後聽到的不是歡歌笑語,而是 “清角吹寒”,整個揚州成了一座殘破不堪的 “空城”。

姜夔20多歲寫下的一首詞,追憶曾經最美的揚州,堪稱經典之作

這是怎麼回事呢?是 “胡馬窺江”所帶來的!金兵的多次入侵和掠奪,把一座聞名天下的 “名都”,糟踏得面目全非。這些文字描寫的雖然只是作者耳目所及的實景,卻深刻逼真地揭露了金兵的殘暴行徑。

下闋寫詞人在揚州的心情和感慨。詞人不直言自己的感受,而說“杜郎俊賞”,“重到須驚”,以杜牧之欣賞力和表現力,料他今日重來,也會對揚州的破敗景象感到震驚。

姜夔20多歲寫下的一首詞,追憶曾經最美的揚州,堪稱經典之作

“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杜牧才華橫溢,寫過為人傳誦的描寫揚州的詞句,即使是他這樣的妙筆也難以表達此刻的憂傷心境。兩次跌宕,極言揚州的今昔變化對詞人的觸動之深。起落跳宕的形式,與感情的起伏不平和諧一致。

“二十四橋仍在”,“念橋邊紅藥”,詞人選取了二十四橋、芍藥這兩種代表揚州昔日繁華特點的事物來寫。“二十四橋仍在”,只是昔日那旖旎迷人的風光不見了,只剩下清冷的月光在水波中無聲地盪漾。這甲天下的芍藥花又開了,可是卻再沒有人來“交口稱說”,再沒有人來插戴了。

姜夔20多歲寫下的一首詞,追憶曾經最美的揚州,堪稱經典之作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這也是“庭苑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岑參《山房春事》)了。借眼前景物渲染物是人非的感傷情緒。

這裡的“仍”、“念”二字,包含著詞人對往昔的留戀嚮往、對現實的悲傷惋惜之情。用冷月無聲、芍藥自開的無情,反襯出人的多情。表達了詞人感時傷世的憂鬱情懷。“波心蕩”既是寫水波盪漾,又是寫詞人心情的動盪不安;處處情景交融。

姜夔20多歲寫下的一首詞,追憶曾經最美的揚州,堪稱經典之作

整首《揚州慢》,從序言到結尾,感情基調都顯得悽愴而寂寥,作者透過虛實結合的方法,虛寫昔日揚州繁華,實寫如今戰亂下的凋敗殘破,來進行了一個對比,使得其淒涼哀傷之情更加的鮮明,直擊人心。我們不是一直有一句話說“世上最殘忍和令人感到的痛苦的事,莫過於把最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昔日的揚州越美,詩人心中的痛苦就越深。甚至每一個景色,都能勾起詩人心中的哀情。全文用詞絕美,驚豔千古,卻愁得令人心碎,這樣的詞讀來令人口齒留香,又無限傷感。

TAG: 揚州詞人詩人杜牧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