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方言傳承的“相互主義”——兼談我對武漢話的情結

· 本文是一篇面向全體老百姓的隨筆散文,不限受眾,不涉及任何方言、語言學知識。篇幅較長,請大家耐心讀完,絕對會有共鳴與收穫!

· 本文同步釋出於本人的b站專欄,歡迎各位讀者朋友“跨服應援”。點選文章末尾的“閱讀全文”可進行檢視。

記得上學期有一次跟同學聊天的時候,有同學問我:“現在在像武漢這種城市,普通話如此普及,說一口普通話在外面幾乎不會有任何交流障礙。你為什麼要學武漢話?”這個問題確實很值得思考。我想了一下,我自學武漢話,一開始是“搞著好玩”,但到了後面,卻上升到了一種對方言這種文化的熱愛與保護。關於我堅持學習武漢話、傳播武漢話的原因,我想了一個名詞,叫“相互主義”。

1. 什麼是相互主義

關於方言這一文化瑰寶的傳承問題,我進行過許多思考,也看過很多網友的相關討論。但在方言面臨的眾多挑戰中,我最擔心的是,很多人,哪怕是一些網上的方言保護主義者,他們往往單純只把方言跟當地的“土著居民”繫結在一起,外來人口則被預設為和當地方言的傳承沒有關係的100%普通話使用者。在我看來,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現代社會的人口流動非常頻繁,不是所有本地人長大都會留在本地,同樣,也源源不斷會有外地人過來。就算本地人都有強烈的保護文化的意識,100%都跟自己的後代從小講本地方言,如果外地人都只講普通話的話,隨著越來越多的本地人搬遷到外地以及越來越多的外地人過來謀生,會講本地方言的人也會一天天被稀釋,從而越來越處於劣勢。

我認為,只有解決上述矛盾,方言才有真正傳承下去的希望。想要解決這一矛盾,就必須做到:本地人去外地定居,就被同化成當地方言的使用者和傳承者;同樣,從外地到本地來定居的外來人口也能被同化成本地方言的傳承者。只有當在本地定居的外地人和本地“土著居民”一樣,都能成為本地方言的使用者和傳承者,方言才能持續保有生存的土壤。當然,當外地人被同化成本地方言的使用者和傳承者之後,他們的下一代,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新的“本地土著”。

在我上面所說的情況形成一種常態化機制之前,需要許許多多的人都能形成一種“文化自覺”,即,一旦在外地定居(所謂的“定居”,可以以在當地買房、結婚生子為標誌),都能把對家鄉方言的熱愛轉移到當地方言的身上,去學習並給自己的後代傳承當地方言。當然,如果在傳承當地方言之餘,還能幫忙傳承自己老家的方言,那也是多多益善的事情。這種觀念類似於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只不過把物件由人變成了方言,其本質依然是相通的。你學習居住地的方言,幫助了當地方言的傳承,別的在你老家定居的外地人也懷著同樣的情感去學習你老家的方言,幫助了你老家方言的傳承。這就是我說的“相互主義”,具體定義如下:

如果成年後在外地工作、安家並定居,則要像熱愛自己老家的方言一樣去熱愛當地方言、學會當地方言,並給自己的後代傳承當地方言。即,跨地區定居的人都主動參與到居住地的方言傳承中去:你學習居住地的方言,幫助了當地方言的傳承;其他在你老家定居的外地人也懷著同樣的情感去學習你老家的方言,幫助你老家方言的傳承。透過這種“互幫互助”式的相互行為,即可實現各地方言的共同傳承——無論是你的老家還是你的現居地,當地方言都可以持續保有傳承下去的土壤,而不會因人口流動而遭到稀釋和衝擊。

2. 我對武漢話的情愫

當我想通相互主義的道理,並明白它的重要性之後,我就有了堅持學武漢話的動力。說實話,我之前對武漢話並沒有過多的好感,甚至還在經常在網上看見很多人說武漢話“粗魯”、“聽起來像罵人”。

上學期我去找一些武漢本地人請教武漢話讀音的時候,也有好幾個中年以上的本地人跟我說:“武漢話不好聽,沒什麼必要學的。”但我仔細地想了想,一門語言的“好聽”與否其實是一個非常主觀的事情,更多是取決於說這個語言的人與TA說的具體內容。如果請一群沒聽過中文的老外來評判,一邊是一個用武漢話給大家講授中國文學史的學富五車、儒雅隨和、德高望重的武大老教授,一邊是一個一邊幹活、一邊用地道的播音腔普通話大聲叫嚷著各種“國罵”與粗鄙之語的底層苦力,我相信這些老外都會覺得武漢話比普通話聽起來更好聽。更何況,今天我嫌棄武漢話“難聽”,明天別的在我宜昌老家生活的外地人也可以用相同的理由來嫌棄我們宜昌話,反正都是給不學找理由嘛。相反,現在我善待武漢話、學習武漢話,弘揚並掀起了相互主義的風尚,以後可能就會有別的在宜昌的外地人在我的感召下善待並學習我們宜昌話。在這種想法的驅動下,我對武漢話的學習與探索一步步深入了起來。

每當我遇到武漢話的學習瓶頸時,我就會想,此時此刻,或許是在這個世界,也可能是在某個平行宇宙,還有一個在宜昌生活的外地人也正處於宜昌話學習的分岔路口——一邊是放棄學宜昌話,反正在宜昌講普通話不會有任何不便之處;一邊是繼續咬牙學下去,直到最後學成。如果TA選擇了放棄這條路,那麼我們宜昌大地上講宜昌話的人會進一步被稀釋,宜昌話的存續會遭到進一步的打擊。如果TA選擇繼續堅持下去,就相當於給宜昌話這把正在遭受風雨考驗的火焰澆了一勺油、添了一把柴,為這把火增添了一絲繼續燃燒下去的希望。作為一個熱愛家鄉的宜昌人,我自然希望TA能選擇繼續咬牙堅持下去的這條路。所以,出於將心比心的考量,我也要繼續堅持下去,這也是相互主義的名字中“相互”二字的意義所在。

當然,如果將來我在別的城市定居,我對那個地方的方言也會是同樣的情感與態度。下面就來談一談關於相互主義的一系列衍生問題。

3. 真假“語保”

現在有很多所謂“方言圈”、“語保圈”的人,他們對方言的熱愛單純只是出於一種“家鄉情懷”,大部分人只關心自己老家的方言。他們有很多人在外地生活,但在現居地一直都只講普通話,有時間整天在群裡討論家鄉方言討論得不亦樂乎,卻從沒想著去學習當地的方言。試問,一個不在家鄉生活的人,整天在一個小圈子裡討論自己家鄉的方言,對自己家鄉方言的傳承有幫助嗎?微乎其微!作為一個在另外一座城市生活的人,他們在當地一直講普通話而不去學習當地方言,對當地方言的傳承有幫助嗎?沒有!所以說,一切離開“相互主義”的所謂方言保護,都只是一種小眾的自娛自樂。只有大家都來貫徹“相互主義”,從少數人開始,最終帶動多數人,才能真正把方言這種文化傳承下去。

當一個人在外地居住,發現當地已經高度“普化”——講方言的人非常少,小孩清一色都講普通話。普通人可能會麻木不仁:“這裡又不是我老家,這裡的方言又不是我老家的方言,所以這裡的方言式微跟我有什麼關係?”有些人甚至還會覺得高興,因為當地人都講普通話,可以給自己帶來一時的“方便”。而秉持相互主義的人會聯想到自己同樣被普化的老家,就算自己老家的方言至今依然非常強勢,也會聯想到“唇亡齒寒”的典故,從而感覺到悲哀。進而會以這種悲哀為動力,像拯救自己老家的方言一樣想辦法去拯救自己“新家鄉”的方言。

4. “有效傳承”VS“無效傳承”

同樣,也有不少贊同要傳承方言但並不在老家生活的朋友,把傳承物件侷限在了自己的老家方言。我之前在知乎,在b站很多影片的評論區,都見過不少持這種觀點的人。他們覺得,在外地生活的人要堅持從小跟小孩講老家的方言,至於那個“外地”的方言,他們並不在乎。在我看來,這種狹隘“傳承”也不是真正的“傳承”,只有基於相互主義的傳承才是真正的有效傳承。下面就來給大家舉例說明一下。

假如一個A地的爸爸和B地的媽媽在C地安家並生了一個孩子,這個小孩從小在C地生活和長大,A地和B地都只是TA逢年過節才會回去玩幾天的“老家”。顯然,對這個小孩來說,C地才是TA真正的家鄉。等TA長大去外地上大學之後,那些大學同學都會當TA是C地人而不是A地或B地人。在這種情況下,從小教這個小孩說A地或B地的方言,也只能在家庭內部和爸媽說一說,回老家和老家的幾個親戚說一說,除此之外,基本沒有什麼意義!就算勉強把A地和B地的方言傳給了這個小孩,這種“沒什麼用”的語言日後也基本不可能再被TA傳給自己的下一代了。

相反,如果從小給這個小孩傳承C地方言,可以幫助TA更好地融入本地環境,日常在社會上也有使用這個語言的土壤……對TA來說,學C地方言多少是有點用的,將來傳給TA自己的下一代的可能性也更高!所以,從使用價值和長遠傳承的角度來看,C地方言才是像這個孩子這種本質上的C地人真正最應該傳承的方言!至於A地方言和B地方言的傳承,對這個小孩來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學A地方言和B地方言的事情應該在這個小孩放假回老家玩的時候,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去做,學會了最好,學不會問題也不大。

當然,想要從小跟這個小孩講C地方言,TA那來自A地的爸爸和來自B地的媽媽必須自己先貫徹相互主義,學會C地方言。不然,大人們自己都不會說,還怎麼指望小孩會說?把格局放大一點就可以發現,只要大家都來對自己的子女進行這種基於相互主義的方言傳承,A地和B地的方言也自然不會後繼無人。相反,如果狹隘地只跟自己明明已經成為“C地人”的孩子傳承A地和B地的方言,A、B、C三地的方言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傳承!

總的說來,一個語言最大的價值是它的使用價值,雖然像我這種方言保護主義者對方言的熱愛往往都早已超越了方言單純的使用價值,但要想讓社會上的普通老百姓都能過來一起傳承方言,就必須把使用價值放在第一位。那種忽略語言使用價值的、狹隘的、僅限於老家方言的“方言傳承”,只能和現在的京劇一樣,成為一種路越走越窄的小眾的情懷與愛好。只有基於相互主義的方言傳承,才是有效的方言傳承,才有真正傳承下去的希望。

5. 用相互主義的視角看待“方言排外問題”

現在有少部分地方的方言在推普的浪潮下依然比較強勢,很多外地人在當地生活久了之後,也會因為不會說當地方言就會被宰、被孤立、被歧視等原因而不得不被迫學會說當地方言。這種情況雖然從側面保障了當地方言的傳承,但這絕對不是應該提倡的正常現象!真正健康的方言傳承環境,應該是在沒有這些歧視的情況下,大部分外地人也都能夠出於相互主義去主動學習當地方言。這樣,即使有少數懶得去學當地方言的人,也會在大多數外地人都學會了當地方言的大環境下,出於一種“少數派的不安全感”而去學當地方言。這就好比在一所學風好的學校裡,老師並不歧視後進生,但大多數學生依然會好好學習;就算有個別貪玩的學生,在這種環境中也會被推著一起學習。

平時逛知乎的時候,也經常可以看見有一些外地人發貼子吐槽什麼“四川人不愛講普通話”、“河南人不愛講普通話”……在我看來,撇去很多情緒化的添油加醋的成分,少數人對聽不懂本地方言的人依然講本地方言而不說普通話的這種行為固然不對,但他們僅僅侷限於這種行為給他們帶來的不方便。我研究過不少這種貼子以及相應的評論,發現他們很多人的思想就是:“我就只講普通話,你們本地人不要跟我講你們的方言,你們跟我講本地方言就是在搞排外。至於你們方言的傳承,跟我有什麼關係?”、“你們的方言給我帶來了不便,所以就應該被普通話給吞掉”……這些網友的想法存在一個很大的矛盾,這就是,如果講方言是排外的話,那假設本地人一點都不排外,完全把外地人當本地人一樣看待,那外地人是不是也應該跟本地人一樣去傳承本地方言呢?很顯然,如果那些不說普通話的本地人跟他們改說普通話了,他們方便了,就更不會想著去學習和傳承那些在他們心目中只會給自己帶來溝通障礙的方言了。由此可見,這些人在獲取當地各種資源的時候巴不得自己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但真需要他們花費精力來傳承當地方言文化的時候,他們又極力打著“普通話至上”的大旗要和本地土著撇清關係。

我看待這個問題的態度是,對聽不懂本地方言的外地人,講普通話是必要且應該的。但是,定居的外地人(旅遊、暫時打幾年工……這種不算)在獲取了一時的便利之後,也應該本著相互主義的態度,去學習當地方言。等學會之後就可以跟那些一開始跟自己講普通話的本地人愉快地改用方言交流了,這樣那些本地人也不用擔心自己一旦“遷就”外地人講普通話之後方言就丟了。至於出於各種原因不想學的,我只想說,今天你們在此定居對這裡的方言麻木不仁,明天其他在你們老家定居的外地人也會對你們老家的方言麻木不仁,大家都麻木不仁,最後這邊的方言保不住、你們老家的方言也保不住!基於這種觀念,我在上述的一些“吐槽貼”下面發表過一些評論,對那些被人吐槽不愛講普通話的地方的方言表達了支援。結果一些“推普機”們一看到有支援方言傳承的評論,就以為我是當地人,在搞地域歧視。每當看到這種回覆,我都會哭笑不得——我作為一個相互主義者,格局不知道比這些“推普機”和真正喜歡搞地域歧視的人高到哪裡去了!

換言之,對聽不懂本地方言的外地人,確實應該講普通話,這是最基本的禮貌和尊重,但這不能影響定居本地的外地人根據相互主義來學習、傳承本地方言。舉個例子,假如我未來在上海定居,初來乍到的時候,我一樣希望當地人跟我講普通話而不是上海話。但這並不代表我瞧不起上海話or認為上海話的傳承和我沒有關係——我會貫徹相互主義,不會一輩子“躺平”只講普通話。這單純只是因為,學習一門新的語言需要時間,在我熟練掌握上海話之前,會有一段不短的學習期,在這段時間裡,顯然,不講普通話會對我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等我過了這段學習期,熟練掌握了上海話,我自然會和那些一開始照顧我跟我講普通話的上海本地人改用上海話談笑風生。

6. 相互主義的實施

相互主義的關鍵在於大家都來貫徹,人多了才能真正“相互”起來。這會不會有點過於理想主義呢?我的看法是,相互主義的普遍實施確實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但這種理想狀態和物理學中的“光滑平面”、“均勻剛體”之流不同,“大家都來一起實行相互主義”是真正有機會實現的。首先大家要樹立對老家方言的熱愛與自信,連自己的老家方言都不熱愛,還怎麼熱愛其它地方的方言?然後必須想清楚一個問題,就是隻有貫徹相互主義,方言才能真正傳承下去。如果自己不行動,光想著別人來行動,就會出現“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局面,最終的結局是哪裡的方言都保不住。一個人開始貫徹相互主義了,就有機會帶動他身邊的人,當他和他身邊的人都貫徹之後,就會形成群體效應,越來越多的人都會來追隨他們。最終,在外地定居之後學習當地方言就會成為一種時髦、一種潮流,久而久之,相互主義也會成為大家的共識。

為了促進更多人都來貫徹“相互主義”,就必須儘可能地降低學習方言的成本與難度,讓外地人學習本地方言成為一種不會佔用太多時間和精力的舉手之勞。否則,除了本地土著之外,大部分人哪來的那麼多時間去花功夫研究並學習現居地的方言?

就拿武漢話來說,我學武漢話的時候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難與艱辛,我經常“看見一個字就想它用武漢話怎麼讀、遇到一種事物或場景就思考武漢話怎麼說”,用這種方式自己找著問題去程門立雪地請教本地人。如果我的興致稍微淡一點、意志稍微不那麼堅定一點的話,只怕早就被“勸退”了。如果學武漢話都是這麼艱辛的一番過程的話,也是不可能“同化”武漢大多數外地人的。

同樣是方言,粵語有廣為人知的粵語拼音、正音字典和各種教程,想學粵語的人,很容易就可以獲取到這些資源,絕不會碰到“不知道某個字用粵語怎麼讀”這種問題。可武漢話的這種資源很少,而且基本侷限在語言學專業的小圈子裡,普通人很難接觸到。就拿少數幾個能查詢武漢話讀音的網站來說,字不齊、內容過時是家常便飯,如果不是有人推薦,單靠百度根本查不到!我認識一個學武漢話的朋友,他好不容易在淘寶上花錢搞到了一本“武漢話方言字典”的PDF,結果不僅書的內容模糊得花眼睛,所有讀音還是用國際音標標註的——普通人根本看不下去。同樣是漢語方言,卻在各種配套資源上有如此大的差異,這是多麼的不公平啊!我想說,像粵語那樣通俗的、出圈的字典和教程,武漢話要有,宜昌話要有,其它所有方言也都應該有!

所以,我要抽時間,把我辛辛苦苦探索出來的成果用大家都能看懂的形式一步步分享出來,讓後面學習武漢話的人可以參考我的學習成果,多快好省地把武漢話拿下。這就好比我在大山裡歷經千辛萬苦踏出來了一條路,我把這條路給大家標出來,並在險峻的地方安裝臺階與扶手,後來者們就可以順著我探索出的這條路安安心心地往前走,不必經歷那麼多艱難險阻。隨著走這條路難度的降低,願意走這條路的人肯定也會越來越多,走這條路的人多了,這條路也會越來越堅固,最後成為老百姓日常散步的一大去處。

很多“方言圈”的人在介紹方言的時候,都離不開國際音標和各種音韻學、中古漢語中的術語。從學術的角度來講,這樣固然很“專業”,但對只是單純想學一門方言的芸芸眾生來說,這就非常“勸退”了!真正好的方言教學、方言科普,要用最淺顯的語言、最少的術語,讓社會大多數的只有普通話和漢語拼音基礎的“小白”們也能看懂並學會。讓剛過來定居的外地新居民、不會講方言的本地小孩,用日常刷微博、知乎的時間看一看我的專欄,用日常刷抖音、b站的時間看一看我的影片,能被學習武漢話的樂趣和成就感所吸引,一直追下去,並最終在我的教導下學會,這才是我最大的目的。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理解並加入到貫徹相互主義的隊伍中來。同時,也希望全國各地能有更多朋友,不一定非要是某地的所謂“土著”,能出來彌補各地方言在正音、教程等方面的空缺,為相互主義的深入人心與實行減少阻力與難度。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攜手,方言這一華夏兒女共同的文化瑰寶一定可以永久傳承下去!

作者:鄭棋子,湖北宜昌人,華中科技大學在讀研究生。課餘時間喜歡學習與研究武漢話,經常在b站、知乎等平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學習武漢話的同時,也一直在為宜昌方言的傳承而努力,立志幫社會大眾探尋出一條普通話與方言和諧共處的光明之路!

主編:阮桂君

執行主編:郭雋書

作者:鄭棋子

封面圖:網路

編輯:莊承志

TAG: 方言傳承普通話外地人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