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節”來了,三門做“七月半”~憶故人,寄衷思!

農曆七月十五

有著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中元節

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

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

“鬼節”來了,三門做“七月半”~憶故人,寄衷思!

中元節

“中元節”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認為七月十五是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稱為“中元節”。

佛教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並且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相沿迄今。

中元節在三門俗稱“七月半”

和很多地方風俗不同的是

三門的“七月半”要提前一天

是在每年的

農曆七月十四

在這一天裡

又有一些什麼樣的

習俗

呢?

三門習俗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四,三門家家戶戶燒山珍海味,以“九大碗”或“五大碗”供品來“請老太公”,應該指出的是,這是我國古代最為隆重的待客之道,以此禮來祭祖,可見級別之高。

“鬼節”來了,三門做“七月半”~憶故人,寄衷思!

把“九大碗”擺放在堂前的八仙桌上,每碗菜上須置一雙筷子,一端擱在碗上,另一端置桌上,同時要放一些酒之類。

“鬼節”來了,三門做“七月半”~憶故人,寄衷思!

先由大人站在桌後畢恭畢敬地對著先人奠拜,口中念念有辭,內容幾乎都是:“七月半”到了,老太公老太婆爺爺奶奶把祖先叫了個遍,請他們慢慢吃飯,然後是請求他們保佑家人平安幸福,子孫讀書上進諸如此類的話。大人們拜畢,然後上接著小孩子也跟著拜,跟著唸叨,讓老太公神靈庇護保佑自己。請老太公要加酒三次,等香、蠟燭燒的差不多了,再到門外把“千張”燒掉,焚燒完了說明老太公也就都收到了鈔票。

“鬼節”來了,三門做“七月半”~憶故人,寄衷思!

然後將桌上酒菜每樣都夾一點放在小碗中,叫“吃羹飯盞”,以示老太公已經吃了。過去要放鞭炮歡送老太公回去,再將所夾的酒菜的碗送到門外倒掉,口中唸唸有詞,說些保平安之類的話,將香插在路邊,“七月半”請老太公也就結束了。然後就是全家團聚卷“麥焦”吃。

“鬼節”來了,三門做“七月半”~憶故人,寄衷思!

“鬼節”來了,三門做“七月半”~憶故人,寄衷思!

傳統習俗

中元節可不止請老太公這麼簡單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

它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鬼節”來了,三門做“七月半”~憶故人,寄衷思!

1

放水燈

水燈用竹子扎架,各色紙張裱糊而成。制狀如大船1只、小船若干只。船裡用竹棒撐著服飾不同的紙人,船內點香插燭。其夜在溪邊擺設羹飯兩桌(九大碗),並點香插燭燃燒紙錢,請和尚一人、道士五人在村廟裡“施焰口”後,進行祭祀。水燈送出時,一路撒鹽米、放鞭炮,隨後把一盞盞水燈放到溪中,隨溪水飄悠。剎時,溪裡燭光幽幽,水中銀光泛閃,煞是好看。村人們都聚集在溪邊賞月觀燈,默默祝願,祈求太平。

“鬼節”來了,三門做“七月半”~憶故人,寄衷思!

2

做茄餅

民間認為,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乾糧。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實,茄餅如今已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一盤解解饞哦。

“鬼節”來了,三門做“七月半”~憶故人,寄衷思!

3

祈豐收

中元節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絡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著秋收稻穀豐登。

“鬼節”來了,三門做“七月半”~憶故人,寄衷思!

4

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

“鬼節”來了,三門做“七月半”~憶故人,寄衷思!

5

祭祀土地和莊稼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

“鬼節”來了,三門做“七月半”~憶故人,寄衷思!

6

放天燈

鬼節這天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

其一是把自己家黴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於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

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這天放天燈,是為飛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昇天的路。

“鬼節”來了,三門做“七月半”~憶故人,寄衷思!

七月十四過“中元節”

憶故人,寄哀思

圖文來源於鄉土三門、掌上三門、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 中元節老太公七月祭祖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