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傳授了哪些“筆法”給顏真卿? (下)

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我們在上一講中,講了“十二意”的前六意:平、直、均、密、鋒、力。

下面接著講餘下的六意:轉、次、補、損、巧、稱,即:張旭傳授了哪些“筆法”給顏真卿?(下)

溫馨提示:本文約有2500字,建議有志於學習書法的網友細讀,無志於者,當我沒說。

張旭傳授了哪些“筆法”給顏真卿? (下)

曰:“轉輕謂‘屈’折,子知之乎?”曰:“豈非鉤筆轉角,折鋒輕過,亦謂轉角為暗過之謂乎?”曰:“然。”

原帖殘缺“屈”字只剩下“屍”,有人認為是“展”,也有人直接解釋為“曲”,梁武帝蕭衍《觀鍾繇書法十二意》:“輕謂屈也,”沈尹默先生認為此處與曲意義相同。

張旭說,輕是轉折的要旨,你知道嗎?顏真卿說,您說的難道是筆畫轉角處折鋒輕過、轉角暗過?張旭說,對的。

筆畫的轉角處,筆鋒須由左向右,之後筆尖略向左回鋒,再折筆下行。反之,如果順著往下寫,轉角處就沒有力道。

輕過、暗過,意指轉角處把筆鋒藏於筆畫內。反之,露於筆畫外露出狐狸尾巴,就不好看了。

宋·姜夔《續書譜》:“不欲多露鋒芒,露則意不持重。”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細節處見真章。轉角輕過、暗過是細節,刻意描摹或一掃而過,不是學習書法的正道。

書法愛好者往往會忽略這一點,總是認為字帖中寫成什麼樣,自己就照著寫成什麼樣,從不探究為什麼這麼寫以及怎麼寫出來的。

我在紹興曾見過一人,臨《集王聖教序》酷似原帖,但當他離開字帖創作,完了,不知從何下筆。

張旭傳授了哪些“筆法”給顏真卿? (下)

“次謂牽掣,子知乎?”曰:“豈非謂為牽為制,次意挫鋒,使不怯滯,令險峻而成之謂乎?”曰:“然”

“次”非前也,意指筆畫與筆畫之間產生的牽絲,能起到主筆與從筆的牽制作用。“挫鋒”折鋒也,意指從筆毫的一個角度轉到另一個角度,牽絲就是這個過程中的產物。

張旭說,筆畫與筆畫之間相互牽制,你知道嗎?顏真卿說,您說的是牽絲用挫鋒,使其不拖泥帶水,達到險峻的狀態嗎?張旭說,對的。

有人說“次”是“決”,“ 牽掣”為撇,其實也能解釋得通:即由上一筆末端牽絲引入撇畫的起筆,折鋒後順勢撇出。原帖中為 “次”,故我們只做次解釋。

我們沒見過古代書法家寫字,但可以看到他們留下的作品,從中不難發現,在一個字裡上一筆與下一筆之間有一條弧形的虛線,上一筆牽著下一筆,下一筆連寫上一筆,眼看到筆斷了,意還連著。

如今的正經書法家也是這麼寫的,我雖然不太正經,但也遵循這個方法。

張旭傳授了哪些“筆法”給顏真卿? (下)

“補謂不足,子知乎?”曰:“豈非謂結構點畫或有失趣者,則以別點畫旁救應之謂乎?”曰:“然。”

張旭說,不足需補救,你知道嗎?顏真卿說,您說的是不是有不足的結構和點畫,要用別的點畫或偏旁補救?張旭說,對的。

創作需要意在必先,但是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

舉例來說,你寫的內容中有個“樂”字,下筆前想的是最後兩點就寫成兩點,可寫到跟前時發現,寫成兩點會與要寫的下一個字不連貫。

這便是意想不到,也是顏真卿說的“結構點畫或有失趣者”。

怎麼辦呢?借用別的點畫。

把“樂”的兩點寫成一個上拱的橫,豎鉤寫完直接左下起筆,筆管向上翻轉,筆毫透過豎,手腕向胸前回,筆毫行至右下以轉或折收筆牽絲連線下一個字。

抑或是左側點仍是點,右側點寫成長撇或豎,作長撇可直接與下一個字的第一筆連上,作豎可與下一個字共用。

這些方法草書中比較常見,也是顏真卿說的“以別點畫旁救應”。

“補”萬不可當作“描”。補是用其他的筆畫代替,描是重複原來的筆畫,一個救字,一個毀字,老人們常說“字是黑狗,越描越醜”,就是這個道理。

張旭傳授了哪些“筆法”給顏真卿? (下)

“損謂有餘,子知之乎?”曰:“豈長史所謂趣長筆短,雖點畫不足嘗使意氣有餘乎?”曰:“然。”

張旭說,有餘要減少,你知道嗎?顏真卿說,是不是您常說的點畫短趣味長,點畫不足要使其意氣有餘?張旭說,對的。

讀到這裡時,我想到了《道德經》:“損有餘奉不足,”多的就分給不足的。

有餘自當減少,可有時筆已經落紙成畫,木已成舟,沒法再減少,怎麼辦?需要下筆前想好字形,且筆畫長短得當。

鍾繇、王羲之的字便是標準,長短相間,長不讓人覺得長,短不讓人覺得短。

如何判別“有餘”和“不足”呢?我要說不知道,顯得我沒水平,要說知道,可現實我就是不知道。

沈尹默先生對此是這麼解釋的:“它不在於有形的短和長,而在所含意趣的足不足。所當損者必是空長的形,而合宜的損,卻是意足的短畫。”

至於如何讓短畫意足,先生只是說要下一番苦功夫練。

先生都沒有解釋清楚,更何況我呢。

如今的書法家大都趣短筆長。原本的短筆寫更短,原本的長筆畫寫更長,倒有“損不足奉有餘”的意思。

有的一豎佔三四個字的位置,有的乾脆佔一行,而且在一幅作品中頻繁出現,實乃與“損謂有餘”不符,或者說背道而馳。

張旭傳授了哪些“筆法”給顏真卿? (下)

“巧謂佈置,子知之乎?”曰:“豈非欲書預想字形佈置,令其平穩,或意外生體,令有異勢乎?”曰:“然。”

張旭說,需預先佈置,你知道嗎?顏真卿說,是不是下筆前先想好字形加以佈置,使其平穩,又或是在書寫中產生出乎意料的字型,令其有別於平穩?張旭說,對的。

佈置有兩個階段,一是下筆前的意料之中,一是下筆後的意料之外。

始終在意料之內,可控則平穩;始終在意料之外,不可控則浮誇。

平穩就會呆板,浮誇就會失去法度。

“巧謂佈置”其實說的是既要在意料之中又能出乎意料。

佈置不是刻意的安排,不是上下左右、長短粗細、大小肥瘦一致。

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佈置不當平勻,當長短錯綜,疏密相間也。”說的正是這個理。

張旭傳授了哪些“筆法”給顏真卿? (下)

“稱謂大小,子知之乎?”曰:“豈非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為大,兼令茂密乎?”曰:“然。”

“稱”即相稱;“促”的方向為小;“展”的方向是大。張旭說,作品中字要大小相稱,你知道嗎?顏真卿說,是不是大字往小了寫,小字往大了寫,使其相輔相成?張旭說,對的。

要寫一幅作品,事先要想好字形大小,寫的時候使整體相稱。所謂大字是指筆畫多的字,小字是筆畫少的字。

顏真卿說的大字往小寫、小字往大寫,是相對而言的;促與展也是相對於作品整體而言的,而非大小位置均等。

《畫禪室隨筆》:“作書所最忌者,位置等勻。”就是反對均等。

筆畫多的字寫緊湊,筆畫少的字寫疏朗,就是“兼令茂密”。

姜夔《續書譜》:“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後少。”也是這個理。

而要想寫的整體大小相稱,除大緊湊、小疏朗外,別無他法。

“稱謂大小”是在“巧謂佈置”的前提下,就是說,因為有了前面的意在筆先,所以才會有後面的相稱。

張旭傳授了哪些“筆法”給顏真卿? (下)

到此,“十二意”平、直、均、密、鋒、力、轉、次、補、損、巧、稱全部講完。你以為這就結束了?沒有,後面還有更精彩的“用筆當須知如錐畫沙,如印印泥”,我們一起期待吧。

TAG: 筆畫張旭點畫顏真卿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