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三國(5):王弼到底是因為啥,而成為了大牛?

本浪兄所編著四字鬼谷縱橫三國,試著用三國和現代案例註解,鬼谷子的陰陽之道。

鬼谷三國(5):王弼到底是因為啥,而成為了大牛?

反應之道

宗旨:與人打交道過程中,需要遵循的策略和方法,更全面辯證歷史的看問題、

溝通的原則

1.歷史原則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2.

靜默原則

(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

3.

象比原則

(欲開情者,象而比之,言有象,事有比)

4.

反釣原則

(用好處來開場)

5.

知己原則

(要想知道別人,先知道自己)

《鬼谷子》: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義觀往,復以驗來,反義知古,復以知今,反義知彼,復以知己。得其情者,知其術。

四知

知柔,知剛,知彰,知微

見微知著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三分。

內視反聽

反應術:

探測法與重述法

兩大關鍵

:以靜觀動,投石激浪

二 、 四字鬼谷 —

反應第二

1古之大化 無形俱生 反以觀往 復以驗來

2反知古彼 復以今己 動靜虛實 不合於今

3反古求之 事反得復 聖人之意 不可不察

4言動默靜 因言聽辭 不合反求 其應必出

5言象事比 以觀其次 象者其事 比者其辭

6無形求聲 釣語合事 道合其事 彼自出之

翻譯

1古代能用,大道化育萬物的聖人, 其所作所為,都能與自然的發展變化相吻合。從事物的正反倆面思考,反顧以追溯既往,再回首以查驗未來。

2反顧考查歷史 ,再回首瞭解當今;反顧洞察對方 ,再回首瞭解自我。動靜虛實的道理,如果跟今天的不符合 ,很難得到應用。

3可以回顧歷史,尋找古人的經驗。任何事情,都需要反覆考察,才能徹底瞭解,這是聖人的見解,不可以不去仔細研究。

4別人說話的時候是動態, 自己沉默傾聽是靜態。根據對方的言論,聽出他的意圖,如果言語有矛盾不合理之處,反覆追問,就可以知道真正的意思。

5語言可以模擬形態,事物可以類比規範。透過象比手法,來探求言辭背後的真正意圖。象,就是用形象化,比喻事物;比,就是用同類的言辭,進行類比。

6用靜默,去探求別人,言辭中的隱含意圖。就像用餌釣魚一樣,引誘對方刺探實情, 如果把捕魚的方法,用在人事上,一旦方法得當,符合情理, 對方就會吐露實情。

三、三國案例:王弼到底是因為啥,而成為了大牛?

1

王弼其人其事?

王弼(公元226~249年),字輔嗣,魏國山陽(今河南焦作)人,終年24歲,是中國哲學史上,頗有影響的早熟唯心論者。自幼聰明好學,十餘年鑽研老莊著作,才思卓著,通辨能言,善把道家的《老子》、《莊子》和儒家的《易經》溝通,合稱“三玄”,實則排擊漢儒,尊奉老莊,卻又標榜老聃與孔丘“同為聖人”。主要論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論語釋疑》等。

王弼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

第一,“以無為本”的本體論。

王粥繼承老子哲學中的“無”,並作為宇宙的本體,建立了“以無為本”的貴“無”論。何謂“無”?王弼所稱的“無”,又謂“道”。他說:“道者,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況之道曰。寂然無體,不可為象。”(《論語·釋疑》)其意思是說,無亦稱道,它無名無形,無聲無體,不可為象。然而這“無形無名者,萬物之宗也。”(《老子·指略》)也就是說,宇宙中一切有形,有象、有聲、有體之萬物,都是“方”(即道)派生的。所以,“天地雖廣,以無為心。”

第二,“言不盡意”的認識論。

言意關係,早在先秦的《周易·繫辭》中就論及了。儒家經典主張“言不盡意,書不盡言”。莊子一派把這一觀點,發展為言意對立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宣揚沒有語言的意識。王弼則繼承併發揮了,這些唯心論的觀點,進而提出“言不盡意”的認識論。

“言盡意”,還是“言不盡意”,這是魏晉時期唯物論,與唯心論鬥爭的重要內容。唯物論者歐陽建等主張言盡意,王弼主張“言不盡意。”所謂言,是指表達思想和事物的語言,所謂意,是指思想意識或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王弼所講的“言不盡意”,是對儒家經典《周易》所講的言、象、意關係的解釋。

《周易》是古代的占卜書,它講“易生天地”,和老、莊的道類似。它的根本思想是“順天應人”,把“易”看作是支配天道和人道的始原,故“易者,不易也”。《周易》的每一卦都有自己的本意,本意表現在像上,像靠語言來解釋。王弼說:“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英若象,盡象莫若言。”(《周易·略例·明象》)這個解釋是對的。因為象是達意的工具,言是明象的工具,但讀了解釋詞不一定能理解像;理解了像,也未必能體會卦的本意。

好比讀了書,未必知其意。王弼把言、象、意,加以區別的思想是可取的。而且含有承認語言、概念(象)有表達思想的作用,有認識工具的意思。然而,他又把這區別誇大了,把言、象、意絕對對立了。甚至說:“然則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這就是說,要得意就得忘象,要得象就得忘言。因為語言本身不是象,象本身不是意。

這就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好比不讀書而能知書理;過了河,就可把橋拆掉。這就是離開具體事物,離開多學多問,去把握萬事萬物的“道理”,顯然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因為作為認識工具的語言,和反映認識物件的本質和規律的意識,是既對立又統一的。言與意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絡的。如果離開語言,就無法對客觀物件進行思考,也無法表達和交流思想,這樣只能陷入直覺主義的泥坑。

2

浪兄分析

王弼提出了象的概念,補充了體用言意的哲學概念。王弼把象變成了,承接實體的言表象,和虛無的意,本質的橋樑。他說言不能盡意,但可以透過言來理解象,再透過象來理解意,從而對周易卦象的意思,有了較通俗的比喻。對經典的理解,不能拘泥於文字表面,要忘記言的框架,才能知意的隱含。

比如,孫權說的犬子和關羽的虎女,我們現在,當然不會理解為,兒子是狗,女兒是虎,這只是一個象的比喻,來說明上位者孫權的謙虛,和關羽的盛氣凌人。這些觀點太厲害了,他所改變的不是經典的註解,而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可惜天妒英才24歲就去世了。

也更好的論證了,鬼谷子本篇中的,言象事比 ,以觀其次 ,象者其事,比者其辭。

、附上鬼谷子原文和翻譯

【原文】

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覆以驗來。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此。動靜虛實之理,不合於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註釋】

1大化:天地萬物的造化。

2無形:此指自然界和人世社會的基本規律。

3往:歷史。

4來:未來之事。

5動靜:代指世間的一切事件。虛實:代指世界上一切事物。

6事有反而得覆者:意指世上一切事理都可以反覆推求。

【譯文】

自古到今,天地自然、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都是與大道一同產生的。(大道無處不在,一以貫之)。我們可用大道去了解歷史,可用大道去推求未來。可用大道去了解歷史,用大道來了解今天。我們可以用大道去了解世界上這類、那類等一切事物。世上萬事萬物的道理,在今天找不到比證的,都可以從歷史中獲取。大道一體,古今一致,任何事物都可以反覆地比證考察,這就是聖人的本意,我們萬萬不可忽略。

【原文】

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言有象,事有比。既有象比,以觀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形求有聲。若釣語合事,得人實也。其猶張置網而取獸也,多張其會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釣人之網也。常持其網驅之。

【註釋】

1因:循,順著。

2不合:前後矛盾。

3反:反問,反詰。

4應:應聲。出:露出(真情)。

5象:形象。此指言辭中涉及到的事物形象。

6比:並列,類比。此指同類事物。

7次:後,後邊。此指言辭背後隱藏的意圖。

8無形:即上邊所說的“靜”、“己默”。

9釣語:用方法釣取人家隱藏不說出來的話。

10置:《爾雅釋器》:“兔網謂之置。”即捕兔子的網。

11多張其會而司之:會,指獸常出沒的地方。司,即伺。

12道:此指我們發出的反詰辭。

【譯文】

就動靜原理而論,別人在侃侃而談,是動;我們靜默聽辭,是靜。(別人動我們靜,別人說我們聽,正是以靜制動)。可以順著他的話,去探聽其中的辭意。若發現了他言辭中前後矛盾的地方,馬上反問他而探求他的真意。他必然在應聲回答中露出真情。(只要我們靜觀靜聽),就可以體味出他言辭中包容的事物形象,就可以瞭解他談的事物中涉及到的其他同類事物,我們就可以透過這些事物形象和同類事物去考察它們背後所隱藏的談話者的意圖。

象,這裡是指言辭中事物的外在形貌。比,這裡是指言辭中事物的同類事物。我們就這樣用靜默去探求別人言辭中的隱含意圖,就好像用餌釣魚一樣,用靜默和反詰去釣別人的言辭,透過釣得的言辭去判斷他的決策,以掌握對方真情。又像多張網具等待獵獸那樣,多用反詰語言去多方試探。一旦試探對了路,對方必然自己吐露真情,這就是網人真情的網啊!應常用這樣的釣人方法去掌握別人。

五、 本篇濃縮後記憶這十六個字

反以觀往 復以驗來

(從事物的正反倆面思考, 反顧以追溯既往,再回首以查驗未來)

言象事比 以觀其次

(語言可以模擬形態,事物可以類比規範, 透過象比手法,來探求言辭背後的真正意圖)

註明:精選的三國例子和部分分析,都來源網上文章,特別感謝原作者。

——浪兄筆記校訂於2021年1月11日

TAG: 事物言辭王弼言不盡意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