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出自哪裡?又如何反清?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出自哪裡?又如何反清?

- 易丘 發自 易丘藏書閣 -

▋公眾號 EQbooks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出自哪裡?又如何反清?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

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另有演變句——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僅一字之差。

▋ 出處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出自哪裡?又如何反清?

《襄汾縣誌》記載,鄭板橋曾在山西太平縣師莊(今襄汾縣趙康)尉家教書,留下書法石碣一塊,碣文是: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

落款有“板橋”二字和兩方篆刻“鄭燮”、“丙辰進士”圖章。此書法石碣現存襄汾縣博物館。

-

關於“菜根”-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這句話字面意思很簡單,顧名思義即可。

但一說到“菜根”,人們就很容易想到

《菜根譚》

,那麼兩者之間有沒有什麼聯絡呢?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出自哪裡?又如何反清?

《菜根譚》中,“

菜根

”之名,作者洪應明本人未做解釋,世人對此存在多種說法:

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來自宋人

汪革

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

”的名言。汪革字信民,是宋代江西詩派代表人物,為人方正,生活清貧卻樂在其中。南宋理學家朱熹欣賞其人其語,曾為之作批註說:“學者當常以‘志士不忘在溝壑’為念,則道義重而計較死生之心輕矣。況衣食至微末事,不得未必死,亦何用犯義犯分、役心役志,營營以求之耶!某觀今人,因不能咬菜根而至於違其本心者眾矣,可不戒哉!”

蔬菜之根,通常質地粗劣、滋味寡淡,貧家以此度日,富人難以下嚥。汪信民以“咬菜根”代指艱苦的生活條件,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夠抑制口腹之慾、忍受物質上的清貧,必能頑強地適應各種困境,從而把握人生真諦,有所成就。

菜根中有真味也

——臥薪嚐膽

洪應明的好友

于孔兼

則在《菜根譚序》中說:“‘譚’以‘菜根’名,固

自清苦歷練中來

,亦自栽培灌溉裡得。”這似乎是將汪革的說法又引申一步。在他看來,“菜根”不僅代表著作者所曾經歷過的種種風波險阻、清苦艱辛,也暗示著作者自警自立、自強不息的意志,所以他說“

菜根中有真味也

”。

性定菜根香,當靜心培根

——書與和菜根都被人忽視,需細細品味

到了清代乾隆年間,

三山病夫通理

應邀為此書重刻本作序。他老實承認自己對此書一無所知,既不知洪應明為何許人,亦不知題名“菜根”何所取義,所以只能寫下自己的理解:

一方面,因為菜之味由根發,所以“培根”對“菜味”至關重要;書中那些人生感悟亦是修身養性的“培根之論”,所以值得世人重視。另一方面,菜根之香非性定者不能體會,此書被人忽視的命運恰如被人輕棄的菜根,所以對於書中那些平淡樸素而又通達深刻的道理,讀者需要靜心定性,細細玩味。

- 關於“布衣”-

《菜根譚》中有

我貴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帶也;

我賤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

然則原非奉我,我胡為喜?原非侮我,我胡為怒?

這幾句教人寵辱不驚,外人對自己的敬重和輕視往往都是因為自己的身份,和自己本心無關,所以無需惱怒。

- 關於“滋味”-

《菜根譚》中這樣寫

従冷視熱、然後知熱處之賓士無益。

従冗入閒、然後覚閒中之滋味最長。

爭先的徑路窄、退後一歩自寛平一歩。

濃艶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長一分。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樂法。

爭先的徑路窄,退後一步自寬平一步;濃豔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長一分。

以上幾句教人看開世間繁雜事物,學會寬容、不爭與放下。

布衣之暖,菜根之香,詩書之味長。

如此說來,其又與“三味書屋”有所淵源?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出自哪裡?又如何反清?

說起三味書屋,那是清末民初紹興城內有名的私塾,原名為“

三餘書屋

”,取自裴松之《三國志注》中的一句話“

為學當以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者晴之餘

”,寓意是要充分利用一切空餘的時間,努力讀書,切莫荒廢了光陰。

賞識並引之為座右銘的,不只是三餘書屋的主人,蘇東坡也非常賞識這句話,寫有詩曰“此生有味在三餘”。

後來,三餘書屋被壽鏡吾先生(魯迅先生的老師)的爺爺改為了“三味書屋”,似乎就是藉此之意。

而除了這種說法,還有另外的兩種說法:

一種來自於壽鏡吾先生的次子,他曾解釋說:“若三味取義,幼時挺父兄傳言,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

這句話經後人考證,是出自於宋代李淑《邯鄲書目》,原為:“

讀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

。”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出自哪裡?又如何反清?

另一種說法則是壽鏡吾的孫子壽宇所說,“我不止一次地從我祖父口中,聽到三味書屋的含義。祖父對三味書屋含義的解釋是‘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

’。”

而具體解釋就是: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做老爺;‘菜根香’就是滿足於粗茶淡飯,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詩書滋味長’就是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滋味。

壽宇說,祖父壽鏡吾生前曾對他說:“

這三味的含義不能對外人說,也不能見諸文字,這是祖先韻樵公定的一個家規,因為‘三味’精神有明顯的反清傾向,一旦傳出去可能要招來殺身之禍。

”這也是後來人們主觀臆測出來眾多說法的主要原因。

兜兜轉轉又回來……

從古自今,很多事情,不是越傳越駭人,就是越傳越美好,相關的不相關的都能連線在一起,而原來的本意可能很簡單。

但一些詩文、史料仔細解讀、推敲起來,卻又自有其妙之處。

留言區

TAG: 菜根滋味布衣詩書三味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