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則孝、入則悌”之新解 | 《競石說》

換個角度學《論語》之二

“出則孝、入則悌”之新解

(一)

子曰: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學文。”

大部分人把這段話譯為: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我覺得奇怪的是,明明孔子說的是,“入則孝、出則悌”,哪裡有什麼順從師長?而且,老師對弟子講課時,孔子會說,“你要順從我這個老師嗎?”

“出則孝、入則悌”之新解 | 《競石說》

(二)

個人以為,

“入則孝,出則悌”

的場景應該是這樣的:“弟子們呀,如果你們在父母跟前呢,就好好好用心的孝順父母;一旦出門在外呢,就要友愛兄弟。”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兄弟

(朋友)”這句俗語的直白表達,可比一些假道學的所謂大儒強太多了。

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是農耕文明,古時候,大部分人一輩子生活在農村,在田地裡耕種。如果外出謀發展,對於首次出門在外的人來說,真正能夠用心幫忙,能夠真正依靠的,只有先期出門的親朋兄弟,透過他們,才有第一個安身落腳之所。

如果有人說,我是家族一脈單傳,沒有直系血緣兄弟,那怎麼辦?那就要打破血緣兄弟的概念,與我們有幸相識相交的人都是我們的兄弟、朋友呀!

“四海之內皆兄弟!”

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這句話背後是有一段故事的:

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司馬牛問孔子怎樣做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害怕,經常反省自己。

司馬牛見到師兄子夏後憂愁地說,眾人都有兄弟,就我是沒有的。

子夏安慰他說,如果做到君子和人交往態度恭謹而合乎禮節,那麼普天之下到處都是兄弟。

(三)

“謹而信”

解釋成“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要寡言少語”,到位嗎?

好像也不怎麼到位吧?!

言行要謹慎,這是對的。“言多必失”,說的就是說多了不謹慎的話,才造成的。出門在外,是多說話的人更快得到別人的賞識,還是沉默寡言的人?

做人做事要講誠信,也是對的,“人性中總有一個內在的聲音讓我們說假話、走捷徑,但一定不能這樣”,要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君子不欺暗室”,“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一句假話,要用後面的一百句假話來圓謊”……

“試想一下,誰不希望自己的朋友是‘謹而信’的人?”

“一旦你發現你朋友說假話騙你了,你會怎麼想?怎麼辦?”

(四)

“泛愛眾而親仁”

這句話有這樣的解釋,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朱熹集註也是這麼說的:“親,近也;仁,謂仁者。”

“泛愛眾”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我們為什麼要修身、修心?因為我們的本心、本性總有一種慣性讓我們去走捷徑。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人的天性,本能總是習慣性的讓我們親近個性、志趣相投的人,但實際上,我們出門在外,要獲得更好的發展,一定是完善自己的不足,不斷地超越自我個性上的侷限。

所以,才要“泛愛眾”,不要總是結交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小圈子,更不要“朋黨”。試想一下,在一個單位中,不管你是領導,還是普通員工,你喜歡那種喜歡“玩小圈子”不“泛愛眾”的人嗎?

“親近仁德的人”

,僅僅這樣就夠了嗎?如果僅僅是這樣,自己做不到仁德,那你就是在佔仁德者的便宜。就像有些人總喜歡跟一些搶著買單的人做朋友,自己卻從不買單,但這樣的人終究會被眾人所唾棄。

所以說,如果你是君子,僅僅是“親近仁德的人”顯然是不夠的,自己的行為更要努力做到“近乎仁德”,越做到接近仁德極致的人,越可能獲得非凡的發展。

所以,朱熹這個理學家,做封建王朝利益的代言人還有些成就,但內在的見識和聖人孔孟相比,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

(五)

“行有餘力,則學文。”

這句話有這樣的解釋,“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還有這樣的解釋,“能輕鬆做到這些,才可以從事理論研究。”

“能輕輕鬆鬆做到上面的這些,還有餘力的話”,這個解釋,當然沒有問題,後面一句“再去學習文獻知識”和“才可以從事理論研究”卻像直譯的牽強附會。

中國古代的教育分兩類人,一類是識字的貴族,一類是隻懂得做人做事道理,口口相傳,並不學習文字的普通人。

個人以為,在古時候,應該這麼理解“只有能輕鬆做到以上要求,並且還有很大餘力的人,有這樣基礎和天賦的人,才有必要去學習貴族體系的文字教育。”

放到今天來理解,就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普通人?還是成為貴族?”、“如果你想成為貴族,如果你立大志成為貴族,那就應該去學習貴族的思維模式,接受貴族體系教。”

在古時候,普通人不學識字。學文,就是貴族教育。

到了今天,只是學習文字和學習知識,當然不算是貴族教育。

(六)

出門在外,方知待客之道的重要性。

自從遠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溫養後,中國體制教育下的學生越來越重視智商,也就是知識的學習,但是對於情商的培養和管理卻非常不擅長。

其實,在中國儒家的《論語》、《大學》等諸多典籍中,均有大量的修身、修心和情緒管理的內容,比如《大學》中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就是非常重要的修身、修心和修煉情緒管理的內容。

我在其他的文章談過,西方社會是教堂+學校,教堂負責無形的精神、靈魂層面的教育,學校是知識的傳播教育。

可惜的是,我們中國人近百年來,只複製了西方學校的知識教育體系,大部分人都沒有宗教信仰,卻又遠離了中華民族的祠堂教育,也遠離了儒釋道的修身、修心教育。

(黃競石。2020。10。9)

本文為

《競石說》

卷五“現代創新觀”之第二篇

《競石說》——從“文以化企”到“文以化人”的思考

TAG: 仁德出門在外泛愛教育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