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看我的更新頻率就知道我這陣子加班快瘋了,所以這部粵劇電影《白蛇傳·情》前幾天才去看,幸好還有排片,就是影院差點。排的那個廳極小,跟家裡客廳似的,全場4個人,門口負責檢票的工作人員甚至都搞不清楚這是部什麼電影。同場的一個小哥回答了工作人員的疑惑,還說來看的都是支援傳統文化(說實話,我有被尬到)。

儘管我也是第一次在影院看戲曲電影,但戲曲電影本身並不讓我感到陌生,我對於古裝的一部分啟蒙是源於武俠片,而剩下的部分則來自於影視戲曲(有戲曲電影也有戲曲電視劇),如1986年張繼青版《牡丹亭》不僅屢看屢喜,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我的寫文BGM。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86《牡丹亭》,豆瓣

戲曲電影對於中國電影史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雖然很多年輕人反而會覺得戲曲電影稀奇又文雅。電影傳入中國後拍攝的第一部就是1905年的戲曲電影《定軍山》,而後不論是戲曲題材改編的電影,還是戲曲電影本身,都始終與中國電影發展纏繞著。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尤其是新中國建立以後,一下子拍攝了許多戲曲電影,各種劇種的都有,並且很受歡迎。在聊非遺的時候其實也提到過,我們這一代視作“瀕危”的產物往往在上一代看來只是尋常,如《“絨花”與“絨鳥”:早就在你懵懂的童年裡留下過姓名》,戲曲電影也是如此。

就拿這次得以在影院播映的《白蛇傳·情》來說吧,大家不會感嘆一下,怎麼又是《白蛇傳》題材啊,似乎每年都能看到至少一部“白蛇”相關的院線影片,而且故事雖老,但影片的話題度卻從來不缺。中國民間故事非常多,白蛇傳之所以能做到如今的家喻戶曉,和它非常早就被搬上大熒幕是有一定關係的。高小健在《中國戲曲電影史》一書裡將戲曲電影發展分成了7個階段,而白蛇故事除了缺席1905-1920的“初始實驗階段”,幾乎參與了每個時期。

#初期:從“義妖”到“冤女”

早在1926年和1927年,上海天一電影公司就拍了《義妖白蛇傳》和《仕林祭塔》,其中白素貞的扮演者就是胡蝶。僅從名字上就能明顯看出這兩部電影的續集關係,而故事情節出自馮夢龍《警世通言》裡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義妖白蛇傳》,豆瓣

從這個基本算是最早的白蛇電影名稱裡的“義妖”就可以看出故事立意,而這幾乎也奠定了而後幾乎所有白蛇故事的改編方向。

到了1939年上海華新影片公司出品的《荒塔沉冤》,這個故事就在《白蛇傳》的基礎上做了幅度很大的改編。在這個版本里,白素貞和小青不再是蛇妖,而是杭州總兵的女兒及其婢女,被法海誣陷成妖而囚禁於雷鋒塔。許夢蛟(這個版本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成人後高中狀元,得知母親冤情後準備解救母親,但白素貞怕謠言禍及兒子跳塔自盡。

故事看起來還是原來那個故事,但人物身份的改動使得立意全然不同,這個頗有顛覆性的改編也是我目前見過最好的《白蛇傳》改編版本。並且這個片子儘管年代久遠,但網上有修復版,是非常難得的影像資料。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39《荒塔沉冤》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荒塔沉冤》的宣傳畫

本文的盤點儘管基本是遵照高小健的分期方式,但實際上服飾的發展脈絡也可以參照這個劃分看出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階段性典型形象。儘管這裡說的只是白蛇故事,但服設到當時的其他古裝片在服裝造型也往往大同小異。

但上面提到的都不是戲曲電影,1926、1927年還是默片時代,而1939年有影片更是看得出這是一個故事片。但從這些圖片可以看出服飾妝扮上受到當時的戲曲服飾、尤其是當時設計創制並沒有多久的《新古裝:仙女本仙的梅蘭芳》的影響。不難看出,1939年與1926、1927年版本在服裝造型上已經有了較大的區別,白娘子的造型看起來並沒有“新古裝”那樣仕女,而是更接近我們看過的早期古裝劇樣貌。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義妖白蛇傳》,豆瓣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梅蘭芳舊照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荒塔沉冤》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天一電影公司也是“古裝片”這一本土電影型別的首創者,而從當時對於“古裝片”的選題也可以解答很多人關於古裝片為什麼直到近些年才開始追求考據的疑惑。因為,從古裝片型別誕生開始,它的內容就更傾向於民間傳說、通俗小說、戲曲故事等,而這些內容往往在電影進入中國之前就已經流傳著不同載體的形象,比如年畫、雕刻、舞臺戲曲等等,所以古裝電影在服裝造型上就是一個延續、發展、顛覆的過程。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固有的白蛇故事形象

#繁榮:京劇開鑼,黃梅調開唱

上世紀50、60年代,戲曲電影開始更為蓬勃地發展,不同版本的白蛇電影大量湧現。有人統計,1949年到1966年期間中國內地出品了121部戲曲電影,堪稱黃金時代。

1955年出品京劇影片《斷橋》,主演是梅蘭芳、梅葆玖、俞振飛等人,可惜梅大師當時已是六旬老人,扮相上難以再現全盛時期。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斷橋》,豆瓣

而在中國香港,1962年邵氏出品了黃梅調電影《白蛇傳》,主演是林黛與趙雷。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62年《白蛇傳》,豆瓣

黃梅調電影由李翰祥開創,吸收了地方戲曲黃梅戲並加以改造,一經推出就風靡,大有中國民族化歌舞片的趨勢,並創立了獨有的電影美學。而黃梅調電影助推了邵氏公司的發展,由於故事選題大多來自前面說的早期古裝片的一般來源,所以基本可以和內地戲曲電影對應,白蛇故事當然也在其中,但不算是很突出的一個。

可能會有人很奇怪,為何香港地區會選擇發展黃梅調電影,而內地的戲曲電影基本是各個地方劇種都有,以《白蛇傳》為例,京劇版本很有群眾基礎,為何邵氏不拍京劇呢?邵逸夫對此的解釋是,黃梅調的發音更接近自然,對於不通戲曲的人來說也能聽懂。從藝術處理方式來說,當時內地的戲曲電影依然是框定在舞臺戲曲的基礎上,而黃梅調電影已經和黃梅戲本身分道揚鑣了,成為了類似歌舞片裡以唱代說的表演形式。

回到本號比較熟悉的服裝造型上來說,內地的戲曲電影依然採用舞臺戲曲上的裝束,而黃梅調電影則是在“新古裝”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自主性的古典風格,看起來更接近電影故事片,而不是被立體化的戲曲舞臺。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62年《白蛇傳》,豆瓣

黃梅調電影將戲曲電影從某個地區或某個特定人群的喜好中抽離出來,取悅物件不再是某個劇種的愛好者而是更廣大的人群。大家還記得童年經典《新白娘子傳奇》嗎?雖然是一部動不動就開唱的電視劇,但它當年打出的旗號是“新黃梅調”,我們當年看的時候不會覺得自己是在看一部戲曲,這就是最大的區別。

今年的粵劇電影《白蛇傳·情》前期宣傳中主打4K拍攝和CG,包括扮相上的權衡,都可以看早期戲曲電影奠定下來的風格。《白蛇傳·情》是有舞臺版本的,但扮相和唱腔都更戲曲,但拍成電影后有做一些通俗化的改動,但整體理念上還是內地早期戲曲電影的思路,而非邵氏黃梅調電影的路線。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新編粵劇《白蛇傳·情》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粵劇電影《白蛇傳·情》

戲曲和電影本身是看起來很難相融,因為戲曲講的是“虛”和象徵性,比如揮個馬鞭就算作騎馬了,幾個轉身就算作跋山涉水了,但電影不能這麼做,電影是“實”且立體的。而黃梅調電影在戲曲電影這個型別下顯得很獨特,就是因為它算是本土電影從戲曲土壤中開出的一朵別緻的花。

#新生:發展、叛離和追溯

1978年李翰祥又拍攝了一部《真白蛇傳》,主演是林青霞和秦祥林,可惜目前所見的網路影片畫質都比較差,但依然難掩林青霞當年驚人的美貌。與前面那兩部相比,1978年版進一步擺脫了戲曲風格對扮相的侷限性,看起來更像我們熟悉的古早武俠劇,這也是70、80年代古裝劇的特點。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78《真白蛇傳》,豆瓣

這一版本看下來,會覺得後來影響深遠的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有許多人物設定與此十分相似。

差不多同一時期,中國內地則是在1980年和1983年出品兩部京劇電影《白蛇傳》,依然採取的是戲曲風格,這是在經歷動盪時期後戲曲電影企圖重回黃金時代的努力。這個時期的戲曲電影數量也不少,且質量也很高,卻是衰落前的最後一個小高峰了。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80《白蛇傳》,豆瓣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83《白蛇傳》,豆瓣

從劇照也可以看出,1980年版雖然還有戲曲味道,但已經有了一些變化,和傳統形象有了區別。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年畫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80《白蛇傳》,豆瓣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年畫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80《白蛇傳》

《和田惠美:來自日本的中國風古裝大師?| 劇說有個人》裡提到過中國港臺地區在80、90年代的古裝片上竭力擺脫原有程式,於是在1993年徐克導演的《青蛇》裡反而完成了一次溯源致敬。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如果不是“走”出去夠遠的距離,是不具備“回頭”看的意義。《青蛇》的風格完成,也得益於當時港臺古裝劇對於戲曲程式的完全擺脫。因為白蛇故事裡的主要人物就那麼幾個,所以我們看《青蛇》裡的許仙就可以一眼看出他服裝造型上延續著戲曲設定,但又不一樣。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青蛇》,豆瓣

女裝雖然改動幅度極大,但除了大家津津樂道的“貼片子/貼小彎”做法,還有一個被忽略的便是它梳的是低髻。回憶一下前面的女裝,是不是都是跟著《新古裝:仙女本仙的梅蘭芳》走的是高髻路線。傳統京劇旦角的梳妝腦後會有用大發梳出的隆起,並且垂著很長的線簾子。而古裝頭創制比較晚,滿打滿算也就一百年出頭,它腦後就是扁平的,但腦門上頂著比較高的假髻。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青蛇》,豆瓣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京劇旦角梳妝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梅蘭芳舊照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92年《白蛇傳》,豆瓣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80《白蛇傳》,豆瓣

關於服裝造型,我們把前面提到的幾部以及民間對於白蛇故事形象的一般設定串聯著對比看,就會更明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39《荒塔沉冤》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62年《白蛇傳》,豆瓣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78《真白蛇傳》,豆瓣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93《青蛇》,豆瓣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55《斷橋》,豆瓣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80《白蛇傳》

#美學:在那似真如幻之間

《青蛇》的取景和美術也受到戲曲電影的影響,有著虛實結合、真幻難辨的效果。要問我為什麼一直挺偏愛戲曲電影的,除了拍攝成電影比舞臺更利於我觀看以外,還因為戲曲電影的美術實在是太漂亮了!

就拿置景來說吧,我還記得張紀中拍金庸的時候主打的實景拍攝,而當時TVB的景都是很假的。而現在的評價風向不太一樣的是,當時大家幾乎都一邊倒地覺得實景沒什麼,更在意成片。其實受限於以前的資金和拍攝技術,採用實景拍攝的不多,且往往吃力不討好,《西遊記》跑了那麼多地方,但我小時候看除了個別鏡頭總覺得他們是在某個公園裡完成的,還是緊握當時鏡頭收錄實景的能力也實在有限。實景和搭景本就沒有高下之分,而戲曲電影一直採用的是兩者結合的方式,做得好的話這種方式在虛實之中會給人一種有如夢似畫的感覺,真的很美。

《青蛇》不僅僅是造型上做了回溯,在美學上也很有戲曲電影虛實結合的風格。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青蛇》,豆瓣

“水漫金山”那段導致百姓也受到災殃的部分,與1956年香港邵氏與日本東寶映畫合作的《白夫人的妖戀》有諸多相似處。只不過1956年版本看起來是用模型和實拍結合的方式,畢竟當時的拍攝條件十分受限。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1956《白夫人的妖戀》

“水漫金山”作為故事的大高潮,又是經典的鬥法場面,各個版本里一旦涉及都會做得很努力。這次《白蛇傳·情》裡被提到最多的也是“水漫金山”效果不輸超級英雄大片。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粵劇電影《白蛇傳·情》

因為我個人不是很吃特效,這段給我更大震撼的是戲曲演員的表演功底。他們對於這種“無中生有”的場面把握力真的很強,特效並沒有讓他們身上長出一些光束,但給人很強的法術發射真實感。

而1956年《白夫人的妖戀》之所以放在後面另外提,是因為它的整體風格更超前一點,無法放進前面的梳理中。這版的白娘子扮演者是李香蘭,扮相和以往走端莊風不同,李香蘭看起來既魅惑又凌厲,而且這個故事走向十分暗黑,結局竟然是許仙因懼生恨殺死了白娘子。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白夫人的妖戀》,豆瓣

這版的美術也是很符合我喜好的那種,看起來光鮮很足,但又看得出是棚光,一種彷彿夢境的明媚感。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白夫人的妖戀》,豆瓣

而服裝造型上整體是比較超前的,即便是如今再拍一部白蛇故事,照抄這裡面的造型都不至於會捱罵的那種。如果說服裝上還是有一些戲曲痕跡,甚至是日本式古裝復原(不能分辨日本式古裝復原的可以忽略這條,或者看《絕密!民間服飾復原組不會告訴你的速成秘笈》),那化妝髮型基本是擺在如今的影片網站首頁都會當作一部新劇,簡潔又大方,還有一絲絲唬人的考據感。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白夫人的妖戀》,豆瓣

#戲曲電影,東方美學

進入90年代後,戲曲電影迅速衰落,有影響力的作品就很少了。而白蛇故事有過幾次比較有影響的影視化作品,比如2011年的《白蛇傳說》,但豆瓣評分不足5就已經說明了一切。近年還有一部動畫《白蛇:緣起》相對口碑好一些,但評論區裡不乏很多人會從那些畫面和造型上想起來以往比較有記憶點的白蛇影視。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2011《白蛇傳說》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白蛇:緣起》

白蛇傳·情:那些年「戲曲電影」帶我看過的美人、美衣與美景

△ 粵劇電影《白蛇傳·情》

這些其實都說明,白蛇題材在美學上走向了疲態。這不是說近年的作品好或者壞,而是似乎失去了某種創新度,無法在這個題材上注入更多令人驚喜的東西。包括今年的《白蛇傳·情》,做的也只是盡力讓大家重回戲曲電影的黃金年代而已,但這不是某部影片做得如何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大量百花齊放的戲曲電影共同去做才有希望的。

之所以要談戲曲電影,是因為不論古裝型別還是戲曲型別,都是電影傳入中國以後,中國電影人透過自己實踐發展出來的特色藝術。現在的國貨動不動就是東方美學,電影則是開口閉口東方魔幻,但最終效果又有幾個趕得上自己的宣傳大家都心裡有數。據說中國目前有近8萬塊熒幕數,而明星們的高收入近段時間又熱議,在高速且不失野蠻地生長期後,偶爾也該走走藝術探索的道路,不一定要走向戲曲電影,但至少要走走自己的路。

※ 如無另外標註,文章為 春梅狐狸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並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片、影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絡以協商相關事宜。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 最近的文章 *

-

春梅狐狸 傳統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裡的服飾愛好者

[ 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簽約賬號 ]

[ 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作者 ]

如果喜歡 ❤ 記得關注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請多支援

TAG: 電影戲曲白蛇傳豆瓣白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