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韻、詞林正韻、中華新韻,用哪一個寫詩詞更好,為什麼?

平水韻、詞林正韻、中華新韻,用哪一個寫詩詞更好,為什麼?

平水韻、詞林正韻、中華新韻用哪一個寫詩詞更好?為什麼?

這個問題陸陸續續、零零碎碎回答過多次,每每回答,總有一些朋友不甚滿意。因為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而且學習古詩詞創作者,特別是進階者,都會逐漸形成自己的觀點。我說的,符合他的觀點,就欣然接受贊同,不符合,則嗤之以鼻。

所以,這類問題,基本上只有初學者才會提出來——因為你學習進去之後,就會發現,其實用什麼韻都可以。

只有在特殊的、指定條件下,才會出現對用哪種韻的要求,甚至現在基本上沒要求。因為詩歌的質量無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而押韻作為一個詩歌的基本要求,算不上對詩真正有要求的人的衡量標準——你押韻才是詩,至於押什麼韻,和你要表達的內容,構建的意境,比起來,又不那麼重要了。

所以,如今寫詩,押韻就行。

那麼上面列出的這些韻,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自然還是有的。唐音宋調符合平水韻,寫詞用詞林正韻,今人多用新韻,或者最新出版的中華通韻。

我們要有一個認識,韻書從何而來?

平水韻、詞林正韻、中華新韻,用哪一個寫詩詞更好,為什麼?

打個很普通的比方。押韻於詩歌,就好像人要吃飯。人總是要吃飯的,不然會餓死,詩必須押韻,否則就不是詩。但是人吃什麼都是吃,詩押什麼韻都是押。

不過人在漫長的歲月中根據地域(咱們只說中國)逐漸劃分出了南米北面的主食,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習性也會改變,而且將進食固定為一日三餐,這樣才能在吃飽又不撐、又有時間幹活的狀態中生存。這個一日三餐的規則就是從人類生活吃飯中自然提取的規律。韻書也是如此,是在大量應口詩作(隋唐前)中分析字的發音得來。

那麼當今時代變化,很多人養成了不吃早飯的習慣,一天就變成了進食兩頓,會不會餓死呢?當然也不會。還有廣東人愛喝早茶,一些地方的人愛喝下午茶,長沙人習慣吃宵夜,這些飲食習慣的改變都是在人生存、吃好的基礎上的調整變化——反正人總不能餓死。新韻就是新改變的語音配合的押韻習慣——反正詩是要押韻的,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飲食習慣,不同時代的詩,就押不同的韻。而且相互之間並沒有你死我活的鬥爭。你要吃麵,我要吃米,你要吃三頓,我要吃兩頓,甚至要吃四頓,這相互之間其實沒什麼關係。我們用這種觀點來看待寫詩押韻這回事,就釋然了。

人總是要吃東西的,就好像詩總是要押韻的。人怎麼吃,吃什麼,是根據大時代變化下的個人選擇,詩怎麼押韻,押什麼韻,也是根據大時代潮流變化下的個人選擇。

而現在的大時代潮流就是普通話的普及,新韻詩歌的交流是暢通無阻的。但是你也可以逆時代潮流而動,因為詩歌創作是個人選擇,就好像你硬是不吃飯,也只由得你,不過餓死了就別怨恨。你硬是要說不押韻也是詩,或者一定用唐音宋調來寫詩,那當然也只由得你。

怎麼創作,這是你的自由,但是不認同你的詩作,卻是別人的自由。

平水韻、詞林正韻、中華新韻,用哪一個寫詩詞更好,為什麼?

所以平水韻也好,新韻也好,都是時代語音變化的結果。我們要考慮的是順應時代潮流,用我們熟悉使用的話,大家都能聽懂的話來創作詩歌,和讀者進行情感交流。

在普通話已經完全普及的今天,創作要有面對讀者的尊重,而不要再抱著固守的態度自以為與眾不同。所以我一般建議朋友們學習平水韻,主要是用來賞讀古人作品,而創作新作品,哪怕是近體詩,也最好是使用新韻。

近體詩的格律只是對平仄關係有限定,並沒有對用韻做出限定。要不然唐宋之間,也不會從唐韻的195部直接到宋朝末年合併成為106部的平水韻了。語音是會發展變化的,那麼用韻也會發展變化。

賞析要知古,創作則要從新。

當然了,這只是個人看法,並不強求他人。

詩是吟誦體,不能寫啞巴詩。只有讀者能夠暢快吟誦出來的作品,才是好詩。

那麼如何處理這種自身平水韻要求和麵向讀者的發音問題呢?其實也並不複雜。像個人寫詩,一般都走平水韻,但是我會選擇古今發音相同的韻腳字。如果實在不行,我會向新韻妥協——畢竟,寫詩這件事,不僅僅用於孤芳自賞。

詩是韻文,而文章的存在目的是交流,總得給人看,詩歌總得給人讀,才能證明價值。

平水韻、詞林正韻、中華新韻,用哪一個寫詩詞更好,為什麼?

你一個黃花大閨女,長得再好看,總是關在屋子裡自哀自怨,自戀自憐,有什麼意義?

平水韻是在隋朝陸法言《切韻》,唐朝孫緬《唐韻》,大宋《廣韻》的基礎上大幅合併韻部得來的,這種合併實際上就是時代語音的變化,相當於從每日多餐減少到每日三餐,這種變化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因而一直被文人遵從寫詩,直到近代白話文寫詩開始普及,民國時期才開始制定新韻書。

而唐宋之人寫詞,基本上是遵從詩韻,因為詞牌本就是“詩餘”,並沒有專門針對詞牌的用韻標準。但是因為詞牌的市井宴樂地位,加上演唱中樂曲對用字的平仄變調,所以用韻更加寬鬆,再加上元朝後北方語言對中原的統治,口音變化巨大,因而才出現了平水韻和今天語言的巨大差異。這其中散曲、戲曲起了巨大的作用,針對戲曲,有“十三道大轍”等發音標準,直到清朝戈載在“平上去入”的基礎上融合語音的寬鬆變化,編著了《詞林正韻》,成為後世詞人的填詞教科書。

至於中華新韻,和後來的中華通韻,都是時代進步的產物,最新的基本上就回到了隋唐前的應口法則,用普通話,也就是咱們日常交流的語言韻母,來作為押韻的標準。

這顯然是現階段最適合創作用來交流的詩歌的韻書,而且咱們都不必去看,你只要義務教育中普通話過關就ok。

詩歌創作是個感性的東西,雖然有規則,但是規則的來處就是生活中的文藝創作。規則原本是用來指導和方便大家創作的,但隨著時代的變化,可能也會變得有侷限性。

我們要學習這些規則,包括平水韻,詞林正韻,都要學習瞭解,才能正確地賞析前人作品。而賞析前人作品,我們要得到的是什麼呢?是情感抒發和文法結構,這就和規則無關了——學習前人作品,是要學會前人的表達方式。

就好像看戴著鐐銬的舞蹈吧,我們要知道鐐銬的作用,才能欣賞出這種舞蹈的美——但是我們真正需要體會和學習的,是美,而不是鐐銬。

還是那句話:

賞析要知古,創作則要從新。

平水韻、詞林正韻、中華新韻,用哪一個寫詩詞更好,為什麼?

TAG: 押韻平水韻新韻時代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