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清晨的市集叫醒了一座城。聽,那裡已人聲鼎沸,遠遠地吸引著人群的聚攏。廉纖的細雨霏霏地飄落下來,伴著那悠長悅耳、溫柔婉轉的叫賣聲,驅散了一夜的睏倦。

這些四散敞開的喧囂市集本沒有什麼詩意,但經由時間的過濾,成就了一幅幅古舊的畫作。那蒼芬的色彩和黯淡的紋路,渲染著曾經的熱鬧。本期的《名畫,略知略知》便在這份古樸的色彩中回到彼時,找尋那熟悉的熙熙攘攘。

Claude Monet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克勞德·莫奈 (Claude Monet,1840 - 1926)是著名的印象派畫家。他對於光影與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嫻熟,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物件或者相同主題的作品進行多次描繪。可以說,莫奈比任何畫家更注重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景象。

這幅名為《Boulevard des Capucines》的作品是莫奈在法國攝影師納達爾(Nadar)的工作室所繪。畫作中的巴黎籠罩在霧靄中,房屋的細節被馬車、樹枝分解,中間的一隊黑色馬車像一條強有力的對角線,將人潮攢動的街道分為熱鬧的人群和獨具風格的巴黎建築。

莫奈以旁觀者的瞬間印象描繪了這幅作品,並在畫作中使用了大量的可移動視點,使得觀者的視線會隨著流動的人群向街道的深處望去。

Marie-François Firmin-Girard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瑪麗·弗朗索瓦·菲爾曼·吉拉德 (Marie-François Firmin-Girard,1838-1921)是19世紀的法國畫家。他的作品被拍賣過多次,其作品在2014年,蘇富比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格為3021000美元。

巴黎人與花打交道的時間,可以說是從早到晚。畫中的科西嘉島是巴黎眾多花卉市場之一。衣著光鮮的女子帶著保姆、嬰兒、寵物穿梭在花市中,認真地挑選著自己喜歡的鮮花。在這裡,與鮮花為伴,是每個巴黎人的日常。吉拉德以寬廣的全景式構圖方式記錄著處於香氛中的巴黎,一股花香似乎迎面撲來。

Louis Marie de Schryver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法國畫家路易斯·瑪麗·德·施萊弗(Louis Marie de Schryver,1862-1942)是一名非常有才華的藝術家,十三歲時便在各大沙龍展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後來在風俗畫畫家菲利普·盧梭的指導下逐步完善著自己的繪畫技能,其作品也獲得了悉尼世界博覽會的銅牌。

時年24歲的施萊弗關注到巴黎社會的日常生活,並以此為題進行創作。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描繪著賣花小販和優雅的巴黎人,展示著輕鬆而愉悅的生活畫面。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施萊弗描繪了18世紀巴黎賣花人的生活,小巧的馬車停靠在巴黎的街頭巷尾,街道上鋪滿了大小不一的石材,兩旁的建築物聚集在一起,馬車上則堆滿了鮮花和熟透的水果。雖然施萊弗的作品都經過了嚴格的裁剪,卻讓觀者對巴黎多姿的城市生活有了一個全景的印象。施萊弗的作品,從一個側面記錄著當時社會女性的服飾穿著,這也進一步延伸了觀者對於畫面中每一位人物及其故事的聯想。

William Logsdail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曾經熟悉的市集再次開啟了,那熱鬧的場景、喧囂的聲音似乎從一處明豔的色彩中傳來。

威廉·洛格斯代爾 (William Logsdail,1859 - 1944)是一位多產的英國風景、肖像畫家。1887年,威廉在開羅、耶路撒冷、伊斯坦布林、希臘等地方尋求創作的靈感。在開羅居住期間,他創作了這幅名為《The Gates of the Khalifa》的作品。

畫作中的“Bab Zuweila”是阿拉伯地區最著名的地標之一。熱鬧的市集中有街頭小販、優雅的旅者以及歡脫的動物。那熟稔的叫賣聲又一次衝入耳畔,街道兩旁充斥著密集的貨架、地攤,小販站在陽光下不遺餘力地叫賣著,紫紅色的面孔上汗珠閃爍,急切地想要挽留住每一次經過的腳步。

Aleksander Gierymski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亞歷山大·吉爾姆斯基(Aleksander Gierymski,1850 - 1901)是19世紀後期的波蘭畫家,華沙舊城區的城市景觀、人文風情是其創作的主要內容。這幅名為《Jewish Woman with Oranges》的作品描繪了一位貧窮的、疲憊不堪的猶太老人,手裡拿著一筐想要賣掉的橘子。老者的臉上佈滿皺紋,卻依然倔強地抵抗著生活所給予她的壓力。

這幅作品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丟失,後於2010年,在一家德國拍賣行中收回。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經過一年的努力將原畫修復,使其恢復了往日的光彩。

Petrus van Schendel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夜風吹來了股股涼意,市集中的行人越來越多,顯得格外的熱鬧。月光下,一張張陌生又剔透的臉龐使人欣慰,也令人詫然……

來自荷蘭的浪漫主義畫家彼得魯斯·範·申德爾(Petrus van Schendel,1806-1870)擅長在各種昏暗的場景中,以微弱的光源營造一種幽暗且浪漫的氛圍。因此,他也有了“蠟燭先生”這個綽號。申德爾曾在安特衛普皇家美術學院學習,並於1843年被任命為阿姆斯特丹皇家美術學院的成員。

申德爾曾經仔細研究過許多夜間市集的場景,並將燭光、陰影和反射之間的微妙感覺融匯於他的創作中,用以吸引觀者的目光。在這幅名為《Market by Candlelight》的畫作中,琳琅的商品、路過的行人以及辛勤的商販被微弱、溫暖的燭光照亮,周圍的建築則隱藏在深深的暗影之中。

Jean-Léon Gérôme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讓·萊昂·傑羅姆 (Jean-Léon Gérôme,1824–1904)是法國畫家和雕塑家,其作品囊括了歷史繪畫、希臘神話、肖像畫等主題,涉獵廣泛的他將傳統的學術繪畫推向了藝術的高潮。

傑羅姆是法國著名學院派畫家保爾·德拉羅什 (Hippolyte-Paul Delaroche)的學生。1885年,他隨老師外出遊歷時,來到了開羅,看到了許多地毯商人,並於兩年後創作了這幅名為《The Carpet Merchant》的作品。傑羅姆的作品打破了主體和觀者之間的藩籬,讓觀者可以從一個集市旁觀者的角度去欣賞畫中的一切。

Victor Gabriel Gilbert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一百年多前的法國戰爭不斷,但法國人骨子裡的浪漫基因,使他們在兵荒馬亂的生活中,依舊能夠保持著他們的品位與格調。所以,這些存於街頭巷尾的軼事便成為了畫家最想要抒發與表達的瞬間。

維克多·加布裡埃爾·吉爾伯特 (Victor Gabriel Gilbert,1847 - 1935)出生在法國巴黎,師從畫家兼平版印刷師維克多·亞當(Victor Adam),其作品經常在法國藝術家協會展出,並於1889年獲得銀質獎章。

吉爾伯特用畫筆將一百多年前法國的街頭景象記錄了下來,使人們可以感受到那個時代巴黎所擁有的精緻且悠閒的生活氣息。畫中的女顧客從一位商販的手推車裡精心挑選著新鮮的蔬菜,形形色色的行人緩慢地爬上了Mouffetard陡峭的斜坡。而畫中最明顯的莫過於那個穿著白色圍裙的紅髮男孩,他直視著觀眾,似乎在為吉爾伯特的創作刻意地擺出姿勢。

Diego Rivera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迭戈·里維拉 (Diego Rivera,1886 - 1957)是著名的墨西哥畫家,他自幼便顯示出非凡的繪畫天賦。里維拉三歲開始往牆上畫畫,十歲到墨西哥城的Academy of San Carlos學畫,後來又繼續到西班牙、法國求學,並與畢加索、莫迪裡阿尼是非常要好的夥伴。

里維拉一生最主要的貢獻是促進了墨西哥壁畫的復興運動。他很好地平衡了壁畫中的內容、形式與觀念之間的關係,在形象刻畫、色彩配置和空間處理方面都顯示出高超的功力,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發展,形成了他獨具特色的立體主義、原生態和前哥倫比亞雕塑相融合的繪畫風格。

轉眼之間,舊時的街邊市集只剩下斑駁的畫中殘影,而記憶中的那份熱鬧喧囂卻如此的清晰與完整——在清甜的空氣中,瀰漫著各種各樣的香味和溫情,市集中的歡聲笑語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寬恕與尊嚴,綻放著經久不衰的、旺盛的生命活力。

時光,總是在不經意間將歲月剪成了碎片,古舊的色彩慢慢拼湊著曾經的記憶,也讓我們期待著更多的精彩,下期見。

名畫,略知略知| 克勞德·莫奈:那蒼芬的色彩,黯淡的紋路,渲染著

眼緣藝志 第691篇獻給生活的藝術禮物。如需轉載請先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

文字撰寫:

眼緣藝志

TAG: 作品畫家巴黎觀者施萊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