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山古八景,你知道都有什麼嗎?

天龍山古八景,你知道都有什麼嗎?

天龍山原名方山,位於晉祠西11公里處,據漢尚書左僕射兼中書侍郎平章事上柱國李惲撰的《天龍山千佛樓碑》雲:“夫龍者,潛即勿用,飛即在天”,故名天龍山。全山蜿蜒起伏,盤曲環繞,上有石窟,下有禪林,林木茂鬱,溪水潺潺,空氣清新,香花遍野。自古以來,它就是一處風景優美、景色宜人的名勝之地。那麼,天龍山古八景都有什麼,你知道嗎?

重山環秀

天龍山群山聳峙,溝谷幽深,森林茂密。無論是桃花盛開、柳葉抽綠的春季,還是薄霧翻卷、百花爭妍的盛夏;無論是天高雲淡、紅葉漫山的金秋,還是銀裝素裹、玉宇無塵的嚴冬,一年四季都有讓人觀不盡的美景,賞不完的佳境,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是天然水墨丹青。

天龍山古八景,你知道都有什麼嗎?

佛閣停雲

大佛閣,亦稱重簷閣,漫山閣,懸於聖壽寺之後,佛閣倚壁而立,三層四重簷歇山頂,氣勢雄偉壯觀。閣內造像分上下兩層。上層坐佛一尊,高八米,足踏蓮花,頭頂蒼天,比例和諧,衣紋流暢,容貌端莊。下層中間立十一面觀音、文殊、普賢各騎青獅、白象分其左右,造型精美,技巧嫻熟,為唐代雕刻藝術中的珍品。

天龍山古八景,你知道都有什麼嗎?

前人有詩形容此景:“高閣凌虛擁碧雲,煙林萬壑望中分。乘風直上三千界,長嘯猶夷帝闕聞。”每逢雨過天晴,萬谷空幽的時候,白雲繚繞於閣前,虛無縹緲,攝人心魄。

龍潭靈澤

龍潭即白龍池,位於天龍山東西兩峰之間,《太原縣誌》:“白龍池在縣西南三十里天龍山內,深可丈許,遇旱浚之則雨。”《柳子峪》:“白龍祠建重簷閣東,與閣一線毗連。正洞一穴為枕頭。洞中祀龍神,一扉二牖,前覆飛簷。洞西即石鑿之白龍池,穿一穴以通,翼以兩榮,各三楹。前門南啟,下臨絕澗,澗東設棧道為寺僧上下之徑。恆至斷不能行,每逢歲旱,農人禱雨即在祠。”

天龍山古八景,你知道都有什麼嗎?

白龍池西有一磈嵬大石,高達十數丈,鑿石為洞。深廣各二丈餘。名曰龍洞。洞中開池,水深五六尺,盪漾澄清,蒸鬱雲氣,名曰龍池。東醬一穴以通龍池。南闢一窟,較穴狹以出池水。池水深至丈許,始能流出。此窟歲旱之時,居民汲水而歸,輒得甘霖露溼。天龍八景之“龍潭靈澤”即指斯也。所可異者,完全大石一塊,鑿之為洞,且於洞內又開為池。水竟生於石底耳,謂之靈澤也固宜。

虯柏蟠空

聖壽寺山門前蟠龍松主幹高約2米,低矮四伸,自身扭成螺旋形,盤旋而上,斑駁嶙峋,枝幹形如華蓋、狀似蟠龍,是天龍山的迎客松。綠蔭面積可達200多平方米,恰如一處天然的涼棚,靜候在天龍山門前。

天龍山古八景,你知道都有什麼嗎?

天龍山蟠龍松年代之久遠,形態之奇特,單株覆蓋面積之廣在國內實屬罕見。如今的蟠龍松長勢蔥鬱、枝繁葉茂,人們敬仰它獨立天地、蒼勁博大的崇高品格。有詩為證:“老幹孤標香葉濃,陰森盤踞緣蒙茸,天功蜿蜒多神異,雲雨空山叢化龍。”

鼎峰獨峙

聖壽寺對面南山上有座山峰屹然突起,狀如香爐,故名香爐峰。“疑雲認雨兩相逢,眾鳥翩翩對鼎峰。岫刺青霄懸萬仞,尖摩碧落仰千重。”這首詩極好地描繪了“鼎峰獨峙”這一景觀。香爐峰上雲絲飄飄,彷彿是爐中嫋嫋的輕煙,徐徐上升,確有香爐吐青煙之妙。在炫耀此景的詩中有“香爐峰峙萬山高,勝遊不厭同胞”的詩句。

石洞棧道

天龍山古八景,你知道都有什麼嗎?

天龍山石窟佛龕多鑿於懸崖之角,峭壁之腰,攀援棧道,如登天梯。古人題詠曰:“絕壁才通一棧懸,俯瞰蛟穴鼓重淵。斷碑剝落巖前石,古洞雲深不計年。”

高歡暑宮

天龍山古八景,你知道都有什麼嗎?

東魏大丞相高歡,曾在天龍山聖壽寺對面的南山黑龍窪建避暑宮,今遺址尚存。古人題詠曰:“避暑臺高五月寒,至今指點說高歡。北齊霸業空陳跡,惟有山頭舊月明。”

柳蹠旗石

在天龍山南山的峻嶺之上,有一巨石,石頭上面有一凹槽,傳說為春秋時期奴隸起義領袖柳下蹠插旗之石。古人題詠曰:“巃高石豎嵬崔,疇昔曾懸盜蹠旗。草莽千春遺惡跡,能無遠愧峴山碑。”

天龍山古八景,你知道都有什麼嗎?

巍巍天龍山,不論是人文景觀還是自然景觀,處處都呈現出歷史的滄桑感。漫漫的歷史長卷中,天龍山以渾厚坦蕩的崢嶸胸懷,容納千秋萬世匯聚溪流百川。萬谷空幽之際,遊覽天龍山,冉冉升起之白霧繚繞于山中,縹緲虛幻,令人無盡遐想。(黃琳)

TAG: 天龍山龍池香爐蟠龍佛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