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樺:離大海和太陽一寸之地——寫給射陽,寫給黃海不夜港

文/姜樺

姜樺:離大海和太陽一寸之地——寫給射陽,寫給黃海不夜港

今日黃沙港 宋從勇/攝

射陽緊靠大海,這片黃海邊的土地,離太陽只有一寸之地。

多年前,每次到射陽,都會聽人說起那個“后羿射日”的神話。我不以為然,那些和我說道的人想必也能領悟到我的感受。中國有不少地方都喜歡在故紙堆中兜轉,在歷代名人聖賢或者神話傳說中找“背景”,因為在他們心中,那是一種“文化”。可是射陽不一樣。射陽是近海之地,整個土地都是由於江河沖積,從沿海灘塗溼地衍變而來的,是大海里生長出來的千秋息壤。精衛如何填海?后羿何時射日?無人可圓其說。我只知道,大地匿藏於滄海,最早的射陽僅僅就是一個淺海生物,是水中的一棵草,水底的一隻蟹,是一條淺海的魷魚深海誤游來的海豹,或者,乾脆就是一顆沉默的砂礫、一粒滿腔熱焰卻欲言又止的鹽。1600年以前,離射陽約50公里的建湖上岡草堰以及與之平行的鹽城北閘一帶都還是茫茫大海,一片水浪滔滔。直到距今1000年的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范仲淹帶領4萬民工修築了范公堤,才有了“堤東”和“堤西”,有了與記憶更近的“東海”和“西鄉”,而“射陽”更是上世紀40年代初始建縣才有其名。地處射陽河南岸的射陽,腳踏海浪,側身彎弓,並以“精衛填海”與“后羿射日”勾聯古今,情節、畫面和氣勢都有,但僅僅為了多一些說頭和噱頭,將一個原本毫無關係的神話與自己串掇到一起,實在是太過附會,故事本身也因為太多虛擬而沒有了趣味,同時也似乎把射陽(包括射陽人)的氣度和格局變小了。眾所周知,由古黃河千萬年沖刷堆積而成,從大海里生長出來的這片土地,射陽,它就是大海的嫡子。

姜樺:離大海和太陽一寸之地——寫給射陽,寫給黃海不夜港

海濱漁港 吉洪俊/攝

西為平原,東臨大海,左右結構的射陽拆字成畫,城市與太陽大海之間只有一寸之地——射陽,我說的是這個城市,它的時空和區位、它的土地、它的健壯而靈動的身體,它闊大的心胸和靈魂。地處海濱,北緯33度的大地和大海緊密相連,射陽的大半隻腳都站在海里。大海里有水,有風,有出海的漁船和豐富的海產,有空氣、波浪、不斷變化的槽溝和一棵棵潮汐樹。射陽的大海邊有一座座漁港和海港:扁擔港、射陽港、黃沙港和新洋港(多年來,我一直將新洋港看成是射陽沿海港閘的一部分,雖然它已划進了別人家的版圖)。大海邊的潮水悄然退去,留下一片溼地。這溼地是天下最美麗的溼地,不僅堆著金子一般的蘆葦,更是世界珍稀鳥類丹頂鶴的越冬地。你看,不遠處,一隻只丹頂鶴正舞動翅膀輕輕落向大地,那鋪展在丹頂鶴翅膀下的千畝菊海、桑樂田園、溼地海棠,還有日月島、安徒生樂園,不夜港的漁檔長街、漁港小鎮。歌聲起處,泊心安神的射陽,一片稻田就是一幅色彩斑斕的農民畫,一處處公園就是淮劇與雜技的演藝場。溼地廣袤,森林翠綠,海洋寬闊,精緻而美麗的城市,大河奔流、傍海連天的射陽,風姿綽約,氣象萬千。

姜樺:離大海和太陽一寸之地——寫給射陽,寫給黃海不夜港

鶴鄉情話 吉洪俊/攝

射陽,又稱“鶴鄉”,這裡是丹頂鶴的第二故鄉,也是獨具特質、有情有愛、沐光向海的地方。面向藍天和大海翩翩飛舞,面向壯麗的日出振翅翱翔,這是天下最能擔當得起“鶴鄉”這個稱號的城市。走在射陽,你會看見那麼多與大海和丹頂鶴相關的名字。那些道路:海潤路、海晏路、興海路;那些公園:海都公園、千鶴湖公園、日月島公園;那些河流:運棉河、運糧河、白羽溪……甚至是那些畫有丹頂鶴標誌的城際公交與鄉村公交,無一不帶有海浪的形狀與海風的韻致。那個牧鶴女孩的故事是愛的最好詮釋。而面對那些桑園、棉田,那片鹽場、漁場,我也更加理所當然地覺得,我面對的這片土地,這片“離太陽只有一寸之地”的所在,就應該是射陽,也只有這些美麗的名字,才配得上射陽這座海濱城市的襟懷與氣質。不需要任何的渲染與虛擬,不需要藉助縹緲的神話和久遠的傳說,今天,一個個故事寫在這片海濱的土地,射陽,它的大海和平原、城市和鄉村、風景和人,它的悠久的歷史與豐厚的海漁和農耕文化,其本身就是一則美麗的童話——大海邊的童話。

姜樺:離大海和太陽一寸之地——寫給射陽,寫給黃海不夜港

安徒生童話樂園 宋從勇/攝

射陽近海,這裡,土地是一片大溼地,大海是一片豐富海。射陽,是海的一部分,射陽、包括射陽人——他們都是大海的兒子和女兒,是大海生生不息的子孫。數百年來,射陽人生活在海邊,他們的性格里有著太多大海與太陽的基因。那些捕魚人、趕海人;那些種棉人、曬鹽人;那些植桑人、栽花人;那些從射陽大地上走出去的面向更大海洋更大天地的闖海人、弄潮人、探月人——心胸闊大,曠遠;性格堅韌,倔強。面對再多的困難不屈不撓,面對再大的風浪只進不退,他們心底裡激發出的都是“海的活力”,做的都是“海的文章”。從射陽出發,在國家中心漁港黃沙港,“以一條街興一座城,以一片海譜一首歌”,以滿街燈火與歡笑,填補上自己距離太陽那最後的一寸之地,今晚,大海邊,不夜港的燈火串聯起與之毗鄰的一座座海濱城市——向北:連雲港、日照、青島、煙臺;向南:呂四、寧波、舟山、象山……海風吹拂,星光璀璨,“漁檔長街”、“漁海坊間”、“肆方品韻”,微風送來的味道,那是射陽的味道、天地大海的味道!

姜樺:離大海和太陽一寸之地——寫給射陽,寫給黃海不夜港

漁檔長街 宋從勇/攝

河流,知道自己的來歷,土地,記得自己的祖宗。記憶中的射陽曾經有一座“太陽城”,那一尊“后羿射日”的雕塑也依舊站在城市中心。但今天,太陽的光芒正將一座城市變成另一座充滿活力的雕塑,並將它更加輝煌的身影,以全新的姿態投向東方,成為大海最明亮的一部分。腳踏太平洋西岸這片廣袤的溼地,乘著海浪的低低絮語和丹頂鶴明亮的歌聲,沿著長虹一般的環海觀光大橋,猶如千百條鼓滿風帆的船隻,射陽人迎風出海,沐光向陽,用掬滿浪花的雙手,寫下對大海與大地的祝福,也寫下那夢裡的詩與遠方。

姜樺:離大海和太陽一寸之地——寫給射陽,寫給黃海不夜港

作者簡介:姜樺,詩人,散文家。出版詩集《紀念日》《黑夜教我守口如瓶》《調色師》、散文集《灘塗地》《靠近》等多部。獲“紫金山文學獎”等獎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居江蘇鹽城。

TAG: 射陽大海溼地丹頂鶴那些